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腰椎和股骨颈对诊断骨质疏松检出率的比较

2017-08-21 03:53王丽萍荆淑华孙丽萍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7年12期
关键词:双能绝经期股骨颈

王丽萍 荆淑华 孙丽萍

1.一汽总医院吉林大学第四医院妇产科,吉林长春130011

2.一汽总医院吉林大学第四医院麻醉科,吉林长春130011

骨质疏松症(oste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不同年龄,多见于绝经后妇女,一般发生在绝经后5~10年内。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退化性疾病,随年龄增长,患病风险增加,随着人类寿命延长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人类的重要健康问题,已引起全社会关注。现有的骨质疏松临床诊断方法采用的有X照相或X线片密度测量、单光子和单能X线吸收测量法、双光子和双能X线吸收法、定量CT、定量超声及定量磁共振成像等技术[1]。目前,骨密度的定量检测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最好方法,正日益受到医学临床重视,主要是双能X线吸收法,常见的测量部位是腰椎和股骨颈,因此本研究主要对腰椎及股骨颈两个不同部位的双能X线吸收法分别测量的T值进行研究和比较。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妇科及老年病科住院的女性患者共732人,年龄大于40岁,近1年出现月经紊乱或绝经后妇女,分别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腰椎和股骨颈的骨密度T值;排除引起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常见原因:如内分泌疾病:性腺功能减低、甲亢、糖尿病;风湿疾病:类风湿、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恶性疾病;遗传性疾病;胃肠道疾病;肾脏疾病和长期服用激素、抗癫痫药物及长期卧床、妊娠、哺乳等。

1.2 方法

采用美国HoIogic公司生产的Discovery A型骨密度仪检测腰椎1-4、股骨颈骨密度,骨密度是指单位面积的骨量(g/cm2)。骨密度通常用T-Score(T值)表示,T值=(测量值-骨峰值)/正常成人骨密度标准差。T值≥-1.0,诊断为正常;-2.5<T值<-1.0为骨量低下;T值≤-2.5,诊断为骨质疏松;T值≤-3.5,为严重骨质疏松。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及对数据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分析同一人群不同部位(即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检出率比较。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单样本t检验分析;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妇科及老年病科住院女性患者共732人,平均年龄54.9±10.6岁,按年龄分四组:40~49岁的有204人;50~59岁的有198人;60~69岁的有168人;≥70岁的有162人。身高159.3±4.9 cm,体重59.31±7.243 kg,体重指数23.33±2.569。年龄、孕次及产次构成情况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的人群构成情况Table 1 The composition of the study population

本研究组共732人,分别通过测量股骨颈及腰椎诊断为骨密度正常、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严重骨质疏松的人数、所占比例的比较,通过测量腰椎部位诊断的骨质疏松及严重骨质疏松人数明显多于股骨颈,P为0.001,说明在同一人群中两种不同部位测量骨密度在诊断骨质疏松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通过腰椎测量的骨密度T值在诊断骨质疏松方面明显优于股骨颈。详见表2。

表2 通过测量股骨颈及腰椎部位对骨质疏松诊断的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osteoporosis diagnosis rate by the measurement of femur neck and lumbar spine bone mineral density

本研究根据不同年龄分4个年龄组,通过在不同年龄组分别测量股骨颈及腰椎部位的骨密度T值,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并计算其相关性及P值,四个年龄组P值均小于0.01,说明股骨颈及腰椎两个部位测量的骨密度T值在各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即通过腰椎测量的T值均小于股骨颈,可得出结果:通过腰椎测量检查,能更早诊断骨质疏松症,且适合任何年龄段人群,所以更适合早期筛查出骨质疏松人群进行早期治疗,对预防骨折有积极意义,见表3。

表3 通过测量股骨颈及腰椎不同部位诊断骨质疏松在不同年龄组人群的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osteoporosis diagnosis rate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by the measurement of femur neck and lumbar spine bone mineral density

鉴于前面两个统计计算,说明通过腰椎骨密度测量对诊断骨质疏松的检出率更高,与通过股骨颈测量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我们在诊断骨质疏松与否,采用行卡方检验对其进行验证,详见表4,χ2=25.455,自由度等于 1,P=0.001,P 值小于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通过测量腰椎和股骨颈部位骨密度对骨质疏松的诊断有显著性差异。

表4 两个不同部位测量诊断骨质疏松的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the diagnosis of osteoporosis at the two different sites measured

3 讨论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绝对数量最多的国家,2003~2006年全国性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0岁以上女性的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女性为20.7%,骨质疏松是易被人忽视的,最早期的症状为骨痛[2]。许多研究表明遗传、营养、环境因素、体力活动不同导致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人群骨代谢存在差异[3]。

骨质疏松的严重后果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既在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的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常见部位为脊椎、髋部和前臂远端,腰椎骨折的患病率为15%。表现为脊柱压缩、萎陷,身材变矮、脊柱后凸,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是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慢性疾病。女性一生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为40%,高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总和。导致病残率和病死率增加,生活不能自理,生命质量明显下降,也造成沉重的家庭、社会和经济负担。围绝经期女性骨矿密度逐年下降,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并随体内生殖激素下降的程度对骨转换影响进一步增加。有动物实验证明:雌激素可以促进现存的骨形成单位继续进行骨构建,从而降低骨转换、阻止骨量丢失[4]。有研究表明围绝经期妇女血清雌激素水平是变化的,而骨密度是逐年下降的,故有文献报道围绝经期妇女骨密度下降趋势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与雌激素的变化没有直接的相关性[5]。骨质疏松性骨折是可防、可治的,尽早预防可以避免骨质疏松及其骨折。随着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准确、可靠、经济、简便的方法来评估和预防这种疾病。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骨强度是由骨密度和骨质量所决定的。骨质量是由骨的显微结构、骨代谢转换、骨矿化程度以及骨胶原、骨基质的特性决定[6,7]。骨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或者单位面积的骨量,临床应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XA)作为骨质疏松症诊断的金标准。主要测量中轴骨骼部位(脊柱和髋部)以及全身骨密度,上海朱国英等[8]研究认为前臂远端桡尺骨为骨密度主要检测部位,是筛查骨质疏松人群和评估干预措施较适宜的部位,50~54岁年龄段女性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为12.1%,55~59岁年龄段女性骨质疏松的发生率30.9%,可见骨质疏松及早诊断、及时治疗,能明显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率。有文献报道,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髋部是预测未来骨折风险的最好指标。本研究通过对732例围绝经期和绝经后的女性患者分别通过腰椎及股骨颈部位进行DXA测量,结果发现通过股骨颈诊断骨质疏松症的诊断率为34.4%,通过腰椎诊断骨质疏松症的诊断率为59.9%,P值小于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且分别对各年龄组通过腰椎进行DXA测量均明显优于对股骨颈的测量,本研究推荐对腰椎进行DXA测量,认为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腰椎更适合用于骨质疏松的筛查,能更早地筛查诊断出骨质疏松人群,及早治疗,更好地预防骨折,改善人的生活质量。

通过骨密度检测是及早发现围绝经期有骨质疏松倾向患者的较为可靠的手段,根据对低骨密度患者要早期干预的原则[9],对部分围绝经期人群中已经处于骨质疏松改变者,及时进行筛查是有益的,欧美多国建议应每2~5年进行骨密度的检测[10-12]。早期确诊围绝经期骨密度减少与骨质疏松症患者,可早期预防绝经后可能发生的骨质疏松症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威胁[13]。健康的工作习惯,如增加室外运动、减少伏案时间和长时间面对电脑时间,减少每周熬夜次数可以使骨密度明显增加[14]。最新的研究显示,健康的饮食方式、运动和药物可以有效地抵消体重减轻导致的骨量丢失[15]。福建詹笑春等[16]对骨质疏松症的自我效能量表及相关知识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围绝经期妇女对骨质疏松症的认知及自我效能较低,需进一步开展多种形式的针对性健康教育。说明人们对骨质疏松重视程度不够,有待于加强宣传。

猜你喜欢
双能绝经期股骨颈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芬吗通联合坤泰胶囊治疗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3枚空心加压螺钉在股骨颈截面的位置分布
治疗Pauwels Ⅱ型股骨颈骨折,股骨颈系统(FNS)比Hansson钉稳定性更好、固定更可靠
健康教育在围绝经期阴道炎预防中的效果研究
情绪疗法干预围绝经期心理障碍的研究进展
运动改善围绝经期女性健康
不同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临床研究
双能CT迭代重建技术联合虚拟平扫对胃壁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
创新应用“双能”型物流工程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