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的打造与运行

2017-08-18 17:49陈玉林
传媒 2017年14期
关键词:中央厨房厨房中央

文/陈玉林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的打造与运行

文/陈玉林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传媒界发生了一场新的重大变革,各行业正在被不断地解构化。正是如此,在时代的驱动下,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不断思考、不断尝试、不断创新,面向受众、面向国际、面向未来的新一代内容生产、传播和运营体系,努力以内容的生产传播为主线,在服务于人民日报社旗下各个媒体的同时,更为整个媒体行业搭建了一个支撑优质内容生产的公共平台,聚拢各方资源,形成融合发展合力,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互联网+”时代下,“中央厨房”的建设背景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兴起,无论从用户、产品、终端、媒体人,还是资本、效益等角度看,整个传媒行业的全新需求、架构和定位都随之而来,因而建设一个符合业态变化的新体系以更加满足市场需求概念的提出显得尤为关键,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正是在这样充分的条件和恰当的时机下诞生,其“初心”是搭建“一个全行业的融合平台”,打破各个部门、机构、行业的界限,促进创新内容生产。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连接了人民日报社社属的所有子报、子刊及相关网站、客户端、自媒体账号等,并且与外部用户分享资源,让大家在这个平台上——无论是在云端,还是物理空间内,都能共同融合发展,共享发展红利。

图1 “中央厨房”建设背景

图2 “中央厨房”建设思路中的三个关键词

不断摸索和前进中,“中央厨房”的运行现状

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不断思考、不断尝试、不断创新,面向受众、面向国际、面向未来的新一代内容生产、传播和运营体系,努力以内容的生产传播为主线,在服务于《人民日报》旗下各个媒体的同时,更为整个媒体行业搭建了一个支撑优质内容生产的公共平台,聚拢各方资源,形成融合发展合力,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经过三年充分的调研、考察及不断思考和摸索,构建了人民日报“中央厨房”体系,主要由空间平台、技术平台、业务平台构成。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10层是“中央厨房”的空间平台,是融合指挥部和融合生产线,建筑总面积3200多平米,2017年1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整个空间平台由东南西北四个厅构成,南厅和北厅是自由组合、灵活办公的创意空间,东厅是技术中心和融媒体实验室,东南北三厅构成“中央厨房”的融合生产线。西厅是核心指挥区,是融合指挥部。整个空间采用开放式格局,灵活设计多个工作区、休息区、展示区、采访区、会议区等,用于核心指挥、新闻采编、实时发布、视频制作、会务接待、形象展示、视频会议等,这种空间布局是对“中央厨房”试运行的经验总结。

业务层面架构中,“中央厨房”配有总编调度中心和采编联动平台。总编调度中心在统筹报道策划、整合新闻资源、调度采访力量、协调技术支持方面发挥核心作用。采编联动平台根据上级报道指令和总编调度中心布置的任务,实行采访、编辑、技术部门联席办公,随时会商,全天候值守、全领域覆盖、全链条打通、全流程协作。采编联动平台分设全媒体编辑中心、采访中心、技术中心。

在技术层面架构中,共分为全媒体新闻平台数据中心与云服务基础构架层,以及用户资源云服务层、操作层、数据展示层四个层面。技术中心根据前方采访需求及时调度采访设备,为前方记者提供技术支持、提出技术方面的建议,同时根据各编辑中心要求,做好多媒体呈现的个性化方案。各中心根据需要随时召开协调会、碰头会等,沟通情况、会商选题、交流观点、讨论问题,协调解决采编流程和前后方协作中遇到的问题。

图3 “中央厨房”技术层面架构图

为了保证三个层面有效衔接、高效运转,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在此三个层面的基础上,还建立“9+2”的管理办法,涵盖了总编协调会、采前会、采编联动、技术支持、新闻传播排名、融媒体工作室、绩效考核等11个制度方案。自2017年1月4日投入运行半年多时间以来,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厅已经接待近300家机构,超过10000余人次来自中央考察组、中宣部、工信部、广电总局、共青团中央、国务院办公室、中央网信办、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解放军报社、工人日报社、中国日报社、经济日报社、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等近300家媒体、院校、企事业单位及机构,超过万余人次参观来访。同时,接待了来自缅甸、欧美驻华大使馆、世界经济论坛等数十批外事访问。

原本大家所知晓的“中央厨房”只是一个概念,但已建成的“中央厨房”的运行机制和环境给媒体业界起到了标杆和示范的作用。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是中央领导部署和确定的工作任务,同时,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基本方针和推进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了试点典范作用。自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以来,经过3年的建设和摸索,已有超过15款产品投入上线运营,近200次的产品迭代,“中央厨房”累计用户量达45万,为媒体行业提供了较好的融合发展基础和框架。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是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的成功典范,人民日报社在建设新媒体、打造“媒体矩阵”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也认识到,推动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有三个需要克服的短板,即技术、运营和资本。要解决这些问题,通过一个事业编制的部门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为了补齐技术短板、开展媒体运营、拓展资本市场,于是成立了“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央厨房”真正的建设者是该公司,3年中,该公司在设计构思、系统化建设、投入运行、保障服务、运营支持上下大功夫,花大力气推进和保障“中央厨房”的顺利建成和运行。

图4 “金字塔”业务构架

公司的业务架构是“金字塔”式的,“金字塔”的底座是技术、资本、运营三大平台。技术只是底座中的一块,如果把这一块无限放大,无疑是不扎实的,公司最大的任务就是把这个金字塔做稳、做扎实。

技术平台指的是“中国媒体融合云”,是与众多技术生产商共同打造的一个技术服务平台,公司把各种媒体融合、发展所需要的技术全部整合于此,与同行共享。公司还主导成立了媒体融合产业基金,资本既可以支撑技术体系,也可以支持内容生产,用资本平台把同行进一步连接起来。运营平台是让转型中或转型后的媒体机构能够形成新的盈利点,让成功的盈利模式有机会在整个体系内复制。“金字塔”的顶部是为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提供的智库服务,如舆情服务、数据服务等。

这样一个运行架构,只有站在全行业的高度上才能支撑起来。地方媒体可以使用这个技术平台、资本平台、运营平台,进而融入到整个内容生产的链条中。同时,也可以为本地政府、企业输出其智库产品及服务。媒体技术公司提供是资源和支撑,也可以说提供的是土壤、水和肥料,最终长成什么样,仍然需要每一家媒体自己去实践。

大量积累和沉淀下,“中央厨房”的运行成果

《人民日报》的“中央厨房”大厅历经3年设计、建设并投入实质性运行,在运行的半年多时间里,有成功的收获,也有经验教训。运行过程中已逐步形成五个集群:技术产品集群、合作伙伴集群、媒体资源集群、融媒体工作室集群、优质内容集群。通过技术支持、合作伙伴、媒体资源共享,建立了融媒体工作室机制,目的是更好地生产出优质的内容。

图5 五大集群运行成果

3年来,公司在行业领域和专业技术方面择优选择商业合作伙伴,汇聚各自优势,并发挥了主导和核心作用,力争为媒体提供更加合理、全面科学的、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的优质内容传播。同时,公司所构建的整个技术平台是完全开放的、共享的、非排他性的平台,并不断沉淀和积累经验。截至目前,公司已建立技术合作服务商超过20余家,组成“中央厨房”背后强大的技术力量。同时,技术产品集群中,已上线近20款基于云的媒体技术产品,让媒体客户共享、开放的云服务。例如,运营分析与推荐平台整合了互联网应用系统和数量众多的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众多应用的受众用户;聚合了微信、微博、APP、互联网媒体的内容;形成了丰富的用户画像,建立了用户爱好模型,实现了精准的个性化推荐和广告营销。具有可定制化的运营分析能力、丰富的全网内容库、统一的用户画像、跨站点的个性化用户推荐、全链条的广告精准营销等。

图6 运营分析与推荐平台功能亮点

新闻热点系统基于互联网信息采集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面向媒体行业提供全面、及时、便捷的线索和互联网热点挖掘服务,指导选题决策。全面汇集全网专业分类的新闻线索,为后台各媒体及板块的编辑、记者等选题决策提供支撑,同时为领导提供全方位的选题洞察能力。可以针对任一选定热点、线索或选题,提供互联网相关内容聚合分析、同行业报道、已有传播情况分析、相关素材分析、网民观点分析等辅助分析工具,通过大数据技术为编辑记者的内容生产过程提供支持。

媒体资源集群中,公司合作媒体有《人民政协报》《光明日报》《河南日报》《广州日报》《四川日报》、上海报业集团、凤凰网、《内蒙古日报》《安徽日报》、深圳报业集团等近百家,合作媒体内容发布渠道348个,构建技术与媒体的充分融合,产生独具特色的产品圈子。

图7 “中央厨房”媒体资源集群

符合新媒体优质内容的生产,光靠传统媒体的组合是不够的,在这样的形势下,公司创立了内容创作上的工作室孵化机制。融媒体工作室集群中,鼓励报、网、端、微各采编部门人员按照兴趣化组合、项目制施工原则,组建融媒体工作室,实施资源嫁接,组织跨界生产,为《人民日报》报、网、端、微提供优势产能、优质产品。融媒体工作室采取“四跨+五支持”机制:“四跨”即允许记者编辑跨部门、跨媒体、跨地域和跨专业组织成为小规模的战斗突击队;“五支持”是“中央厨房”作为孵化器,负责提供资金、技术、推广、运营、经营等五方面支持。目前,中央厨房已组建了“麻辣财经”“学习大国”“一本正经”“国策说”等36个工作室,涉及时政、文化、教育、社会、国际等领域。内容类型也是非常多元的,包括H5、直播、VR、AR等,来自15个部门的近60名编辑记者参与其中,公司投入设计师、动画师、前端开发、运营推广人员共40多人提供技术支持。截至目前融媒体工作室共生产了800多优质的新媒体作品,H5和直播是现阶段新媒体内容生产最常见的形式。

同时,公司不仅在《人民日报》体系进行融合创新,同时也跟地方媒体进行融合,大青山工作室正是融媒体工作室成功的典型案例,该工作室成立于2017年3月,是第一家由人民日报社与地方媒体共同合作组建的工作室,由《人民日报》、《内蒙古日报》、媒体技术公司3个机构共17人组成。作品《奔跑吧,内蒙古》点击量超过突破1000万。

今年两会期间,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文艺九局”“半亩方塘”“碰碰词儿”“麻辣财经”“一本政经”“思享者”“零时差”多家工作室联手推出“晨美丽聊天指南”系列视频,以轻松活泼的脱口秀形式向互联网用户介绍两会冷知识,对这一国家基本政治制度进行科普,受到网友欢迎。5月初,人民日报中央厨房与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日报微博共同策划推出晨美丽“一带一路”聊天指南系列,微博总点击量超过2200万,客户端的浏览量也达到465万。由学习大国工作室推出的《每段人生路 都有同行人》,看似不同的人实则有着相同的生活习惯、个人经历,关注着同样的社会话题,想要的也是同一个未来。《全国两会,共同关注我们的未来》用电影化的拍摄手法,点出两会与普通人的关系,直击人心。自3月2日发布视频至今,各平台可统计的播放量总计260万次,被近40家网站转载并放在重要区域展示。由一本政经工作室推出的《当民法总则遇上哪吒》动画,将中华民族传统故事和民法总则草案的新亮点相结合,寓教于乐,贴近地气。通过“胎儿哪吒受赠记”“游戏装备找回记”“见义勇为获补偿记”等几个小故事,介绍了民法总则草案中的新变化。一经推出,迅速刷爆了微博、微信朋友圈,被200多家媒体广泛转载,成为两会报道的又一“爆款”。

通过融媒体工作室机制,中央厨房生产了非常多优质的案例,截至目前,全部工作室目前累计制作了文字、音视频、图解、H 5、小程序等各类融媒体作品1200个,其中262个H5作品。

图8 “中央厨房”优质作品集群

充分发挥优势下,中央厨房内容的个性化推荐

图9 多应用、多场景化的优质内容推荐

内容的个性化推荐是中央厨房重点推进的工作之一,中央厨房生产的众多优质内容,除了向媒体机构、渠道提供相应内容之外,还依据于先进技术和优质资源的充分结合,提供个性化推荐功能。首先,主流媒体生产的技术与优质内容的结合,不仅是基于互联网的内容,中央厨房主要依据优质内容产品群作为主要驱动,在融媒体工作室生产了相应的优质内容后,提供给相应媒体。同时促使融媒体资源整合与融合,从而再共同组建工作室。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靠的是优质内容驱动更多媒体单位共同产生新的创新机制,不断更新出更多优质内容。如此的成功效果,是由于个性化内容推荐功能是在资源的源头上时进行了优选机制。其次,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并不以独立的品牌和运行平台进行推广,而是内嵌到合作伙伴的端口,帮助客户进行增量的叠加,是发挥其优势、弥补弱势的高效运行模式。并且,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的模式是完全免费的,为合作伙伴提供自主、高效、多元的开源平台。

作者系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猜你喜欢
中央厨房厨房中央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定了!中央收储冻猪肉2万吨
厨房里打电话会引发爆炸?
厨房真热闹
媒体“中央厨房”的实践与思考
以“互联网思维”推进城市广电媒体融合发展
防止“带病提拔”,中央放大招
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思考
萌萌兔在哪里
妈妈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