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倩
【摘要】合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本文主要从班级合唱教学的主要特点入手,对合唱教学的教学实践问题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音乐 班级合唱教学 表现形式 合唱技能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9-0205-01
班级合唱教学是对学生的乐感和音乐方面的综合素养进行培养的有效方式。在现代化的教育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合唱教学的教育功能已经得到了高度的重视。
一、班级合唱教学的特点
合唱可以通过声音配合的方式对音乐作品的情感进行展示。它可以在对思想情感进行表达的过程中,让观众得到情感共鸣[1]。在小学音乐教學中,班级合唱教学可以表现出以下几种特点,一是学生的声音可塑性强、二是学生的音色相对丰富、三是演唱过程中的演唱力度变化较大;四是学生的团队表现力相对较强。
二、小学音乐班级合唱教学的实践
(一)根据各个年龄段的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
班级合唱教学对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组织能力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在不同的年龄段,学生往往会在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从音乐教学时间来看,低年级的儿童对一些节奏鲜明的乐曲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喜欢一些富有艺术形象美的音乐作品,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会对一些感情深厚的音乐有所偏爱。不用年龄段的孩子对生活的理解深度的差异性和学生在知识水平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性是引发这一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教师在合唱教学的准备阶段就需要对儿童在心理层面的差异性进行充分了解,并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充分的发挥。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用在音色和音域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低年级的合唱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的是以齐唱为主的合唱方式。在小学三四年级的合唱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合唱练习中适度进行二声部训练。在学生进入到小学五六年级以后,教师依然可以以二声部演唱为合唱教学的主要教学内容,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所演唱的歌曲的难度有所提升。声部节奏训练是让学生音乐节奏进行把握的有效措施。以儿歌《小星星》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分组训练的方式,让学生在不同的调导航对这一歌曲进行演唱。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进行五度音的演唱,然后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三度音的演唱,这就可以让学生对不同调性所带来的声部立体感效果进行充分了解。在合唱训练的进行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从班级中的男女生比例入手,对合唱教学的教学策略进行调整。
(二)对合唱的表现形式进行丰富
歌唱教学可以让歌曲中蕴含的艺术形象和学生的审美活动对学生进行美学熏陶。因为班级合唱教学也不仅仅是让学生单纯完成歌曲的演唱过程。从歌曲的内容情趣和歌曲所构筑的意境入手,让学生进行有表情地演唱,也是教师在班级合唱训练中所要关注的问题。表情因素对歌曲的合唱效果有着一定的影响,在合唱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对歌曲进行深入理解,针对不同音乐作品在表现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教师让学生对不同的表现方式进行应用,例如在《小白船》一课的学习过程中,一些学生设计出了划船的动作。在《捉泥鳅》一课的合唱训练中,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创作的方式,让学生对乐曲的意境进行了解。在创作过程中,一些学生展示出了兄妹二人雨后在稻田边的小水沟里面玩耍嬉戏的场景,这一措施可以让歌曲的内容得到丰富,也可以让学生对乐曲的感受得到一定程度的深化。
(三)利用评价手段提升学生的合唱技能
教育功能、激励功能和改善功能是教学评价在新时期的主要功能[2]。教师在合唱教学中借助课堂评价对自身的不足进行总结,可以让学生合唱技能技巧和音乐鉴赏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在合唱教学的进行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指导学生对歌曲的演唱技巧进行分析,然后制定某一个学生或某一个小组进行试唱,并让演唱者自己和其他同学对试唱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进行总结。这一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参与合唱训练中的内心体验得到丰富,它也为可以让学生对自身的音乐潜能进行充分的发挥,例如在歌曲《欢乐颂》的合唱训练中,教师就可以对基于集体讨论和尝试表现的教学方法进行应用,让学生在歌曲回放以后,结合原唱录音进行比较分析。
班级合唱教学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升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与学生各个年龄段的特点相结合的合唱训练方式的应用,可以让合唱教学的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申光健.小学音乐班级合唱教学实践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
[2]肖文瑾.班级合唱教学在小学中低段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音乐时空,2015,01:179-180.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