衷亚魁+张鹏珍
【摘要】教材是创新学习的载体。《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有机结合,互相促进。教师要善于利用好这一范本,指导学生学习写作。
【关键词】阅读教学;写作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广大教师的一大难题。对于刚刚接触作文的小学生来说,如何审题,如何选材,如何谋篇……都需要悉心指导和精心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有机结合,互相促进。小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文章,无论是在思想教育、立意选材,还是在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方面都可谓是独具匠心,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范本。教师要善于利用好这一“范本”,指导学生跟着课文学作文。
那么,教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利用课文渗透写作方面的知识,让学生领悟相关的习作方法呢?
一 、抓课文题目,指导如何审题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往往是由几个词语组成。教学时,教师可以从引導学生弄清题意入手,从中习得审题的技巧。审题时,要先弄清题目中包含哪几个词语,逐个推敲每个词语的意思,再进一步搞清楚词语之间都有什么联系。全面分析之后,学生要逐渐明白题目所蕴含的主要内容、修饰语、中心词,明确写作的范围,进而准确地理解题目所传达的相关的信息。
教学《徐悲鸿励志学画》时,教师可以这样揭题:“通过课题,你都知道了什么?课题中的关键词是什么?为什么用‘励志而不用‘立志呢?”通过学习,学生知道了徐悲鸿受到外国学生的侮辱后,发誓要为中国人争口气。可见,是爱国的力量激励着他“日夜奔驰,勇往直前”。那么,课文就应该重点写徐悲鸿“励志”学画的过程。所以,课题用“励志”二字更为贴切。这样,既解了题又审了题,课文就成了学生习作的范文。
二 、抓课文内容,指导如何选材
写作文,三分在技巧,七分在选材。所谓选材,就是在写文章时,按照一定的写作意图对已有的材料进行鉴别甄选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弄清课文写了什么,还要引导他们分析作者在文章中都选用了哪些材料,这些材料对表达文章的中心各自起着什么样的作用,让其体会作者的选材角度与特点。比如《说勤奋》一文,作者为了阐述“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这一观点,列举了司马光和童第周这两个人的例子。勤奋的人那么多,为什么作者只选他们两个人呢?教学的时候,教师不妨让学生以此展开讨论。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学生不难发现,举司马光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天资聪颖的人通过勤奋方可成功”,举童第周的例子是想说明“资质一般的人通过努力也可以成才”。原来,作者是想通过两个方面来强调勤奋的重要性。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条分缕析,学生体会到作文的时候要选择那些最能体现自己观点的材料来写。
三、抓结构详略,指导剪裁布局
小学生作文的基本要求是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详略得当。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弄清楚课文层次编排的顺序,详略的处理,体会其表达的秘妙。如《三顾茅庐》一文,虽然写了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但在叙述时并未平均着力,而是略写了前两次,详写了第三次。详写第三次的时候,作者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的顺序,层次分明地展开:先写出发前关羽、张飞和刘备的不同态度,为下文的具体描写做了铺垫;再写见面之前,隆中的自然景色,用以衬托诸葛亮的高雅不俗;接着,写刘备在距离半里多处下马步行,适逢诸葛亮午睡,便恭敬于台阶下静静等候;最后才写两人的见面情况。这样安排有两层用意:一则表明了刘备的真心诚意,二则暗示了诸葛亮的与众不同。所以前两次拜访不宜详写,略作点染即可,否则就会主次不分,让人感觉累赘。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安排巧妙,运笔有方。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懂得了写作文时应该按什么样的顺序组织材料,哪些材料应该详写,哪些材料应该略写,如何谋篇布局等。同时,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掌握列写文章提纲的一般方法。
四、抓课文层次,指导如何衔接
一篇文章是由多个层次构成的。学生作文时,往往会出现层次脱节或者过渡不自然等现象,究其主要的原因是不会衔接。这一问题也可以通过分析课文来解决。教学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发现文本什么时候过渡的,还要让学生明白文本是如何过渡的,从而达到学会作文时衔接过渡的目的。对于大多数文章来说,都需要过渡语言,或用过渡词,或用过渡句,或用过渡段,从而使文章前后连贯,形成一个整体。
1.过渡词。当文章的上下层次的内容比较单一,两层的意思相近,或者两层的意思转换、跳跃不大的地方,可以尝试使用过渡词或者词组:
(1)时间转换。如《少年王冕》一文中就有多个表示时间的词组用以衔接故事的情节:“眼看三个年头过去”“第二天一大早”“从此”“不知不觉四年过去了”“自此以后”“到了十七八岁”……再如,《烟台的海》则以“冬春夏秋”表示四季更迭的词语来衔接相关的段落。
(2)地点转换。如《颐和园》一文中就有很多表示地点转换的词语:“走完长廊,就来到万寿山脚下”“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3)关联词衔接。这种过渡的方式,在课文中最普遍。如《夹竹桃》一文中“我们家里一向是喜欢花的,虽然没有什么名贵的花,但是常规的花却是应有尽有”。再如《莫高窟》一文中的“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还如《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中的“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2.过渡句。当上下两个层次内容较为复杂,层次跟层次之间的意思有较大的转换或者跳跃时,用过渡的词语连接不了,但用一个较为简单的句子就可以连接清楚。在这种情况下,文章应该使用过渡句。如《詹天佑》一文,前面描写了帝国主义的嘲笑和京张铁路工程的艰巨,紧接着在第三自然段的开头使用了这样一个过渡句:“詹天佑不怕困难,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探线路”。这一过渡句,前半部分承接上文,后半部分开启下文,即转到詹天佑对勘探线路的叙述。
3.过渡段。当两个层次的意思相隔甚远,有着较大的转换或跳跃的时候,应当使用过渡段。这种过渡段虽然自成段落,但基本上是句子不多的小段,有的甚至是一个短句子。如《早》一文中就有这样的一个过渡段:“早哇!鲁迅的书桌上就刻着一个‘早字。”前一句“早哇”是对上文描写腊梅花的特点的提炼,属承上。后一句想到鲁迅书桌上刻的“早”,为下文叙述“早”字的来历作下铺垫。这两部分内容虽有内在的联系,但是从腊梅花转到书桌上的“早”字,跳跃较大。为此,作者使用了一个过渡段,把不同内容的两个部分自然而又严密地连接了起来。
五、抓中心句子,指导如何点题
中心句是指最能体现文章中心思想的句子。它是文章写作内容的集中体现。很多课文都用中心句来点题。《黄果树瀑布》在开头点题:“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夹竹桃》在结尾点题:“这样地韧性,又能引起我很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安塞腰鼓》则多次点题:“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这些中心句,或起概括和总述的作用,或起归纳和总结的作用,或起强调和增强印象的作用。
教学中,抓中心句是理解课文内容的有效途径,也是指导作文点题的良好时机。学生了解了中心句的点题作用以及不同的点题方式后,并在写作的时候尝试运用,就会逐步掌握点题的方法。
此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分析课文的开头、结尾的写法,以及品悟相关修辞方法的使用等,习得相应的写作的技巧。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借鉴,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就阅读与写作的技巧。”以课文为依托,渗透相关的写作的知识,并激发学生去尝试运用,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