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公共文化服务效果评价的结构特征与影响因素*

2017-08-16 04:21陈世香谢秋山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层级比例居民

陈世香谢秋山

(1.武汉大学,武汉430072;2.湘潭大学,湘潭411105)

居民公共文化服务效果评价的结构特征与影响因素*

陈世香1谢秋山2

(1.武汉大学,武汉430072;2.湘潭大学,湘潭411105)

文章基于在C城区与A县两个具有较强代表性的省级示范区域入户调查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居民对公共文化服务效果的评价呈现出社区(村)——街道(乡镇)——区(县)三级机构逐级递减趋势;同时,C城区与A县居民对公共文化服务效果评价也存在明显差异,并且A县在绝大部分文化服务效果评价上都高于C城区。这些公共文化服务效果评价方面的区域差异与层级倒挂现象与居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强度、参与情况、需求征集制度和评价监督机制建立实施情况基本一致。

公共文化服务;效果评价;区域差异;城乡差异;层级倒挂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按照马斯洛(A.Maslow,1943)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个体需求从低到高大致可以分为五个层级,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或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1]。虽然未必完全遵循马斯洛的需求层级划分,但人类个体需求偏好的实现的确存在一定的层级性,尤其是对于物质与文化需求的选择方面,往往是先物质后文化。相应地,对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具有城乡“二元”结构特征的当前中国社会,满足物质方面的需求往往具有更为重要的相对意义。不过,随着国民经济与社会建设的发展,尤其随着新农村建设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国家战略的不断深入推进,读书看报等各种公共文化服务逐渐进入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菜单。另一方面,由于区域经济发展失衡与城乡二元体制等因素的客观存在,当下各地普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城乡、区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权益实现失衡问题。由此,统筹城乡、区域公共文化供给,实现不同经济发展区域和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成为我国建设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要求。

顺应这一社会需求,2015年1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把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作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方向。同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进一步指出,要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引导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以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由此,基于“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基本原则,加快城乡一体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建设效果,业已成为新时期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的核心目标。但要实现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引导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的目标,必须首先了解现有公共文化服务效果的结构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而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对策。

与此同时,国内学者也逐渐认识到公共文化服务效果评估的重要性,认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落脚于现实问题,不仅要注重理论创新,更要关注实际效果”[2]。尤其是近几年来,很多研究者聚焦于这一主题。总体来看,这些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框架下,借助宏观数据考察公共文化服务效果问题;另一类是运用微观调查数据直接分析公共文化服务的效果。

就前者而言,傅利平、何勇军和李小静、朱剑锋、胡税根和李幼芸等都在构建特定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基础上,运用宏观统计数据考察特定区域的公共文化服务效果或绩效。其中,傅利平等人构建了区域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并在运用乘法集成赋权法对指标体系进行组合赋权基础上,运用综合指标法对京津沪渝四直辖市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进行综合评价[3]。朱剑锋提出了包括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指标系统、方法系统、应用系统等组成的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框架,并以博物馆、公共文化图书馆、群艺馆为典型对象进行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构建,最后在基于DEA的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方法模型优化的基础上,选取我国官方公布的博物馆、公共文化图书馆、群艺馆2012年相关数据进行了分项和综合绩效评价实证研究[4]。吴建军等人则采用Bootstrap-DEA方法对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生产效率进行了评价,认为土地面积、人均GDP、城市化率和教育水平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效率变化的主要来源[5]。

就后者来看,其基本研究路线是基于实地调研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来探讨被调查者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公共文化活动的满意度。比如,卢春龙教授基于对北京市海淀区、江苏省常熟市、山西省朔州市和甘肃省平凉市等四个区域调研数据的描述性统计,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和社区(村)等基层组织开展的公共文化活动等两个角度,分公共图书借阅服务、公益性文艺演出和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场所等三个方面,考察了当地居民对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满意度问题[6]。游祥斌等人基于对E省B市的调查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了农民对文化馆(站)、图书室(农家书屋)、活动室(棋牌室)、阅报(宣传)、室外健身机构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点等6项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与场馆的满意度与需求度,发现政府供给的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活动与农民需求之间存在供需序位不匹配问题[7]。

上述两种研究思路各有其长处,为更好地认识与理解我国区域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果提供了很好的分析与借鉴。但这些研究都存在有待完善之处。比如,前者主要是运用统计数据从文化服务机构与文化活动数量、公共文化财政投入等宏观层面分析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效果,缺乏对微观个体层面的关怀,不能有效地考察个体层面因素的影响;后者则仅选取个别或部分指标来评价公共文化服务效果,未能充分考虑居民评价的整体性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横向区域层面,也体现在纵向不同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机构之间。

有鉴于此,本文结合上述两种研究思路,基于实地调查数据,从结构性角度考察居民对不同区域、不同层级公共文化服务效果的主观评价差异。在此基础上,综合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考察各自对于公共文化服务效果评价的影响因素构成及其影响机制。具体地,宏观层面因素可能包括城乡、区域、机构层级以及相关制度安排;微观层面因素则可能包括受访者个人文化生活状况、参与意愿、需求、参与情况等相关因素。

二、数据概况与基本假设

1.数据概况

本文所使用数据源于笔者主持的课题项目在E省W市C城区和H市A县分别进行的实地调研。这两个区域都被列入了E省第一批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单位。其中,C城区是E省政治、文化中心,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中心城区;A县则是典型山区农业县,也是新一轮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与全国老区建设示范试点县。E省将二者列入第一批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正是基于分别视为不同区域与城乡典范这一考虑。因此,我们可以将A县与C城区之间的比较同时视同为区域比较和城乡比较的实施。课题组运用多段随机抽样法进行问卷调查,在上述两地共回收了1211份问卷。其中,C城区回收问卷870份,回收率100%;A县发放问卷346份,回收问卷341份,回收率98.5%。去除无效问卷后,剩余有效个案1156个。与此同时,课题组也针对两个区(县)、部分街道(乡镇)级行政机构及其相关文化服务机构管理人员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以便对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与活动开展情况有更为系统的了解与把握。

2.基本概念与研究假设

居民有关公共文化服务效果的评价是一种微观层面的主观评价,受到制度、区域发展环境等外在宏观层面与个体微观层面因素的综合影响。本文主要从居民自身能够直接感知到的机构参与、需求表达、评价监督机制等宏观制度性因素和受访者个人文化生活状况、参与意愿、需求满足情况等微观层次因素相结合入手,运用调研数据分析其各自对居民公共文化服务效果评价的影响。具体来说,公共文化服务对象对服务效果的评价好坏,其自身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是最为核心的决定性要素。相应地,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是否及时征集居民的服务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是居民对公共文化服务效果是否真正满意的关键。另一方面,居民是否以及多大比例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之中,也是影响居民有关服务效果总体评价的重要因素。只有在参与体验过程中,居民才能更好地体会公共文化服务的效果,也唯有如此,才能做出切合实际的评价。此外,由于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结构的层级性特征,越是贴近基层的服务机构越能让居民直接受益,相应地,居民对层级较低机构所提供服务效果可能评价相对更高。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四组假设:

假设1:参与比例相关性假设。所谓参与比例是指居民年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服务过程1次及以上次数的人数占比。

假设1a:居民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参与比例越高,其对公共文化服务效果评价更高;

假设1b:参加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比例越高的区域,其辖区居民对公共文化服务效果评价更高;

假设2:需求强度比例相关性假设。所谓需求强度比例是指居民中对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具有较高强度(涉及问卷回应为“比较需要”和“非常需要”者)的人数占比。

假设2a:居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强度高的人数比例越大,其对公共文化服务效果评价更高;

假设2b:居民对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强度高的人数比例越大的区域,其辖区居民对公共文化服务效果评价更高;

假设3:需求反馈机制建设实施比例相关性假设。这里的实施比例是指居民中认为特定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或活动组织过程中相关制度已经建立且有效实施(包括问卷回应为“已实施但运行较被动”和“已实施且运行较主动”者)的人数占比。

假设3a:机构实施了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反馈机制,包括需求征集与评估监督制度的实施比例越高,居民对其服务效果的评价也更高。

假设3b:机构实施了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反馈机制,包括需求征集与评估监督制度实施比例越高的区域,其辖区居民对公共文化服务效果评价更高;

假设4:服务效果层级性差异假设。即居民对公共文化服务效果的评价与社区-街道-区县机构行政层级递增相反,呈递减趋势。换言之,服务机构行政层级越高,其辖区居民对该机构服务效果的评价相对更低。

处于快速转型期的当下中国社会还有一个重要结构特征,即城乡二元结构。这构成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基本特征之一,主要表现为城市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在数量与质量上都要优于农村。与此同时,经济发达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在数量与质量上通常也优于后发达区域。相应地,城区居民对公共文化服务效果的好评比例理应高于农村居民,经济发达区域居民对服务效果的好评比例也应高于后发达区域。如前所述,在本文所调研的两个区域中,正是将A县与C城区之间的比较同时视同为区域比较和城乡比较的实施。据此,本文提出另外一个假设:

假设5:城乡/区域差异性假设。先进区域/落后区域与城乡居民对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运行效果的评价存在不一致,先进区域/城市居民对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运行效果的好评比例高于落后区域/农村居民。

3.研究思路与方法

考虑到主要变量涵盖指标较多,且预分析显示不适合进行权重指标设计,更由于进行不同层级、不同区域文化服务机构服务效果比较研究之目的,本文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基于定量的质性判断分析。同时,基于分析结果简便明了和便利比较之需要,统计分析只选取正向应答情况(涉及问卷题项中“较好”和“很好”两类应答值)在全部应答值中所占比例——即所谓好评应答比例数值(下文简称“好评比例”)进行统计分析。其主要分析思路包括:(1)基于描述性频率分析,计算不同指标中正向应答——好评应答所占比例,构建好评比例指标;(2)对不同指标好评比例按照比值大小进行排序,构建好评比例所占序位——即好评序位指标;(3)计算同一指标好评比例在不同区域间的差值,或者不同指标在同一区域的好评比例差距,构建好评差距指标;同时,计算不同指标好评序位位次之差,构建好评序位差距指标;(4)经由不同好评比例差距或序位差距的比较,判断分析不同变量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通常地,主要运用好评比例指标进行不同区域之间的好评效果比较分析,而同一区域不同指标之间的比较分析则视情况分别运用好评比例或序位指标。

相应地,我们构建并统计分析居民对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运行质量和效果好评比例、公共文化活动质量和效果好评比例、场馆实施公共文化需求征集制度(包括已实施但运行较被动与已实施且运行较主动两种情况)的比例、文化需求程度强度(包括非常需要与比较需要)比例、居民公共文化服务评价监督机制实施(包括已实施但运行较被动与已实施且运行较主动两种情况)比例等变量指标。

值得指出的是,分析显示,居民对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和公共文化活动项目的效果评价结构性特征基本一致,都呈现出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三级机构好评比例逐级递增结构,以及C城区与A县之间的区域差异。在下文比较分析中,我们主要选取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运行效果好评比例作为整体公共文化服务效果评价之基准。

三、公共文化服务效果评价的结构性特征:区域差异/城乡差异与层级倒挂

调查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如表1所示,C城区与A县居民在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效果好评比例指标上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与城乡差异,不同区域、城市与农村居民在服务效果评价方面呈现出了明显差别。具体来说,除了区(县)图书馆流动服务车、区(县)文化馆流动服务车和街道(乡镇)综合体育健身中心以外,A县居民对于其他15个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好评比例均明显高于C城区;而出现例外的几项指标差距也不大,分别只相差了1.6、2和0.2个百分点。结合访谈资料,此种区域差异与城乡差异形成原因的可能解释在于:其一,在以农村居民为主的县域,居民可以获得的有效市场化文化服务供给相对较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可替代性相对更低;其二,由于农村居民中中青年人大多外出打工,留守在家或说公共文化服务的受益者主要是一些老年人与少年儿童,这些受众人群对于公共文化服务——比如读书看报,尤其是传统戏剧曲艺活动等的需求较为简单,也相对容易满足。至于图书馆流动服务车、文化馆流动服务车以及街道(乡镇)综合体育健身中心的评估结构之所以出现稍微不同结论,其可能的原因在于,相对于C城区而言,A县两种流动服务车与乡镇综合体育健身中心的硬件配置与实际运行情况要差许多。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要求水平相对不高的农村居民也不大满意了。

同时,从文化服务机构行政层次来看,两地居民服务效果评价呈现出明显的“层级倒挂”特征。换言之,随着文化服务机构行政级别沿着社区/村-街道/乡镇-区/县序列的递增,居民好评比例或序位却呈现逐级递减趋势。不过,从统计分析结果来看,C城区居民好评比例或序位最高的是社区层次文化服务机构,而A县居民评价最高的则是乡镇层次文化服务机构(参见表1),但这并不影响“层次倒挂”特征的存在。访谈资料显示,A县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及其文化活动的开展主要由县级和乡镇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来建设或实施;相对于C城区社区文化服务机构,A县村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设施建设与服务水平相对较差,甚至是“非常缺乏”。换言之,A县村级文化设施建设与服务供给的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居民对村级公共文化服务效果的评价。

相类似地,如表2所示,公共文化活动效果好评方面,在社区(村)文化演出、区(县)图书馆读书活动、区(县)图书馆讲座、区(县)图书流动车下社区服务活动、区(县)文化流动车下社区服务活动等5个指标上,C城区居民好评比例要略微高于A县;在其余9个指标上,则是A县居民好评比例要高于C城区,且高出幅度通常较大;另一方面,在文化活动组织层次上看,与文化服务机构评价相一致,呈现出行政层级越低,居民好评比例越高的趋势。正是基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与公共文化活动项目效果评价之间的一致性,后文中我们将主要以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效果评价情况为基础进行比较分析。

表1 :C城区与A县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运行效果好评情况

美术馆56.51162.996.4科技馆56.9858121.1街道(乡镇)综合体育健身中心56.61056.414-0.2街道(乡镇)电子阅览室57.6676.7419.1街道文化服务中心(乡镇文化站)58.7485.8127.1街头自助图书馆(农家书屋)58.2585.5227.3社区(村)文化室62.2382.9320.7社区(村)电子阅览室63175.4512.4社区(村)体育健身场地62.3271.469.1

表2 :C城区与A县公共文化活动效果好评情况

四、公共文化服务效果评价的影响因素

1.公共文化服务好评比例与居民参与比例匹配情况

如表3所示,就C城区与A县之间的对比来看,在电影院、体育馆、美术馆和科技馆方面,C城区居民参与比例高于A县;而在街道(县)综合体育健身中心、街道(乡镇)电子阅览室、街头自助图书馆(农家书屋)等其它10个方面,A县居民参与比例都要高于C城区。而且,两个区域街道(乡镇)和社区(村)层面的参与比例差距较大,除了社区(村)体育健身场地以外,参与比例差距均都超过20%。这与前述居民对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和文化活动项目效果的评价既有一致之处,也有差异之处。究其根源,A县不如C城区方面主要原因在于,A县级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体育馆、美术馆与科技馆刚刚建成不久,许多设施功能尚未正式实施,且距离居民区相对较远。至于电影院,C城区电影院已经高度市场化,A县电影院几乎名存实亡。但是,就区域差异而言,由于前述原因,除非文化服务机构建设情况极度悬殊,都存在着明显区域差异——在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较为落后的A县区域,其居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参与比例与好评比例都要好于相对更为发达的C城区。

在行政层级差异方面,社区层级服务机构的居民参与比例要高于街道层级,更远高于区县层级,这与公共文化服务效果好评比例基本一致。比如,C城区社区体育健身场地、社区文化室和社区电子阅览室的居民参与序位在1-5之间,其对应的服务效果好评序位则在1-3之间;C城区街道综合体育健身中心、街道电子阅览室、街道文化服务中心的居民参与率序位在4-10之间,其对应的服务效果好评序位则在4-9之间(参见表3)。

表3 :居民参与与服务效果评价匹配情况

2.公共文化服务好评比例与居民文化服务需求强度匹配情况

如表4所示,居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强度与文化服务评价比例之间的匹配总体趋于一致。具体来说,在区域间比较方面,二者之间完全一致,即A县居民在公共文化服务效果评价各个指标上好评比例均高于C城区;在需求强度方面同样如此,A县居民在表示需求完善相关场馆建设的比例方面全部高于C城区。这进一步证实了前文有关C城区与A县间区域差异的相关解释。

就层级比较来看,同样是基本趋于一致,即需求强度序位与好评序位基本一致。以A县为例,居民完善村级健身场所建设、完善村文化室建设、完善村图书室建设和完善村电子阅览室建设的需求序位在1-4之间,对应的公共文化服务好评序位分别在2-6之间(参见表4)。不过,村级健身场所建设在这两个指标之间出现较大差距,需求强度序位为2,而好评序位则为6。经由实地调查资料可知,其原因在于,A县城大多数村健身场地极其欠缺、甚至没有任何场地,所提供的健身服务根本就难以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受到的好评也就相对较少。这也印证了前面有关需求强度影响好评程度的相关假设。

表4 :居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强度与服务效果评价匹配情况

注:需求强度差距数值通过A县居民需求强度比例减去C城区居民需求强度比例计算得出。

3.公共文化服务好评比例与机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征集制度实施比例匹配情况

数据分析显示(参见表5),就区域间比较来看,A县各类文化场馆在实施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征集制度方面的比例均远高于C城区,这与公共文化服务效果好评情况基本一致。就层级比较来看,社区(村)层级的文化服务机构实施服务需求征集制度的比例要高于街道(乡镇)层级的文化服务机构,也高于区(县)层级的文化服务机构。比如,C城区的社区文化室、社区电子阅览室和社区体育健身场地实施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征集制度的比例都在26.6%-36.6%之间;街道综合体育健身中心、街道电子阅览室和街道文化服务中心的需求征集制度实施比例都在23.9%-27%之间;区图书馆、区文化馆、电影院等所有区级文化服务机构实施文化需求征集制度的比例则基本在20%以下,只有电影院达到了22.7%,仍低于街道(乡镇)级的文化服务机构,更低于社区(村)级文化服务机构的实施比例。

同时,就机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征集制度实施情况与服务效果评价匹配来看,二者之间的序位也基本一致。其中,C城区社区文化室、社区电子阅览室和社区体育健身场地实施需求征集制度的比例序位是1-4,其对应的服务效果好评序位是1-3;C城区街道文化服务中心、街道综合体育健身中心和街道文化服务中心实施需求征集制度实施比例序位在3-7之间,其对应的服务效果好评序位在4-10之间(详细见表5)。不过,在A县,乡镇文化站的好评依然要超过村一级,其原因恰如前所述,A县村级文化服务机构建设相当落后,而镇一级文化服务服务机构相对而言更为健全,获得好评比例自然就更高。

表5 :机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征集制度实施比例与服务效果评价匹配情况

4.公共文化服务好评比例与机构公共文化服务评价监督机制实施比例匹配情况

在区域间比较来看,A县各类文化场馆评价监督机制的实施比例均远高于C城区,这与公共文化服务效果好评情况也是基本一致的(参见表6)。就层级比较来看,社区(村)层级文化服务机构评价监督机制的实施比例要高于街道(乡镇)层级文化服务机构,也高于区(县)层级文化服务机构。比如,C城区的社区文化室、社区电子阅览室和社区体育健身场地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实施评价监督机制实施比例都在29%-33.3%之间;街道综合体育健身中心、街道电子阅览室和街道文化服务中心的评价监督机制实施比例都在26.9%以下;区图书馆、区文化馆、电影院等所有区级文化服务机构实施评价监督机制的比例则基本在20%以下,只有电影院达到了20.8%,仍低于街道级文化服务机构,更远低于社区级文化服务机构的实施比例。

同时,在层级层面,就机构公共文化服务评价监督机制实施比例与服务效果评价匹配来看,二者之间的序位也基本一致。比如,C城区社区层级文化服务机构实施文化服务评价监督机制的实施比例序位都在5及以上,其服务效果好评序位也都在5及以上;C城区街道层级文化服务机构实施评价监督机制比例的序位是4-7之间,其服务效果好评序位是在4-10之间;C城区区级文化服务机构实施评价监督机制比例的序位在8-14之间,其服务效果好评序位都在7-14之间(详细见表6)。

表6 :机构公共文化服务评价监督机制实施比例与服务效果评价匹配情况

五、结论与建议

综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在参与层面,居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比例越高,其对公共文化服务效果的评价也更高;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参与比例越高的区域,其居民对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运行效果的评价越高。因此,前述由于参与比例因素相关性影响的两个假设,即假设1a与假设1b都得以证实。

2.在公共文化需求层面,居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强度越高,其对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运行效果的好评比例越高。相应地,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强度越高的区域,其居民对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运行效果评价越高。前述有关公共文化需求强度因素相关性影响的两个相关假设,即假设2a与假设2b也都得以证实。

3.在有关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反馈机制建设层面,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服务反馈机制,包括需求征集与监督评估制度的建设比例越高,居民对其服务运行效果的评价也更高。同时,在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需求反馈机制建立比例越高的区域,其居民对于服务机构运行效果的评估也更高。前述有关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反馈机制建设因素影响的两个相关假设,即假设3a与假设3b均得以证实。

4.无论是在哪个区域,在上述参与比例、需求强度、需求反馈机制建设等各个层面,居民对于不同层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运行效果的评价,随着社区/村-街道/乡镇-区/县行政级别序列的递增,总体呈现出好评比例逐级递减的明显趋势。这表明,居民对于身边的服务机构参与率、需求强度、需求反馈机制建设有着更高比例的认知,进而对于相应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有着更高的认同度与好评。前述服务效果层级性差异假设,即假设4也得以证实。

5.在不同发展区域或者城市区域与农村区域之间,即在C城区与A县,居民在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参与率、需求强度、需求反馈机制建设等各个层面,以及最终在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运行效果的好评比例层面,都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差异性。简言之,除了在某些特殊情形下,相对更为先进、作为发达城区代表的C城区,其居民在各个层面所表现出来的好评比例,明显地都要低于相对更为落后、作为农村区域代表的A县。这就意味着,前述有关城乡/区域差异性特征的假设得到部分证实,即先进区域/落后区域与城乡居民对当下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运行效果的评价存在不一致,但在评价方向上却正好相反,即先进区域/城市居民对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运行效果的好评比例明显要低于落后区域/农村居民,而非预期中的高于落后区域/农村居民。

以上结论是针对两个区域的数据分析得出的,由于C城区与A县具有明显城乡特征与区域差异,因此,应该能较好地体现两类区域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运行效果,及其居民评价情况的实践现状。尽管有关城乡、区域差异的结论与假设不一致,但总体上,分析结论与课题组成员的访谈结论相一致。由于面临着更多类型的文化产品供给,尤其是市场化文化商品类型与品质的日益个性化、多元化,城市居民对立足于“保基本、促公平”的公共文化机构及其运行效果,其实有着更高但却与供给现实相脱节的需求,也有着更多的可替代性选择。正因为如此,他们对于城市公共文化机构的参与度、乃至于认知度都不会太高。相反,农村、相对落后区域文化服务市场化程度不高,居民文化需求层级相对也更低,加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受益群体主要是老人与少年儿童,很自然地,农村/相对落后区域居民对于当前水平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供给水平有着更为现实的期待、参与和评价。

正是由于上述城乡差异与区域差异的存在,以及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供给参与、需求强度、反馈机制建设以及好评比例随着机构行政层级递增而呈现出逐级递减趋势,这些将对我国“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建设思路形成一种现实挑战。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总体上是遵循规范化、标准化、均等化等原则自上而下地推行实施的,难以兼顾不同区域、城乡以及不同层级的差异化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对于相对发达区域和城市地区居民日益个性化的文化服务需求难以满足。在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业已成为基本政策选择的今天,公共文化服务应扎根于发展实践,更要关注实际效果。这就要求根据服务效果评价制定出针对性的优化对策。就以上分析结论而言,公共文化服务效果评价存在着区域差异、城乡差异和层级倒挂结构,以及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参与比例、服务需求强度、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反馈机制建设实施情况与公共文化服务效果评价之间的正向匹配都预示着,既有的标准化与均等化原则不应该导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一刀切的僵化标准,而应该兼顾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和城乡之间文化需求的差异性与层次性,在坚持标准化与均等化原则前提下,构建差异化、多层次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以满足多样化差异化的公共文化需求。

1.建立与完善文化服务需求征集制度与反馈监督机制。一方面,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要建立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征集制度,通过调查问卷、意见收集箱、与服务对象直接交流等多样化渠道征集民众的文化服务需求,构建订单式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另一方面,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要安排专职人员负责回应处理公众意见和定期向机构负责人与上级部门汇报民众需求,避免公众意见“石沉大海”。同时,还要加速建立与完善居民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评价与监督机制,民众评价与监督权利的行使可以直接监督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还能间接有利于征集民众文化服务需求和提升民众的公共服务满意度,因为行使评价监督权本身也构成民众的服务需求。

2.在城乡社区全面打造“文化服务圈”,支持文化服务建设项目“下沉”。民众对文化服务的消费或需求会受到时空限制,只有那些在民众生活工作之余可触及范围内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或活动才能够真正让民众受益。这也是公共文化服务效果评价出现“层级倒挂”的根源所在。为此,要通过政策引导与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文化服务建设项目进一步“下沉”,在城区和农村地区分别全面打造15分钟和30分钟“文化服务圈”,当前尤其是要重点加强村(社区)层级的文化服务项目建设,让公共文化服务真正成为普通公众触手可及之物。

3.提供差异化、层次性文化服务项目,满足民众多样化文化服务需求。不同人群由于教育背景、职业阶层、年龄、性别等差异,其文化需求存在差异,而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则进一步加剧了民众文化服务需求的差异性与层次性,这必然会对以标准化与均等化为核心原则的现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践提出挑战。仅就城乡差异而言,由于更多类型的文化产品供给,尤其是市场化文化商品类型与品质的日益个性化、多元化,城市居民对于立足“保基本、促公平”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及其运行质量有着更高但却与现实相脱节的要求,同时也有着更多的替代性选择。正因为如此,他们对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参与度、乃至于认知度都不太高。相反,农村、相对落后区域文化服务市场化程度不高,居民文化需求层次相对也低,加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受益群体主要是老人与少年儿童,很自然地,农村、相对落后区域居民对于当前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供给水平有着更为现实的期待、参与与评价。为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过程应正视我国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在坚持按照标准化与均等化原则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上,支持各地方文化服务机构提供更多较高层次、差异化的文化服务项目,以满足民众多样化的文化服务需求。当然,较高层次、差异化文化服务项目既可以由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直接提供,也可以采取更为灵活的市场化或社会化手段,比如可以给予政策优惠支持市场供给群众业余篮球比赛等特定类型文化产品。

4.扩大宣传、激发民众参加公共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立足“公共性”,以社会全体公众为服务对象,其理想状态是公众人人参与,自我创造、自我受益。受到传统思想与发展需求层次的影响,相当大比例的民众尚未意识到自身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权利与义务,也缺乏相应的积极性;其作为“服务接受者”与“文化创造者”的角色都未能得到充分践行。这也是导致当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需求脱节,部分公共文化服务效果满意度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公共文化管理部门与服务机构要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宣传,确保国家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政策落地,将公众文化权利与义务等相关知识传递给更多的民众,以唤醒其需求表达意识,激发其参加公共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Maslow Abraham.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J],Psychological Review,1943,50:370-396.

[2]张清俐.关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现实效果[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10-8(A02).

[3]傅利平,何勇军,李小静.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综合评价模型[J].统计与决策,2013,(16):39-41.

[4]吴建军,周锦,顾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东岳论丛,2013,34(1):131-136.

[5]朱剑锋.基于DEA方法的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实证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4.

[6]卢春龙.我国民众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观评价——基于四个地区的实证调研[J].中国行政管理,2012,(9):96-99.

[7]游祥斌,杨薇,郭昱青.需求视角下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基于E省B市的调查[J].中国行政管理,2013,(7):68-73.

[8]胡税根,李幼芸.省级文化行政部门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研究[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5,31(1):26-31.

The Structural Properties and Determining Factors of PCS Effect Evaluation

Cheng Shixiang/Xie Qiushan

Based upon the survey data we found that residents'public culture service effect evaluation shows a decreasing trend with the increase of culture service organization administrative levels-Community(Village)-Subdistrict(Town)-District(County).In addition, there are evaluation differences between W District's and H County's residents,by and large,H County's residents'evaluation higher than W District's The above-mentioned regional disparity and city-country difference are in accord with the strength of residents'public culture services need,participation frequency,and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culture services need gathering system and supervision mechanism.

Public Culture Service(PCS);Effect Evaluation;Regional Disparities;City-country Differences;Hierarchies Inversion

(责任编辑周巍)

G123

A

1009-3176(2017)04-083-(12)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行中的财政保障标准与保障方式研究”(13ZD04)和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类重点项目“国家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研究”(15AH007)的阶段性成果。

2017-1-8

陈世香男(1973-)武汉大学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

谢秋山男(1981-)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师管理学博士

猜你喜欢
层级比例居民
石器时代的居民
人体比例知多少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任务期内多层级不完全修复件的可用度评估
按事故责任比例赔付
限制支付比例只是治标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