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学生实习要守住底线

2017-08-16 20:36马君
职教论坛 2017年20期
关键词:乱象职校教学活动

马君

近年来,职校学生实习成为一个饱受争议的话题,也一度给人以乱象丛生的感觉。争议的焦点往往在于:学生实习的目的和价值究竟何在?实习应该让学生获得些什么?乱象丛生的感觉主要是:学生的权益往往不能得到保障,实习变异成了打工,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廉价劳动力,天天重复着不需要什么特定技能的简单操作和机械劳动,且收入待遇较低;更为学生和家长所不能容忍的是无论是在知识和技能方面,还是在如何做人做事方面没有“获得感”,即没有学到东西。最近又有一则来自《中国青年报》的报道验证了我们的担忧和困惑,报道称四川南充一所公办职业院校有学生反映,他们被学校强迫到广东某印刷公司实习,否则不予毕业。每日在流水线作业10个小时,月薪1380元,据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显示,工作期限一直到明年初。这一报道看似司空见惯,甚至都有些审美疲劳,但还是引起社会各界的一些反应,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为了杜绝实习中的诸多问题,解决实习中的诸多乱象,规范实习环节,2016年教育部等五部委专门出台了《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可以说《规定》发布以后,实习乱象得到一定遏制,但同时也发现实习的违规问题依然屡屡发生。那么,如何更好地解决实习中的矛盾和问题呢?笔者以为,职校生实习在认识和实践层面应做到守住底线,不越红线,回归教学实习的初衷。

其一,实习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实践性教育教学活动而不是完成生产任务。职校生实习“变质”、“变味”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曲解或漠视教学实习的本意,常常将学生在企业工厂完成多少生产任务或参与了多少工时作为目标,把教学活动变异为简单的生产劳动或低技能操作训练,使得学生只“工”不“学”,只“练”不“思”,严重背离了实习是教学活动的初衷。教学实习的重点在于基本功训练,仍以教学为主,不强调完成生产任务,让学生在劳动教育中有所感悟和受益。为了实习的教学还是为了教学的实习不可本末倒置。

其二,实习是校企共谋协同育人的平台而不是用工用人的利益交换筹码。可以说,教学实习既是检验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地方,更是在实践中进行全方位育人、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操守以及工匠意识的最佳场所。因此,抓住实习环节,通过“师傅”的贴身训导和实习指导教师的现场跟踪教学指导,不仅可以教给学生做事的具体方式方法,还可以传递给学生学会做人的道理和许多正能量。而不是把学生看作是一些岗位和工位的替代者或流水线上活的机械人,甚至演变成为校企双方为了某种利益而进行交换的筹码。实习不是让学生挣钱,也不是增加企业人力,更不是学校的摇钱树,实习中要紧紧抓住育人的本质而不放松,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

其三,实习是要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学习获得感而不是经历简单的生产过场。实习既然是教学活动,那么,实习必须要让学生在“做中学”中既要切身体验到企业工厂中的生产流程和环节,更是要让其体验到学习的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认识到实习的真正要义。学校和企业应共同设计和规划好教学实习的具体任务和内容,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学习能力为旨归,最终让学生有一种学习的获得感和成就感,而不是把实习当作走过场,实践训练不扎实,身心体验不深刻,理解问题不深入,为实习而实习,使之不能产生长线效应。

其四,实习是学生初步体验社会冷暖的温度计,需关爱學生身心健康保障学生权益不受伤害。职校生大多还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需要更多地关心和爱护,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是他们走向未来发展的基础。而实习场所也成为学生初步体验社会冷暖和晴雨的重要场所,实习单位和学校必须为保障与满足他们的权益和合理需求做出最大努力,让职校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及对他们的应有重视,以及“劳有所获”的良好的职业体验,从而使其对职业前景充满憧憬。而不是对他们进行冷漠的放羊式管理,在其心态上产生负面影响,让学生过早地产生就业压力、恐慌感,甚至过早产生职业倦怠症。为此,相关部门还应加强对实习的监管力度,保障实习的社会环境,真正地让学生“习有所得”。(作者系兰州大学高教所副教授)

责任编辑 秦红梅

猜你喜欢
乱象职校教学活动
饭圈乱象:历年竞技类综艺节目的赛制分析与思考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整治“饭圈”乱象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职校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职业学校名师的界定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乱象(双语加油站●时事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