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社区”养老模式的可行性探究

2017-08-15 19:15葛书涵蔡名言
神州·中旬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养老模式可行性互联网

葛书涵?蔡名言

摘要: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传统的养老服务模式已不再能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在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将其与社区养老相结合,可谓养老模式改革的新尝试。“互联网+社区”养老模式就是将互联网技术引入社区养老的一种新型的智能养老模式,依靠互联网技术平台,将会为传统的社区养老发展提供新思路和解决瓶颈问题的新办法。

关键词:“互联网+社区”;养老模式;可行性

在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大趋势下,健康养老问题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以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互联网+”的行动计划。主张推进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对此,在社区养老中,能否引入“互联网+”思维,将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思维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相融合,对传统养老服务模式进行改造升级,打造智能社区养老服务平台,以解决现有的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未来必将空间无限。

一、现有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

根据《辽宁省2011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现状报告》显示,截止2011年末,大连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10.96万,占全市户籍人口588.54万人的18.85%,老龄化程度高居全省之首。

与全国范围内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不同,大连老龄化程度城镇则明显高于农村。全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中,非农业人口66.07万人,农业人口44.89万人,城镇比农村多14.7%;而在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中,城镇高龄老人107891人,农村则为40016人,城镇比农村多出170%。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城乡青壮年外出上学、就业、经商、务工等情况的出现,空巢家庭数量与日俱增。截止2011年末,大连空巢老人数量为404831人,占老年人口比例达到36.48%,由此带来的诸多心理与社会问题十分突出。

近年来,大连市以完善法规制度建设为重点,以健全保障体系为核心,以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为目标,不断加大政府投入力度,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是全市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全市共有城乡养老福利机构300多所,小区养老服务中心165个,养老床位34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30张,提前实现了全省乃至全国“十二五”养老事业发展规划的目标,收到了国家民政部的高度肯定。

二、养老服务业发展遇到的主要问题

由于我国是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条件下直接步入老龄化社会,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银发浪潮”的快速袭来,无疑使我国的养老福利事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在我国养老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尽管大连市养老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离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养老服务需求尚有差距。

传统养老模式单一。目前,部分老年人由于经济困难,只能待在家里,无法进入养老机构进行养老,并且,部分老年人的养老观念尚未转变,认为家庭养老模式是最值得信赖和依靠的,甚至有老年人“养儿防老”的观念依旧根深蒂固,对养老机构比较排斥。

财政投入相对不足。社会力量对养老机构的投入有限,导致目前养老事业整体停留在初级的养老服务水平上。很多地方的养老机构,仍然是以政府投入为主,而民间资本参与不足。根据大连市养老机构的情况,一般的养老机构,根据床位档次标准的不同,每个床位价格在1300元/月至3000元/月不等。而在实际生活中,有养老需求的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并不均等,大部分老年人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因此,关注这部分低收入的老年人群体是非常必要的,需要对其进行养老的财政补贴。总体上来看,目前的养老机构市场化程度低,导致产业发展水平低。

服务管理效率低,服务人员欠缺。在现有的社区养老中,除了一些高端的养老机构以外,大多数养老机构设施落后,只能提供简单的养老住宿服务、护理服务和餐饮服务,不具备医疗、娱乐、问题、康复等硬件设施和功能。如果养老机构只注重对老年人基本生活的保障,缺少对于老年人的精神关怀,那么这样的養老机构的发展是不健全的,也是无法满足时下老年人多方位的养老需求。

就服务人员而言,由于没有健全的考核、培训、管理体系,养老服务人员素质不高,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同时,因为薪酬回报和社会地位低,养老服务队伍业极其不稳定,流动性较高。

三、“互联网+社区”养老模式的可行性

在现有的管理模式和运作方式无法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背景下,互联网的触角在以惊人的速度伸向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互联网被引入养老服务业,出现了很多新型养老服务模式,“智能养老”“智慧养老”已被大多数养老机构和老年人所接受,这必将会给传统养老服务模式带来巨大冲击和挑战。“互联网+社区养老”就是将互联网技术引入社区养老的一种新型的智能养老模式,依靠互联网技术平台,将会为传统的社区养老发展提供新思路和解决瓶颈问题的新办法。

(一)“互联网+社区”养老模式的核心理念

“互联网+社区”养老模式的含义就是将互联网和养老服务业整合起来,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继承作用,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社区养老服务领域深度融合,以信息流带动养老服务,创造智能养老产业新业态。

对社区而言,养老不仅要求社区构建起全方位的服务体系,尽可能满足老人的所有需求。互联网是以用户为中心,这与社区养老以人为本的原则不谋而合。因此,“互联网+社区”养老模式的核心理念是立足于服务老人,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充分发挥互联网的集成和优化作用,促使社会各方面资源进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立信息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和服务高效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体系,从而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促进社区养老事业的发展。

(二)“互联网+社区”养老对传统养老现有问题的解决endprint

“互联网+社区”养老模式是传统养老模式的有利补充。互联网与社区养老相结合,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对于社区养老而言,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及移动终端的结合,不仅可以即时进行信息之间的交流反馈,通过云数据,还可以对老人的身体状况进行分析,提高社区医疗服务质量。此外,老人还可以通过手机APP等互联网终端了解社区养老提供情况,选择符合自己情况的养老服务,满足不同老人不同的养老需求。

“互联网+社区”养老模式可以实现人力与物力的资源整合,大大减轻政府资金投入的压力。社区工作人员通过互联网可以为老年人建立电子档案,也可以通过线上访谈了解老年人的真正需求,既节省时间,又可以避免由于信息传递不及时导致的服务资源浪费问题。此外,通过社区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将各个社区所具有的各类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不同社区之间基础设施资源的优势互补,及时调配服务资源,大大节约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

“互联网+社区”养老能够增强服务管理效率,解决服务人员欠缺和素质低下的问题。传统的养老服务模式是社区工作人员到老人家中走访后,了解老人的服务需求,再进行汇总协调和调度安排,这样大费周折还不能及时满足老人的需求,“互联网+社区养老”通过互联网带来的信息及时交流与汇总,能有效整合现有养老资源,减少中间环节,加强管理效率与服务质量。从增加服务人员数量与提高专业素质的角度看,互联网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带来的即时便捷的信息获取与宣传,有助于让更多志愿者加入养老服务的队伍;另一方面,通过网络课程的方式对服务人员进行培训,有助于降低培训资本,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

在信息产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应该紧跟信息化发展前沿,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手段,创新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实现标准化和信息化两翼齐飞。“互联网+社区”养老新模式将政府、社会力量和社区紧密联系,在发挥社区养老经济便捷、服务多元的基础上,通过网络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功能,使社区养老变得智能化、人性化、便利化,这必将带来了养老事业发展变革的机遇,也为其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先机。

参考文献:

[1]祁峰.中國养老方式研究[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14;

[2]潘峰,宋峰.互联网+社区养老:智能养老新思维[J].学习与实践,2015.9

[3]蒋萌.“互联网+社区养老”模式初探[J].理论与实践,2016.7

[4]李长远.“互联网+”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应用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6.10

基金项目:本论文来源于2016-2017年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6XJDCA030《大连市“互联网+社区”养老模式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简介:

葛书涵(1993–)女,辽宁葫芦岛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学生;

蔡名言(1981–)女,辽宁阜新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副教授,辽宁对外经贸学院社会福利研究所研究员。endprint

猜你喜欢
养老模式可行性互联网
温州“老人公寓”养老模式的经验特征
我国互助养老的实践现状及其反思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局何解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
HDL-C,LDL-C,CK-MB和RBP使用朗道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的可行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