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论中化中梳理西方文学理论的理论创新

2017-08-18 04:21高楠
中国图书评论 2017年8期
关键词:文学理论文学性机理

高楠

由新时期大规模社会转型引发的中国文学理论的总体性转型与建构,至今已有近40年的时间。在这样一个时间跨度中,文学理论界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种理论问题接踵而来,此消彼长,各种冲击力量四面八方地汇聚拢来,又相碰撞相消解相融合地推动着文学理论云谲波诡的展开态势。这期间,中国古代传统文论、现代文论、新中国成立前后30年文论、新时期以来30余年文论、马克思主义文论、西方文论,六股理论力量彼此交织纠结,演绎着一段轰轰烈烈的理论过程。如何理性地面对、思考、梳理这段复杂的理论过程,这是进一步展开文学理论研究的需要,也是中国特色文学理论深入建构的需要。从这样的理论总体性角度阅读姚文放教授新著《从形式主义到历史主义:晚近文学理论“向外转”的深层机理探究》(以下简称《机理探究》,下文引自此书只标页码),其学术意义重要而且深远。

解读《机理探究》,有四个特点,须以着重把握。其一,西论脉络梳理的中论建构根据的坚持。这部理论著作,表面看是对百余年来西方文学理论的梳理,因此,西方文学理论各个历史阶段的关键点,都围绕“向外转”这个中心,被准确地抓住,并且对其来龙去脉予以条理分明的阐发,使这种梳理与阐发成为近年来国内文学理论界为数不多的研究、梳理、阐释西方百年文学理论的精要而又明晰的大作。但这里,有一个梳理的难题,即如何处理杂多与精要关系的难题。百年来与“向外转”中心密切关联的西方代表性理论家不下几十人,著作不少于数百部,其间的理论观点充满矛盾,多有变化,即便同一个理论家,前后观点也往往多有歧义,如何取舍,如何强调,如何突出,如何阐发,处处都有麻烦。这也是这方面著述少而又少的难点所在。《机理探究》的玄妙,就藏在这理论脉络的梳理之中。其实,这部著作还有一条脉络,即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理论历史建构的脉络。正是这条脉络,作为潜在的思考线索,把“向外转”的西方百年文学理论的历史梳理连贯为整体。新时期中国文学理论从“文革”政治重负中解脱出来,回归文学对象,以文学为研究本体,深入文学中去,出现所谓“向内转”的理论研究倾向。然后便是方法论热,“向内转”的研究者们试图在文学理论的自身领域,寻找封闭式研究文学的方法途径;继之,是日渐繁荣的市场经济与大众文化对于文学理论“向内转”所造成的理论封闭性的冲击,这一冲击终于在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及文学经典价值重估方面撞开门户,然后又在生活艺术化的潮流中,通过文学性的争鸣而有了一个由内向外即“向外转”的重要转型。于是,在“向内转”中精心建构的领域封闭的营垒破裂了;“向外转”的重要特征在于不仅各种生活现象、文化现象、生活实用理论及文化理论涌入文学理论,而且,文学理论也在走出自我封闭的营垒后而进入生活,进入大众文化,这引发了著名的文学理论的“家园之争”;随之而来,多元化理论建构热闹地展开,形式理论、结构理论、符号理论、艺术生产理论、症候解读理论、批判理论、解构理论、后现代理论等,走马灯似的在中国文学理论的广场上旋转起来,气势飞扬。直至当下;中国民族特色的理论研究,文学政治论及社会论的理论研究,经过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螺旋式展开过程,又现实地展开为理论研究的热点。对这样一个30余年来中国文学理论的历史演进过程,《机理探究》作者相当熟悉而且有着深刻把握,这个过程中几乎每一个要点问题的提出与求解,都有他积极并且深入的理论参与。可以说,作者正是在这个过程的近乎全程的参与中,获得了今天的理论功力与理论名声。《机理探究》把中国文学理论上述客观展开过程内化为百年西方文学理论脉络梳理的思考線索,抓住中西方这个过程中共有的要点即“向外转”,进行深层次的理论机理探究。当然,这两个脉络并非并行,而是一明一暗、一论一思,以西为明理,以中为暗思,明理者是从形式主义到历史主义的西方文学理论展开进程,暗思者为从“向内转”到“向外转”的中国文学理论的总体性问题场域。这样,见于《机理探究》,则问题要点是中国式的,理论要点是西方式的,是中国文学理论问题的西方理论脉络梳理性的解答。

其二,西论要点的中国文学理论问题域性的解读。细读便不难发现,《机理探究》的理论问题域及理论的社会实践问题域是以跨度30余年的中国文学理论建构为背景的,这决定着西论梳理的要点取向及阐释的侧重取向,是中国问题的“症候”性的。如《机理探究》引言所说,“我们对于上述每一个理论问题的研究,最终都归结到中国问题,包括中国的文学问题、文化问题乃至社会问题”(《机理探究》,第16页)。这一症候性的问题求解方法之所以须作为《机理探究》的一个特点予以强调,是因为在一段不短的时间里,中国文学理论接受西论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种盲目追随的倾向,即把西方理论作为标准、作为根据,面对与思考中国的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在这样的面对与思考中提出的问题看上去是中国的,但却是西方标准、西方根据的中国问题。而既然这类问题的标准与根据是取自于西方的,因此其求解、阐释与衡定,也自然在于西方理论,这就是所谓“以西律中”。“以西律中”的问题至今仍是中国文学理论如何面对与接受西方理论的现实理论问题,这更突出了《机理探究》的当下理论意义。比如“文学性”这个问题,《机理探究》在第一章与第二章集中予以探究。“文学性”起于西方文学理论的一百年前,是俄国形式主义者为了区分文学与非文学,在二者间划定的一个属性界限,即文学性使文学成为文学,这是西方文学理论“向内转”的一个标志性起点。而“文学性”新世纪初在中国提出的情况正好相反,即在西方使文学成为文学的“文学性”这一关键点,在中国恰恰成为使文学归入生活的关键点;在西方,“文学性”是文学理论“向内转”的转折点,在当时中国,则是文学理论“向外转”的转折点。由于“文学性”处于中国问题域与西方问题域的实践差异性中,所以,《机理探究》才将之置于开篇第一、第二章的显要位置展开梳理。在梳理中,第二章特意设“问题的缘起”一节,并特意从西方“文学性”的理论梳理中宕开一笔,直接切入中国“文学性”“向外转”的问题域状况。对此,《机理探究》指出,较早引入“文学性”以启动文学理论“向外转”走向的学者余虹,“将狭义的‘文学置于边缘,又将广义的‘文学性置于中心。这一状况,他称作‘文学的终结与文学性的蔓延”(第28页),由此,《机理探究》把“文学性”在中国问题域的激活状况概括为“广义的文学性”研究与“狭义的文学性”研究。基于“文学性”的这两种划分,《机理探究》把西方有关两种“文学性”的理论说法,纳入西论梳理性的理论组合之中。应该说,起于新世纪初的中国的“文学性”讨论及由此引发的理论“向外转”,当时的理论准备是仓促的,“文学性”很快便成为广为使用的一个关键词,但它的西论由来却未及详论。《机理探究》将之作为西论的精要予以梳理,不仅使中国问题域中的“文学性”研究有了西论转化性对应,而且具有“文学性”深化研究的理论补缺作用。这种中国问题域性的理论转换研究,也是其他章节理论梳理与铺陈的特点。

其三,西论解读与梳理中中国文学理论的现实性着落。上述对西方“向外转”文学理论双重脉络的梳理,以及中国文学理论问题域的西论转化,都体现出《机理探究》中国文学理论的民族主体性倾向,这一主体性倾向在该专著的第十八章进行了集中阐释,这就是这一章题目的概括———“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理想诉求及其嬗变”。把理想诉求作为理论要点予以探询,体现出该书作者对于文学理论建构的独到领悟。毫无疑问,任何体系性理论建构,都有理论建构预先设定的目标,即这是阐释什么的理论,主张什么的理论,转换什么的理论,以及引导什么的理论,没有导向性问题的预先设置及实现预设的努力,就不可能有有价值的体系建构。而这就是一个理论的理想诉求的问题。《机理探究》就此专章思考与阐释。思考与阐释被置于前十七章西方文学理论梳理的基础之上。理想诉求及其嬗变这一理论问题的提出并求解,其价值不仅在于该论著对中国文学理论30余年建构历程进行的梳理与回顾,更在于通过梳理与回顾,进一步合于体系规定地展示中国文学理论30余年的演进史,亦即民族特色的延续史,西论中化的转换史,以及对中国文学理论的展望。《机理探究》在此章中提出中国文学理论自建国之初及于当下的三个诉求,即政治理论诉求、审美理想诉求、文化理论诉求。这既是一个历史延续的过程,又是一个理论思考过程。作者把“文化理想诉求”置于当下正在展开的理想诉求的实践合理性中,这合于他“向外转”的中心设定,也合于他对于中国文学理论建构必须在更为广阔的文化领域、社会领域予以进行的理论思考。如他对文化理想诉求所进行的阐发———“当今文化研究表现出的显著的实践性、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最终可以归结到一点,那就是对社会现实表示关注,进行干预”;“文学理论的逻辑进程走到这里,似乎拐了一个弯,事情又倒转回来了,原先在政治理想诉求转向审美理想诉求的十字路口拱手揖别的政治,如今在审美理想诉求转向文化理想诉求的拐点上又与人们不期而遇。这也许是在文学理论‘向内转又‘向外转的轮回中难以逃避的宿命。但历史不会重演,此‘政治非彼‘政治,尽管二者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性”(第386页),《机理探究》提到的拐点上的“不期而遇”,以及轮回中的“难以逃避的宿命”,讲的都是历史实存与现实实存的文学理论与文化与社会客观实在的关联性,对这种关联性无论正视与否,接受与否,它都客观地发挥作用,而且不以任何理论家的主观意识为转移。《机理探究》在中国文论演进过程的梳理中,在中国问题域的西论转化中,以及在中国文学理论理想维度的探究中,深刻地认识并理论地揭示了中外文学理论“向外转”的自我扬弃又自我回归的辩证逻辑,并据此确认文学理论在“向外转”中體现的深层机理根据,又因此指出文学理论对于文化,对于社会的理论担当,这是富有当下理论价值的理论深见。

其四,是《机理探究》的核心论题的设定,即从形式主义到历史主义,从“向内转”到“向外转”,从审美理想到文化理想,这是一个很有学术价值的理论命题。其学术价值体现为三方面:首先,这一命题梳理了西方由二元论的形式论(形式与内容,文学与非文学)转向后形而上学的相互作用论及主体间性论,并在历史主义的走向中,转而向文化与社会复归的理论史的演进过程;当下西方与中国文学理论界,如此明晰地概括出这一转向要点的著述不多。其次,对新时期以来30余年的中国文学理论建构进行研究,这一研究命题不仅作为论著的潜在脉络,为西论梳理提供了合于中国文学理论建构对于西方理论予以转换的要点性的理论阐释,并以此求解中国文学理论建构中的难题,如“向内转”的审美理想难题、经典标准难题、话语重构难题、文学性难题、文化政治难题、症候解读难题等。这些难题求解,又终于在各种历史动因的历史合力中,集中为“向外转”的理论建构趋向,因此使30余年的中国文学理论获得了一个整体性的建构框架。最后,是中外文学理论由向内而向外的深层转换的机理探究,这一探究思路,如《机理探究》概括中国文学理论由向内而转外的趋向性探究的各种说法时所说:“晚近以来国内文学理论‘向外转的大势已成,而这恰恰与米勒的以上描述取同步之势(米勒的文学理论‘向外转的描述)。正是这一大趋势为晚近文学理论带来了重大变化,概而言之,可以归结为问题、观念、概念、论争、理论、方法、基础、动向、宗旨等九方面。”(第3页)这九方面,既有文学理论自身的,又有文学实践的,更有文学理论经由文学实践向现实文化与社会敞开的根据。正是这些根据,这些展开方面,相互作用地形成文学理论“向外转”的深层机理。这样一个命题的理论梳理、揭示与阐发,富有理论创新意义。

最后要说的是《机理探究》的作者姚文放。他属牛,一门牛劲地进行着文学理论的开掘与耕耘。眼下,他年龄已属文学理论界的前辈,而这个前辈,学术活力四射,理论新作不断。他带着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理论建构的风风雨雨投身于新的理论建构中,他把30多年积累的西论修养带入理论研究中来,他已拥有学贯中西的实力。如他在《机理探究》后记中所说:“做学问就是我的活法,不看书写文章,叫我干什么呢”;“此生已注定与做学问的活法结有不解之缘,正如与水结有不解之缘一样”。姚文放以此真心面对学问,学问也自然以其不断创新的深刻性回报于他。

猜你喜欢
文学理论文学性机理
论《源氏物语》对白居易诗词的吸收
TiN夹杂物形成机理研究与控制技术
近年化学反应机理图示题的考查例析
社会转型期中国文学理论创新研究
金属切削中切屑的形成机理
金属切削中切屑的形成机理
套管磨损机理研究
套管磨损机理研究
后现代中国电影娱乐性对文学性的裹胁
新媒体时代文学理论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