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的刮痧疗法

2017-08-20 08:02:26贾宜
益寿宝典 2017年36期
关键词:出痧上巨虚角部

文/贾宜

寒湿泄泻

1. 症状

泄泻清稀,甚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苔白腻,脉濡缓。若兼外感风寒,则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苔薄白,脉浮。

2. 治法

(1)选穴:中脘、天枢、足三里、三阴交、脾俞、胃俞。

(2)定位:中脘: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天枢:位于人体中腹部,肚中旁开2寸。足三里: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脾俞: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胃俞:在背部,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3)刮拭顺序:先刮背部脾俞至胃俞,再从腹部中脘刮至天枢,然后刮下肢内侧三阴交,最后刮下肢外侧足三里。

(4)刮拭方法:补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拭背部正中旁开1.5寸线,从脾俞穴向下刮至胃俞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30次,出痧为度。刮拭腹部正中线,从中脘穴向下刮至天枢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30次,出痧为度。然后重刮下肢内侧三阴交穴和外侧足三里穴,各30次,可不出痧。

湿热泄泻

1. 症状

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2. 治法

(1)选穴中脘、天枢、曲池、外关、肺俞。

(2)定位中脘: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天枢:位于人体中腹部,肚脐向左右三指宽处。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外关:在手背腕横纹上2寸,尺桡骨之间,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肺俞:位于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3)刮拭顺序:先刮背部肺俞穴,再从腹部中脘刮至天枢,然后从前臂曲池刮至外关。

(4)刮拭方法: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拭背部正中旁开1.5寸线肺俞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30次,出痧为度。刮拭腹部正中线,从中脘穴向下刮至天枢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30次,出痧为度。然后重刮上肢外侧外关穴,30次,出痧为度。

食滞肠胃

1. 症状

以腹痛肠鸣,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为特点。

2. 治法

(1)选穴:中脘至天枢、上巨虚、大肠俞。

(2)定位中脘: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天枢:位于人体中腹部,肚脐向左右三指宽处。上巨虚: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大肠俞:在腰部,当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3)刮拭顺序:先刮背部大肠俞,再从腹部中院刮至天枢,最后刮下肢上巨虚。

(4)刮拭方法: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拭背部正中旁开1.5寸线大肠俞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30次,出痧为度。刮拭腹部正中线,从中脘穴向下刮至天枢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30次,出痧为度。然后重刮下肢外侧上巨虚穴,30次,可不出痧。

猜你喜欢
出痧上巨虚角部
刮出来的“痧”到底是什么
枳实消痞汤口服联合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针刺治疗胃癌术后胃轻瘫的临床观察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Qi-acupuncture Therapy of TCM on Portal Hypertension
刮痧之“痧”
刮痧时,出痧越多越好吗
人人健康(2018年15期)2018-01-27 00:52:27
有“艾”更健康(三十九)
——用艾灸防治便秘(上)
长寿(2017年5期)2017-07-25 09:42:54
侧脑室角部周围易发脑水肿的生物力学机制有限元分析
山东医药(2015年13期)2016-01-12 00:39:34
低碳钢连铸小方坯角部裂纹的研究与优化
上海金属(2015年6期)2015-11-29 01:09:05
倒角坯热轧过程角部变形和温度分布研究
上海金属(2015年2期)2015-11-28 08:37:17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