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县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2017-08-16 11:41
河南畜牧兽医 2017年14期
关键词:西平县粪污畜牧业

(西平县畜牧局,河南西平46633990000)

西平县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郜超,宋俊辽,于菊霞

(西平县畜牧局,河南西平46633990000)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坚持新发展理念,协调推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力争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迈出更大步伐”的指导思想。鼓励“大力推行高效生态循环的种养模式,加快畜禽粪便集中处理,推动规模化大型沼气健康发展。以县为单位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探索建立可持续运营管理机制”。

当前畜牧业发展到了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如何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值得大家深思。对于当前畜牧业来讲,“推动种养加一体发展”,是新时期我国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部署。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贯彻科学发展新理念背景下,深入理解种养加一体化的科学内涵,查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短板,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措施,加快推动种养加一体化发展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在畜牧业转型升级的今天,种养结合一体化发展是生态循环农业的一种有效模式,该模式的可持续性依赖于作物与牲畜之间的互补性及其对土地等资源的良性保护,科学发展畜牧业生产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起着关键作用。

1 西平县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做法

近年来,西平县紧紧围绕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财政和农民增收为目标,把畜牧业作为民生工程的第一大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畜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为重点,加快项目建设,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和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保持了畜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实现了数量、质量和效益的同步增长。2016年全县生猪存栏102万头,出栏130万头,肉类总产量达14万吨,禽蛋产量达8.1万吨,实现畜牧业产值39亿元。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0%以上。西平县连续十年被定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是全省畜牧强县和畜牧业发展重点县,是全省生猪和肉牛产业集群县,畜牧业综合指标一直位居全省先进行列。

1.1 强化领导,夯实责任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加强对各个环节污染防治工作的管理,下发了《关于印发〈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职责〉的通知》(西办[2016]38号)和《关于印发2016年西平县碧水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西政办[2016]13号),转发了《驻马店市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行)》(西办[2016]39号),对各部门承担的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明确职责,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研究出台了《西平县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划分调整方案》,科学规划养殖场区建设。业务部门落实责任,加强对畜禽养殖场(户)的监管,县畜牧局成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实行责任分包机制,任务落实到人。同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和西平县实际,制定了《西平县畜禽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做到科学选址、科学规划、科学管理、科学生产,逐渐实现畜禽粪污达标排放。

1.2 强化措施,整体推进

1.2.1 加大宣传,提高认识

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加大对规模养殖场(户)污染防治方面的宣传培训,重点宣传《环境保护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提高广大养殖场(户)对环境保护的认识,自觉规范养殖行为,改善养殖条件,增加防污设施,减少环境污染。

1.2.2 科学规划,严格把关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激励引导”的原则,由畜牧部门进行技术指导,国土部门审核土地征用条件,环保部门进行环境评价。对新建畜禽养殖场要求必须符合乡镇规划,不在禁养区内,并对场址进行环境评价,符合动物防疫条件,达到畜禽养殖条件要求;对于现有的规模养殖场,责令其进行整改,严格按照标准化养殖场建设要求,完善粪污处理设施,推广干清粪工艺,新建与养殖规模相匹配的沉淀池,杜绝污水直排;禁养区内的规模养殖场按照《西平县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划分调整》方案要求,限期进行关闭、搬迁或拆除。

1.2.3 生态养殖,健康发展

一方面,引导发展健康生态养殖。积极探索推进畜禽粪污处理、有机肥生产和生态农牧循环模式,不断提高畜禽养殖废弃物减排水平。指导丰源集团、奥峰农牧、鑫泰康牧业等50多个养殖企业利用地膜防渗技术建立大中型沼气池,实施沼气发电项目;指导森亚牧业、海蓝牧业建立有机肥场,将畜禽粪污转化成有机肥料。同时,引导企业流转周边土地,实现“猪—沼—菜”、“猪—沼—果”生产模式。目前,丰源集团新建10 000 m3的沼气池4个,发电机组2套,流转土地333.33余公顷,建有机蔬菜大棚30多个。鑫泰康牧业流转土地200余公顷,种植果树53.33公顷。全县养殖企业流转土地达1 333.34公顷,逐步走向种养结合的道路,实现生态、健康养殖。

1.2.4 创新机制,严防污染

为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积极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通过招商引资,投资2 000多万元建成了占地4.67公顷、日处理病死畜禽20 t的西平县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利用生猪调出大县资金为该中心配备病死畜禽冷藏专用运输车7辆,为大中型规模养殖场建设冷库25座,为中小型规模养殖场(户)配备冰柜355台,全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基本做到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有效阻止了动物疫病的传播和蔓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1.2.5 部门配合,齐抓共管

针对规模养殖场污染等群众反映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多次组织召开县长办公会议,协调畜牧、环保、公安、国土、住建、发改委等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对全县禁养区内规模养殖场进行摸底排查,拉出清单,责令限期进行关闭或搬迁;对限养区和适养区内规模养殖场责令其进行整改,拒不整改的,限期给予关停。2016年,因养殖污染问题行政拘留1人,强制关停养殖场6家,起到了较好的警示作用。

2 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扶持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养殖场(户)发展养殖的积极性。畜牧业发展迅速,在规模和数量上有较大提升,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重发展、轻管理”的现象,特别是中小型养殖场(户),防疫条件差,管理不科学,畜禽粪污严重,造成环境污染。虽然国家加大了污染防治治理力度,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粪污处理不彻底。中小型规模养殖场占较大比重,这些场(户)建场时间较早,设施简陋,雨污不分离,污水未经沉淀发酵处理,畜禽粪便随意堆集、晾晒,粪污得不到有效治理。二是历史遗留问题。一些建场时间较早的养殖场(户),没有经过设计规划,距离村庄较近。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原来距离村庄较近的养殖场(户)基本上都在村旁边,污染严重,且在禁养区范围内。三是工作有难度。关停、拆迁养殖场有一定困难,需要多部门配合。养殖业是中小型养殖场(户)整个家庭经济收入的来源,关停需要政府牵头协调,多部门通力合作,既要考虑农户的利益,又要达到畜禽污染有效治理,在运作过程中还存在一定困难。

3 对策建议

3.1 设立曝光平台

县政府设立养殖污染曝光平台,对存在粪污污染严重的规模养殖场经责令整改拒不整改的,要在县电视台或其他新闻媒体进行曝光,而且对这些场在畜牧项目或政策上不予支持。

3.2 多管齐下,部门联动

畜牧部门做好动物防疫条件的审核,在养殖场的备案过程中加大对粪污无害化处理的审核排查力度;环保部门加大对已建场的监管处罚力度,严格对新建场环评手续的把关,做到“三同时”;乡镇和国土部门严格土地手续的审批备案;多部门联合,监督规模养殖场做好污染治理。

3.3 政府支持

对禁养区内的规模养殖场,需要由政府牵头,乡镇实施,制订具体的工作方案。严格按照禁养区、限养区的有关规定,精心组织,克服困难,协助相关部门做好关停和粪污治理工作。对发展农牧循环经济模式、粪污得到彻底治理的规模养殖场给予资金政策支持。

3.4 发展健康生态养殖

扶持引导发展适度规模养殖,逐步扭转小群体大规模的养殖模式。整合土地资源,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积极推进种养结合健康生态养殖模式,发展循环经济。走种养结合的道路,做大做强畜牧产业。力争引进的河南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投资30亿元的年出栏200万头的生猪产业链项目建成投产。加快与浙江开启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洽谈,利用生猪排泄物和农作物秸秆为原料建设沼气发电项目,加快推进西平县农业经济循环发展。□

猜你喜欢
西平县粪污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西平县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西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