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2017-08-16 13:59缪亚东
文理导航 2017年22期
关键词:历史课堂高中历史作用

缪亚东

【摘 要】历史是对一个国家、民族、地区时代发展的反映,高中历史是一门重要的人文课程,也是高考科目之一,学好历史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質,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为此,历史教师应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历史学习中来,继而通过学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其人格素养得到有效提高。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课堂;中国古代史;作用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其独特的时代人文地理环境孕育出众多的经典文学作品,而这些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发展进程,可以说历史与文学紧密相关,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就历史学研究角度而言,文学作品的史学价值极高,因而被众多史学者引用和考究。为此,教师应高度重视文学作品的历史价值,在高中历史中引入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历史教学,尤其是引入古代文学,即中国古代史文学作品,内容包括戏剧、诗歌、小说等,继而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丰富历史教学内容,使历史教学课堂更加赋有诗意和生机。

一、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传统的历史教学课堂注重对学生进行机械化的知识传授,学生在被动接受中很难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学习效率也就在无形当中大大降低。在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形势下,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既学到知识,又学会成长呢?比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辉煌灿烂的文学”教学中,由于汉赋在教材中没有举出实际的内容,因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死记硬背,对学生而言,这是一个枯燥乏味的学习过程,学生在短时间内需要把握大量的历史知识点,这不仅是对学生的考验,也是对教师教学的考核。大部分文学作品语言均具有极其丰富的意境想象空间,这样的文学作品可以较好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而在历史教学课堂中引入中国古代文学史进行历史教学,则可以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历史课堂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历史求知探索欲望,继而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更好地把握历史知识。比如在这章节教学中,展示相关材料:

“且夫齐楚之事又焉足道邪!君未睹夫巨丽也,独不闻天子之上林乎?左苍梧,右西极,丹水更其南,紫渊径其北;终始灞浐,出入径渭;酆镐潦潏,纡余委蛇,经营乎其内。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东西南北,驰骛往来,出乎椒丘之阙,行乎洲淤之浦,经乎桂林之中,过乎泱漭之野。……然后灏溔潢漾,安翔徐回,翯乎滈滈,东注太湖,衍溢陂池。”

通过学生齐声朗读,思考如下问题:上述节选内容属于何种文学体裁?为何有如此判断?通过阅读使学生全员参与,成为学习的主体,而通过问题设置使学生能够获得文学灿烂的认同感,继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汉赋的特征奠定基础。

二、打造诗意的历史学习课堂,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素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历史教育教学开始逐渐转向对学生主体的关注,而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已成为新课改教育教学目标和要求。诗意的历史学习课堂对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道德情操培养有较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在历史教学课堂中引入中国古代史进行历史教学,为学生打造诗意的历史学习课堂,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情操,继而从多方面、多角度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政治课堂相比,历史教学课堂明显重在吸收和归纳,而非说教,且历史课堂更多的时候透露的是历史人文气息,学生在历史学科学习中可以深入认知、感悟人文主义哲学。如在讲述必修一古代中国选官制度中列举孟郊的《登科后》中“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两句诗。设置问题:1.“科”指的是什么?2.诗人为何“春风得意”?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认识科举制度及其作用,体会作者考中进士的喜悦之情。在学习必修二古代中国经济中列举张俞的《蚕妇》“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设置问题:1.她去城市干什么?其活动属于怎样的行为?2.为何“归来泪满巾”?通过问题1使学生认知古代中国经济虽以自给自足为主,但仍有商业交换存在,不是绝对的自然经济。问题2由经济活动产生人的情感跳跃至政治层面去增强学生历史整体观。这样的历史教学方法已经远超出文学领域,学生在文学与历史知识的渗透过程中其人文主义素养也在无形当中得到有效培养和提升。

三、加强学生的历史感知水平,加深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历史教学的重点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感知能力,进而有效减轻学生的历史课程学习压力,降低历史学习难度,使学生以更高涨的学习热情投入到历史课堂教学活动来。将文学作品知识带入到历史课堂中,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背景,更进一步地了解历史内容。学生的认识均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又由理性回归到实践,这不仅是学生理解知识、获得知识的过程和途径,也是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灵活巧用文学材料进行历史导读,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引领学生将其思维引向新的发展高度。历史不是死的,它具有生命,文学虽不是历史,但它可以作为历史的研究材料。历史学的关键在于记录,对历史的记录,我们在学习历史时不能仅是单纯地死背历史,而是让历史在诗意的课堂中“活”起来。大量实践表明,采用文学材料进行历史导读教学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让学生兴趣盎然地接受历史知识,继而有效拓宽学生的历史知识面,加强学生的历史感知水平。此外,历史教学的另一个目标是让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学会理性思考,明理知义。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课本知识讲解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增强了学生的爱国热情。比如学生在学习程朱理学时,将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呈现。设置问题:文天祥的个人品质?体会作者高尚情操和崇高气节,领略理学塑造国人的民族责任感,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结。

结语

在历史的课堂教学中,文学作为历史教学的一种引子,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原来历史还可以这样学!”的感慨。同时也是可以作为提高教师自我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让教师和学生能够共同领悟文学与历史的真谛。

【参考文献】

[1]宿志高.浅谈“关键词”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J].历史教学问题,2016(02):133-134.65

猜你喜欢
历史课堂高中历史作用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初中历史情感教学探析
引多维思考创灵动历史课堂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的思考与再认识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