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古诗文教学的育人作用探究

2017-08-16 21:12汤焕梅
文理导航 2017年22期
关键词:道德修养育人

汤焕梅

【摘 要】育人在现代教育中备受关注,纯粹的传授道理,很容易引起学生反感。而古诗文本身具有美学价值,还有内涵,可以令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吸收其中的哲理。本文以中职古诗文教学为例,从道德修养、审美能力、智力想象三方面切入,分析了古诗文的育人作用。

【关键词】中职古诗文;育人;道德修养

一、引言

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历经千百年风霜,依旧熠熠夺目。在我国语文教育中,古典诗词、文言文章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不但数量多,而且质量很高,经典诗词文章多不胜数。教育的主要功能是教书育人,所谓经典诗篇,除了教学生认字识词,往往还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人生感悟,引领读者进入一个更高层次的精神世界,甚至用于指导现实人生。中职教育亦然,古诗文教学应充分发挥其育人作用。

二、提高人文道德修养

语文在中职教育中属于文化课,可帮助学生在专业课程之外积累人文知识,提高文化素养。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三观尚不稳定,心理也不成熟,极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所以学校在培养其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融入德育教育,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德育教育是个很宽泛的概念,包括很多东西,如爱国情怀、人生态度、亲情友情等,古典诗词文章中不缺乏此类佳作。杜甫是个忧国忧民的诗人,诗风沉郁顿挫,多反映现实和民间疾苦,敢于揭露社会黑暗。《石壕吏》就是一首描写差吏乘夜捉人征兵的叙事诗,诗人用笔精炼,以叙事之形式,掺杂着议论和抒情,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抒发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同时痛斥了战争的灾害。学习这首诗时,可将其与“三吏”其余二首对比,更加全面地感受杜甫的胸怀和诗中蕴含的感情。或者结合当前局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崇尚和平,反对战争。读曹操的《观沧海》、《龟虽寿》,应学习其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树立远大志向。

部分中职生存在自卑心理,认为自己能力差,没有考上普通高中,才不得已选择中职。就整个人生而言,这只不过是一次小小的失败,现代的学生很少吃苦,心理极其脆弱,一旦遇到挫折,很容易被影响,久久不能摆脱阴影。这时不妨读一读李白的《将进酒》、《蜀道难》等诗作,感受作者的豪放,及其无畏的胸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时,牢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至理名言,一定要脚踏实地的坚持下去。此外,通过古诗文教学,还能帮助学生处理好与教师、父母之间的关系,促进自身成长。素质教育重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尤其重德,而优秀的古典诗文往往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三、提升艺术审美能力

古诗文的创作有一定的规律,诗经篇章多为结构叠沓,反复吟诵;唐诗在结构布局、平仄押韵上都要求非常严格;宋词结构更为自由,但通常也要套用词牌模板,遵循相应的音韵原理。由于篇幅有限,诗人词人往往是惜字如金,经过千锤百炼才最终成文,所以古诗文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在吟诵中,不管是发音、读的速度,还是诗文本身构成的意境,都会令人沉醉,沉浸在一幅美好的画卷中,沉浸在一曲优雅的乐曲中。尤其是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来清新自然,意境隽永。比如《山居秋暝》一诗,前两句点明了季节、地点、时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看似只是寻常写景之笔,但承接上句的秋雨初晴、空山,顿时一股凉凉的、清幽的、畅爽的感觉自心田升起,明月为静,清泉为动,动靜结合,仿佛能够听到山泉汩汩的流水声。“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上句写到松林,此举则写了竹林、荷叶,一群洗衣服的少女在欢声笑语中归来,小小渔舟顺流而下,莲叶纷纷避让。两句仅用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雨后山村图,不仅风光旖旎,而且表现了村民的勤劳和质朴民风。对于中职生而言,此类诗作无疑能够起到陶冶情操、增强审美的作用。

柳永的《雨霖铃》也是千古名作,其中“杨柳岸,晓风残月”被誉为婉约词的绝句,词的内容写离情别绪,暗含自身流落江湖的不得意,但在艺术创作上却取得了极高的成就,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感情强烈,意境深远。

四、培养智力和想象力

除了道德、审美,智力也是育人的一个重要因素,古诗文之所以流传至今依然受欢迎,是因为它们凝聚了古人的智慧,几乎囊括了一切的智慧。以李清照的《声声慢》为例,全篇只有结尾用了一个“愁”字,但读的过程中,感觉字里行间无处不充斥着愁,这就需要读者去思考、分析、推断、总结,最终形成适合自己的思考方式。古诗词经常会使用“留白”这一手法,即言尽意不尽,意在言外,需要读者发挥想象,深入理解,才能抓住作者想要表达的真正意思。

李煜的《虞美人》同样是名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语言清秀优美,高度凝练,立意极高,不再写年轻时的风花雪月,而是融入了对人与自然的思考,人生无常,复杂多变,但自然却是永恒的。人的容颜相貌变得很快,但愁思就像江水那般无休无止地流动。这是一种凄美,充满了悲剧性,在自然面前,人显得很渺小,能引起读者共鸣。

而且,很多古诗文也能引发现代人的思考,如《师说》、《庖丁解牛》等,其中的很多道理用到今天的教育中依然合适。可将其作为开放性题目,引发学生讨论,拓展眼界,学会从多元角度分析问题。

五、结束语

古诗文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极高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可以陶冶情操,提高艺术涵养。同时,经典篇章还蕴含有人生哲理,和丰富的感情,读者往往能够从中获得共鸣,甚至以后的人生都会被影响到,这就是其育人作用。实际教学中,应当鼓励学生多思考,挖掘更多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彭卉.浅谈中职古诗文教学的育人作用[J].教育观察月刊,2016.5(3):144

[2]李刚.中职语文教学育人功能浅谈[J].未来英才,2015.

16(1):110

[3]刘兆龙.触摸古诗词中的育人元素[J].教师,2011.22(36):87

猜你喜欢
道德修养育人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分立到融合,家校协同下的育人之道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孕出墨香乐育人
论荀子虚壹而静道德修养方法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浅析
“道德修养”类母题素材提分速成
浅论新时期高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