浅谈如何设计初中语文作业

2017-08-22 12:10后长寿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6期
关键词:设计方法作业设计初中语文

后长寿

【摘 要】新课程标准提倡“提质减负”,很多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往往更注重课堂教学而忽视了课后的作业反馈。其实作业是学科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对所学知识的复习与巩固,是教师用来检查教学效果、指导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教师通过作业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改善自己的教学,从而提高育人质量。

【关键词】作业设计;初中语文;设计方法

语文作业设计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如何设计作业关系到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和语文素养的提高,那么,如何让语文作业不再是“教师的一个麻烦”,不再是“学生的一个包袱”,如何走出语文作业设计的困境,让语文作业不再流于形式,而是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呢?根据多年的经验和对新课标的解读,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研究的必要性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初中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确实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而课后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与宝贵延伸,却太多地停留在传统形式上,存在着下列亟待解决的弊端:

(1)作业机械重复多、容量大,学生的负担沉重。机械、重复的抄写作业占用了学生大量的时间。有时只求数量,难求质量。学生疲于应付,无暇进行更广泛的阅读,以积累知识,开拓视野。

(2)功能单一。传统语文作业的类型单一,局限在书面的居多。学生每天离不开抄抄写写,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有效训练。

(3)要求缺乏层次。不管采用阶梯式递进,还是螺旋式上升,同一知识点,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应布置不同的作业,以体现出“识记、理解、运用、综合、评价”等不同层次目标的要求。遗憾的是,传统作业没有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个体差异,容易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消化不了”的尴尬局面。

二、初中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形式研究

要调动学生作业的主动性,如果光靠外力强迫,而没有内在动力,是很难持久的。这就需要作业本身一定的趣味性,一定的吸引力。因此,我们应当视野开阔,将那些传统意义上的作业加以改造,使其增加情境性,趣味性。并根据不同的年级、课文内容,将作业的“脸”悄悄地变一变,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新脸”。激发学生对作业和对完成作业的兴趣,享受作业的乐趣。

(1)自主积累式作业。荀子曾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能力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语文学习尤其需要知识的积累。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积淀,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这些积累性作业的设置促使学生多读书,学生在完成这些作业时接受了思想文化熏陶并积累了丰厚的文学文化素养,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自然是益处无穷的。

(2)探究性作业。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新课程理念更是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因此,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挖掘自身的创造潜能,开发自身的多元智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更是促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初步养成,真正成为个性健全发展的人。

(3)自编测验作业。课后,根据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明确知识要点,本课的重点难点,自编相关的习题。自编的作业内容可以包括一些机械性的识记题,也可以包括一些较深层次的主观性思考题,还可以包括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或与本文特点、语言特点一致的课外语段等。在编作业之前,学生必须对课文内容充分地熟悉,对该文的重点难点有巩固,编完后自我测试或互相测试又是一次对课文的复习,一举多得,学生又非常有兴趣。

三、初中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研究反思

(1)笔者以上对初中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和探索还有很多方面存在过分理想主义的色彩,它的完善与成功,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以及对学生的评价体系都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索,还需要广大同仁在相同的领域共同交流探讨。

(2)有了可操作的作业设计形式,还得有保证实施的可行措施。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学生的身心发展由于先天禀赋以及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差异,这是新课程背景下作业设计与实施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要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就必须采取作业分层的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习题,品尝属于他们自己的“果子”。在作业布置上全面顾及各层面学生的发展,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保护,个性得到张扬,不同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展示。

(3)我们不可能期望长期以来的作业流弊能在短时间,大范围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如果把课题的实验作为一次战斗的话,我們首先考虑接下来将是一场新旧事物的持久战,我们不仅要在思想上有充分的准备,而且还要在不断总结和摸索中去改进和实践。

“教者有心,学者得益。”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的优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由支配,丰富课余生活,发展独特个性。

猜你喜欢
设计方法作业设计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浅析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
公路桥梁结构桥梁抗疲劳设计方法应用
如何利用七年级新教材进行英语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