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霞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拉卜楞小学 甘肃 甘南 747199)
小学高年级“生活作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张秀霞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拉卜楞小学 甘肃 甘南 747199)
小学高年级学生在作文写作方面已经具备一定的学习基础,因而教师可利用这一教学优势,从生活中汲取教学素材,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只有贴近生活的作文教学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在情感上能够与学生形成共鸣,对教学活动的展开也是非常有利的。本文中基于生活教学的理念深入探究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组织形式,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小学高年级 生活作文 教学探索 实践研究
1、生活中选取素材
小学高年级学生对生活的认知相较于低年级学生而言有极大的改善与提升,这对教师的教学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内容,而学生生活中能够接触到很多的事物,丰富生活正是他们汲取写作素材的良好渠道。从某种层面来说,学生获取素材的渠道有很多种:比如街头巷尾、电视网络、家庭亲友、校园伙伴传颂等等,或者是小实验制作成功,亦或是与同伴交流过程中显现出的苦涩,还有很多新奇与有趣的事情,这些都可以成为高年级学生写作的素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并且能够选取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写作题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加他们写作的积极性,由此能够推进教学可以实现返璞归真,降低写作难度,从而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对于他们之后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
2、创设教学情境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借助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增加学生的写作兴趣,强化课堂教学氛围。而对于情境教学活动的创设,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内容,渲染写作氛围,丰富习作想象,拓宽感知领域,而教师可以借助如下方法展开情境教学,比如角色扮演、实物展示、生活体验,还有多媒体课件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过程中最好是选取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内容,从而能够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虚为实,这样才能让学生能够有“物”可写。与此同时,教师在开展情境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从间接感受逐步转移到直接感受,这样就能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般,具有如见其人,或是如临其境的效果。由此能够促进学生的写作兴趣与情感能够得以提升,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展开联想与想象,从而能够让学生具有真实情感,这样的作品才能更吸引人。
3、引导学生广泛阅读
从某种层面来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效果如何必然与吸收有着密切的关联,通过广泛的阅读能够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这其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内阅读,更要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课外阅读,从文章的立意再到选材,亦或是文章整体布局、语言运用表达,能够举一反三。
针对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而言,第二重要的要素是语言,丰富的语言累积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写作,能够更好地表达真情实感。人们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由此可以看出语言的积累对写作教学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功效,语言的累积离不开阅读活动,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进行语言的累积,帮助他们挑选适合他们的读物,并且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好适当的笔记,在阅读作品的筛选上可以是古典诗词,也可以说经典名著等等,这些读物对于学生语言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元素,汲取语言精华,才能在写作过程中肆意挥洒。而对于语言的积累方式来说形式多样,比如摘记、诵读等等,不同版本的教材设计中,都有与语言累积相关的内容,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累积习惯,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写读书卡,召开读书心得板书等等。
在以往的作文习作评改中,多半是以教师评价为主,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而且部分教师的评语主要是以批评为主,很少出现鼓励词汇。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语文作文教学评价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教师在进行评语写作过程中多是以积极鼓励为主,在作文中标注学生写的出色的部分,并给予语言鼓励,这样学生能够感知教师的鼓励,在今后的写作中得以不断优化写作内容。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互批,主要是以小组形式展开批改,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进行习作评改过程中发现别人的长处,以此弥补自身的不足,通过互批能够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展示平台,让学生作品具有更多的读者,从而促进学生写作兴趣得以不断提升,针对学生作文中的优秀文章,教师可以将其放在学习园地,或是推荐发表,印发在校刊上,或者组织作文比赛,通过形式多样的形式促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提升。
综上所述,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生活化的教学是非常比还要的,这能帮助学生从中汲取写作素材,并且能够优化写作内容,帮助学生从生活层面入手选取题材,而且可以通过作文习作表达真情实感。本文中从多个层面探究了高年级语文生活作文的具体实施过程,以此促进教学能够实现良好的效果。
[1]范文杰.关于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点滴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5,19:32.
[2]吴希胜.小学作文“生活·积累·表达·评价”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1,05:21-23.
[3]罗素娟.有感于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课改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09:67-69.
G623.2
A
2095-3089(2017)27-013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