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教学》杂志中史学文献的统计分析

2017-08-20 03:45
生物学教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生物学教学研究者生物学

龚 伟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金华 321004)

吴静婕 周 虹

(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金华 321004)

1 研究缘起

生物学史是对生物学起源、形成和发展及其演变规律的反映,是人类征服自然的斗争史,蕴涵着丰富的科学思想,为人类进一步认识与改造自然提供基础。因此,本研究对《生物学教学》杂志中1979—2016年刊载的与生物学史相关的文章进行梳理与述评,以此来探析我国生物学史研究的概貌,重点剖析其存在的不足,希望为我国进一步深入开展生物学史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2 研究结果

在1979—2016年间,《生物学教学》共刊载生物学史的文章146篇,以下拟从文章内容、研究人员和参考文献等视角来对这些文章进行系统梳理:

2.1 文章内容统计分析 经统计发现,目前生物学史的研究大体有四个方向:①研究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生物和生物学技术。这类文章计47篇,占所有文章总数的32.2 %。这类文章不仅篇目较多,而且涉及的内容也相当广泛,从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蟑螂到麋鹿,从平时使用的粮食谷物到各种奇珍异草等;同时,还介绍了对人类医疗事业发展起重要作用的人工器官、器官移植和试管婴儿等生物技术的发展演进,使读者深切感受到生物学无处不在,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起到极大的作用。②研究重要生物学概念、原理和定律。这类文章计44篇,占总数的30.1 %。其中主要介绍了类病毒、性染色体、溶酶体和酶等概念及其发展过程;对孟德尔遗传规律、莱昂学说、伏特拉原理等及其演化进行了梳理,这些文章无疑为中学生物学教师提供了较好的教学资源,也为生物学爱好者提供了学习材料。③研究国内外重要生物学家。这类文章篇目不多,且均以介绍生物学家的生平事迹以及对生物学发展的贡献为主要内容,其中有5篇介绍中国生物学家(含生物学教育家),4篇介绍国外生物学家。④研究生物学史的教育教学。这类文章计46篇,占总数的31.5%,刊发时间具有一定的阶段性——有43篇是发表于2001年以后的。此外,这类文章的研究取向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研究重点从单纯的理论探索向理论与实践运用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如2008年后针对生物学史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的文章逐渐增加,有9篇之多。这样的发展趋势必将有利于生物学史教育教学研究的逐步深入,充分发挥生物学史的教育教学功能。

2.2 研究人员统计分析 本研究对生物学史研究人员、其工作单位,所属地区以及合作情况进行统计分析:①研究人员。随着生物学史研究不断被重视,相关文章发表数量不断增加,但研究人员仍处于零散状态,暂没有学者长期从事生物学史的专题研究,在所有206名作者中仅有2位发文数量达到4篇。②工作单位。高等院校类科研机构是生物学史研究的核心机构,其研究论文比重为54.1 %。可喜的是,一线教师发表科学史相关文章也有58篇,比重为39.7 %。这体现了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角色不断深入人心,一线教师的研究意识与能力在不断增强。但需要说明的是各省、市、区教研室的研究人员对科学史的关注不够,仅发表了4篇文章。③所属地区。研究人员所属地区分布在全国2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其中,江苏、上海和浙江三地比其他地区更关注生物学史的研究,三地作者人数总和占整体的39.8%。④合作情况。在所有的文章中,由不同研究者合作的文章数目为45篇,其中32篇是2000年之后合作完成的。这表明我国生物学史研究人员已经逐步意识到生物学史研究需要一定程度的合作,合作意识正在形成、并不断发展。但也需要提醒的是,合作文章中仅有9篇是由一线教师与高校研究人员合作完成,其余为高校内部研究人员之间的合作。

2.3 参考文献统计分析 参考文献对学术论文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也是评价该论文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1]。参考文献引用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论文的研究起点及其深度,同时也反映研究者是否掌握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研究进展。分析表1中数据可以发现,在2000年之前发表的文章均没有参考文献,2001—2010年间发表的文章开始引用参考文献,而2010年后发表的文章文献引用量不断增加。进一步分析可知,研究者开始逐渐关注中文期刊中的权威期刊及外文期刊,这些现象均表明研究者的参考意识、借鉴能力在不断地加强。

表1 《生物学教学》杂志1979—2000年刊载的生物学史文章参考文献引用情况

3 基于研究结果的反思

随着年代的推移,生物学史研究不论是研究论文的数量、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还是研究人员的水准都有了较大提升,但要实现深入化、系统化的生物学史研究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

3.1 拓宽研究视角,深化研究内容 《生物学教学》杂志刊发了大量的生物学史文章,但其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仍需不断拓展与深化。首先,研究方向并不能仅局限于生物学家、生物学原理、生物技术和生物学史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等,可通过一些专题推进、主题整合等形式来拓宽研究范围和加深研究层次,以形成系列研究。其次,现有大多研究以史实描述为主:如以介绍生物学家为主要内容的文章往往只介绍其主要成就,缺乏其应有的时代性、深刻性和启发性。这就需要生物学史研究者通过对生物学研究历程的回顾,更多地向读者传递多年来所积淀的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独特的人文气息。再者,在生物学史理论研究深入化的同时也应加强其实践探索,实现两者和谐有效地结合,重点强化生物学史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作用,以提高其重要的育人价值。

3.2 构建学术共同体,达成共生发展 生物学史于1953年开始独立于医学史[2],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重视生物学史,但研究者的研究水平参差不齐:如中小学教师具有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但往往存在着实践经验表达不当、研究方向把握不准确等问题。高校教师具有较高的研究素养,却因为缺乏实践经验而在分析中小学教育教学问题时往往会导致出现“身处空中楼阁之中”的现象。为此,应鼓励高校学术机构与中小学教师合作开展课题研究,构建学术共同体、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有效结合,促进生物学史研究的健康发展。此外,教研室工作人员更应参与到生物学史研究当中来,在高校学术机构与中小学教师之间发挥“桥梁作用”,既为高校学术机构找到理论研究的“生根之地”,也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强有力的教育教学保障。高校学术机构、教研室工作人员和一线教师三者之间相互协作、齐头并进,必然会加大对生物学史的研究力度,产生具有系统性的研究成果,推动我国生物学史研究的发展。

3.3 强化参考意识,实现专业成长 科研工作具有继承性,大多研究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深化与拓展,加之我国生物学史研究起步较晚,生物学史研究则更需要借鉴前人和同行的优秀研究成果。近年来,我国生物学史研究者的文献参考意识在不断提高但仍略有不足,特别是对于国外文献、中文权威刊物所刊载文献的参考意识有待强化。因此,生物学史研究者要不断提高文献参考意识,拓宽自身视野,对自己所研究的内容进行更为全面的了解,吸取其中精华部分为己所用,在充分借鉴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开展研究,以获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同时,研究者也不能片面追求参考文献的数量,而应充分考虑到参考文献的质量,理性地批判、吸收和继承他人的研究成果,以加快我国生物学史研究的步伐。

3.4 发挥刊物影响,引领学术繁荣 众所周知,学术期刊至少具有以下两种作用:①传播学术、启智大众的作用;②引领学科领域的发展和指示学科研究方向的作用。《生物学教学》杂志创刊于1958年,2007年起设置分类栏目,各类栏目中均有生物学史研究的文章(表2),而“生物学史”栏目更是为生物学史研究提供了优质的学术交流平台,必将对生物学史研究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不同栏目涵盖丰富的生物学史研究内容,这更加启示研究者体会到“生物学史不是冷冰冰的史实”,生物学史研究是多取向、多视角和多维度的,倡导研究者从不同的层面来深入地开展研究,从而实现生物学史研究的繁荣发展。

表2 2007年后《生物学教学》杂志刊载生物学史文章所属栏目情况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追求卓越:职前教师PCK的发展研究”,No.16YJC88001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课题“科学教科书习题质量评估工具的开发与应用”,No.2016M592019)

猜你喜欢
生物学教学研究者生物学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优化生态课堂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浅谈类比推理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思维的可视化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利用微课辅助高三生物核心概念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