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专业导论课内涵、特征、功能及设计策略分析

2017-08-15 00:48:53田晓红雷巧莉
中国农业教育 2017年2期
关键词:导论大学专业

田晓红,雷巧莉

(中南民族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0)



高等学校专业导论课内涵、特征、功能及设计策略分析

田晓红,雷巧莉

(中南民族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0)

专业导论课是高等学校新生入学的一门基础性、引领性课程。以教育心理学知识为视角,分析专业导论课的内涵,提炼专业导论课的特征,总结专业导论课的功能,并从专业导论课基础性和概括性,指导性和引领性,时代性和发展性,共性和差异性的特征出发,提出该课程课程设计及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专业导论课;内涵;特征;功能;设计策略

专业导论课是高等学校新生入学的一门基础性课程,该课程在学生专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其课程设计与教学模式也成为学者们研究的对象。分析专业导论课的内涵、特征与功能,对该课程的设计与教学模式选择有一定的基础与指导作用。

一、专业导论课的内涵

专业是指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需要分门别类进行高深专门知识教与学活动的基本单位[1]。专业解决的问题是专门人才的培养。导,即指导、引领。论,指分析、阐明、判断事物的文章、理论、言论。导论,即起到指导、引领作用,使个体能够更加全面地分析、阐明事物。从另一方面来看,导包括导入和导出的含义,导入是将学生带进专业知识的逻辑空间,导出就是引出整个专业知识的逻辑结构[2]。说明此课程是一个帮助学生建构专业整体结构的过程,即专业导论是概括性地总结这一专业的整体思想,从而使学生对该专业有较为系统的把握。

重视学生对专业形成的整体性认知,符合人类心理机制运作规律,是遵循个体认知发展过程的表现。托尔曼通过白鼠的位置学习实验,提出学习是对完形的认知,是形成认知地图,且认知地图是指导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正如一位旅人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第一件事就是要先买一张城市地图,概览城市全貌;当你开始将一个有一万块拼板的大型拼版玩具逐块拼起来时,只有看了包装上的整个图画,才会正确地知道你在拼什么图案,就会更容易地将每一块图片拼到它该拼的地方[3]。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需要借助于专业导论课对专业进行概括性地介绍,帮助学生建立对专业的认知地图,并与头脑中已有的图式进行联结,使学生能够按照此认知地图去行动,而不是依靠盲目的行为习惯行动。所以,如何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是教育的关键和核心。

同时,专业导论课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起到了引导性作用,所以说,专业导论课发挥了“先行组织者”的作用,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这样,开设专业导论课的目的就不言而喻了,它是为学生接下来深化学习本专业的知识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学习的迁移的一门课程。

基于以上理解,笔者认为,专业导论课是通过介绍该专业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历史、现状、价值和发展方向等,来引导学生形成对该专业的整体性认知,使学生明确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么学而设置的一门专业的引领性课程。专业导论课的目标是让学生形成对该专业的整体认知。在上大学之前,学生对大学、对专业要么是一无所知,要么是知之甚少,要么是受外界影响带有明显倾向性的认识,而专业导论课就是使学生对大学对专业的认识从无到有、从浅到深、从片面到全面的一门基础性课程。

二、专业导论课的基本特征

(一)专业导论课具有基础性和概括性

首先,从专业导论课的属性来说,它属于一门基础性课程,是学生学习该专业需要的共同基础,讲授的是该专业中最为简单和普遍的知识。大多数没有学过该专业的个体,通过学习该课程,都能够形成对该专业正确而又比较完整的认识。这就体现了其基础性。

其次,专业导论课的授课对象为高校入学新生。在大学之前,这些学生对一些科目的学习仅仅是为了应试,对大学、对专业的认识处于模糊阶段,且由于知识储备不足,他们的理解水平和认识事物的角度还没有达到能够对自身专业进行深刻探究的程度。专业导论课,建立在充分考虑学生现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也是以基础性知识为主。

最后,专业导论课的基础性和概括性是由其目标决定的。对专业的整体性认知,需要专业导论课在教学内容上具有概括性,不能侧重于某个板块也不能忽视任何板块,这种整体性的介绍是为了帮助学生构建对专业完整的认知图式,以指导今后的学习。专业导论课的基础性和概括性是相互依存的,概括的知识不能深入,基础的知识也需要整合。

(二)专业导论课具有指导性和引领性

专业导论课不同于入学专业教育、职业规划等课程。入学专业教育是对新生进行的思想教育,鼓励其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合理安排时间,虽然在一定时期内确实能够振奋人心,让新生积极投入大学生活,但由于对专业不了解,会使新生陷入无法解决的学习问题中。职业规划,是对新生进行职业教育,指导新生明确学习专业后的发展方向,但是新生如果一开始对专业就失去信心与兴趣,那么再好的职业规划也吸引不了学生。而专业导论课重在引导,弥补了这些课程的不足。首先是引领学生走进专业大门。专业导论课就是一把钥匙,帮助学生打开专业的大门,走进专业的学习领域。这把钥匙给处在迷茫而又焦躁中的新生指引了前进的方向,通过专业导论课的引导,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形成对专业新的认知,对以后专业的学习有良好的导向作用。第二是引导学生树立专业价值观与专业理念。除了介绍专业的整体知识框架,专业导论课还对专业的历史发展、研究现状与价值等进行系统的介绍,这样有利于学生跳出专业知识的限制,更加客观全面地认识专业,明确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并且正确看待与选择社会生活所赋予专业的外在价值。第三是指导学生形成本专业科学的学习方法。古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专业导论课不应专注于具体的理论原则或实际操作,更多的内容应该放在要研究解决什么问题、通过什么方式解决、有哪些途径等这类问题上,体现一个引导作用[4]。通过专业导论课的学习,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学会反思专业、反思自身,从而探究适合自己学习本专业的方法和视角,促进自身在专业学习中的持久发展。

(三)专业导论课具有时代性和发展性

“专业导论课”的大规模开设是在2007年1月教育部与财政部启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之后,作为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的具体举措之一而被列入许多高等院校课程体系序列的[5]。专业导论课的兴起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要课程之一。

动态性的课程内容是专业导论课时代性与发展性的重要体现。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信息高速发达的特殊时期,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无时无刻不在更新着我们的生活,与专业相关的知识、专业的地位和价值也在社会发展中不断地发生改变,而专业导论课是对专业的整体性认知,其内容必然紧跟时代潮流,追随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与趋势。因此,该课程一定是时刻关注着专业的发展动态与最新消息,同时会结合专业研究现状,对课程内容不断进行补充与完善。另外,专业导论课要使大学新生适应专业的学习,必须做到教学中学术性与通俗性相结合,这是该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显著特征,也正是其时代性与发展性的体现。

(四)专业导论课具有共性和差异性

不同专业的专业导论课具有共性与差异性。为什么具有共性?第一,专业导论课的定位具有共性。专业导论课是针对大学新生开设的一门基础性课程,不能取代该专业其他各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专业导论课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二,专业导论课的教学目标具有共性。专业导论课是使学生形成对该专业的整体性认知,课程内容不仅仅是该专业知识体系的介绍,还包括该专业的历史概况、研究现状、价值、学习方法以及发展方向等。第三,专业导论课的教学对象具有共性。专业导论课的教学对象是刚入学的大一新生,他们的认知水平以及知识储备都处在高中阶段,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加大了专业导论课的教学难度。这对专业导论课的教学提出了挑战,这是学校和专业都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为什么具有差异性?第一,各学校间专业设置不同。参照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结合中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我国的高等学校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学术型大学、应用型本科高校和职业技术高校或是多科性或单科性的院校[6]。不同类型的学校由于其定位不相同,在专业名称、专业设置上存在差异,并且由于高校分类不同,并不是所有专业在所有学校都有开设。这些差异使得各专业导论课的开设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第二,同一学校的不同专业之间,专业导论课必然存在差异。理科类专业与文科类专业在性质上的差别,使得各自专业导论课在开设、实施以及反馈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存在差异。第三,同一专业在学校与学校之间,由于各学校的培养方案、科研水平、教学资源的不同,会导致同一专业的导论课存在不同的教学效果。

三、专业导论课的功能

(一)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专业认知体系

由认知形成的图式决定着人们对事物的评价,成为支配人们行为的准则。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可以看作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7]。专业的认知图式就是学生对这个专业的理解和认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该专业的框架和组织结构。只有形成对专业完整认知的情况下,学生才能运用储存在大脑里的关于专业的认识,去认识与专业相关的新事物。专业认知体系是学生学好专业的基础。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是根据先前的认知结构有选择地注意信息,并进行加工的过程。那么,在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学生对专业认知的良好构建。如何让学生主动建构关于专业的准确的认知体系呢?这就需要专业导论课的引导,即通过对专业的知识体系、课程设置、学习方法、培养方案等进行概括性介绍,让学生对所学专业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在头脑中形成系统性的框架。

根据贝克的认知疗法,认知产生情绪及行为,异常的认知产生异常的情绪及行为,严重的异常认知就是认知歪曲,认知歪曲会导致人情绪抑郁、焦虑和行为障碍。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多数高校新生在上大学后的一段时间内无所事事却又感到疲惫不堪。如果没有专业导论课,不重视学生对专业认知的正确引导,学生就会依照头脑中已有的图式去指导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而这种已有的图式很可能存在偏差和片面性,同时由于各种与学生已有图式不相符的现实情况的出现,会造成学生的认知混乱。因此,只有通过专业导论课,才能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专业认知体系,才能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认知。

(二)唤起学生对该专业学习的期待

期待是个体根据已有经验建立起来的一种内部准备状态,是一种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关于目标的认知观念。实际上,大学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主动摄取知识的能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是大学教育的重要职责[8]。专业导论课在教学中,通过一些生动的人物实例、专业知识具体的实际运用来使学生认清专业的实际价值所在。在贴近生活实践,便于学生理解的同时,辅之以一些专业的学习目的、任务和具体要求的讲解,这样学生对学习本专业后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会有哪些有益的贡献就会了然于心。当学生对未来的学习结果产生一种积极的期待时,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专业导论课之后,学生主动去阅读有关本专业的书籍,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专业知识,增强对专业的认同感,同时学生对专业其他课程的认识也可以促进该专业教学课程的设置,帮助调整教学设计,推动课程改进与发展。

另外,大多数学生都期待在大学生活中能够有所收获与成就,这种期待不仅包括外界因素的影响,最重要的因素源于人类自身的好奇心与探究欲,这才是促使人类不断探索研究的根本原因。任何研究带来的改变与成就,都是其附属品。专业导论课利用“榜样”的作用,以及对专业起源和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进行阐述,能唤起学生对专业价值的正确期待,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专业,树立专业思想。只有基于对专业最原始的好奇心和热情,才能维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促使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

新生进入大学会面对很多新的刺激:(1)不适应教师教学方法。大学对学生学习自主性要求高,而大学之前学生长期处于应试教育的模式下,习惯于教师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新的教学方式而影响了学习效果。(2)不适应大学生活环境。大学课程相较于高中变少,课余时间增多,学生不知道如何恰当地安排课余时间;另外,来到大学不仅要学习,而且要打理好个人日常生活,琐碎的杂事会让新生手足无措。(3)不适应大学人际关系变化。中学阶段都是教室固定、同学固定,而大学则没有固定教室,也没有固定的班级成员。本专业的人联系少,人际交往圈有限,寝室关系处理不当等等问题都会对学习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当学生遇到自己不能同化的刺激时,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创造一个能够把新刺激纳入其中的新图式;另一种是修改原来的图式,使其能把新刺激纳入其中。这就是顺应,也是图式质变的过程。新生处于迷茫而又焦躁不安的状态时,专业导论课就是一盏指明灯,也是学生顺应的重要途径。专业导论课通过对大学教学方法的介绍、对专业知识的全面概括、对大学生活环境的变化、对专业研究成果和发展前景的描述,改变学生对专业已有的认识或使学生构建一种全新的专业体系,形成新的专业认知图式,来适应新刺激。因此,专业导论课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上大学突然带来的一系列不适应的情况,并指导学生如何对待这些不适应的存在,引导学生积极适应新环境,应对新刺激。

(四)引导学生科学规划未来

大学是决定人生未来发展的最重要时期,在进入大学初期,学校教育有责任和义务帮助每一位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选择,促进每一位学生做好自己的大学学习规划,为走向未来职业奠定坚实基础。这是大学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是专业导论课的重要目标之一[9]。

专业导论课首先会影响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计划。当学习专业导论课后,学生建构了对专业的认知体系,明确了专业的发展方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对专业感兴趣的部分,充分利于课余时间进行自主性学习,或者积极参加与专业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自己的实践技能。

当然,专业导论课也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向。学生构建对专业的认知图式后,更加透彻地了解了该专业,更清晰地知道自己的性格、经历是否适合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从而及时调整学习方向,寻找感兴趣又适合自己的专业进行深造。

成功的专业导论课将影响学生的一生[10]。专业导论课不仅使学生形成了对专业的整体认知,而且培养了学生全局性眼光。在学生深受专业导论课影响的同时,也使得学生意识到专业导论课的重要性,意识到不管是学习一个专业还是研究一种事物,都必须了解所要学习和研究的对象的背景、研究方法、知识体系以及发展历程,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研究。这对学生思维方式和分析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益的。这为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都能够全面准确地分析事物奠定了基础,并指导学生理性思考,做出正确的判断。

四、专业导论课程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把握好基础性与概括性

第一,教学内容不宜过于深奥。在大学新生中绝大多数学生对自己所选专业并不了解,专业导论课的教学内容中许多专业术语、专业知识等内容,对于他们而言可以说是闻所未闻[11]。专业导论课既然只是对专业的概括性介绍,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充分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只有弄清学生现有水平与依靠他人的启发和帮助可以达到的发展水平的差距,使教学内容走在发展前面,创造最近发展区,才能提高教学对学生构建专业认知图式的促进作用。

第二,教学语言要精简易懂。专业导论课只是对专业整体的介绍,专业整体里的每个部分都会开设单独的课程进行深入详细的讲解。因此,在讲解专业导论课的时候,不需要做过分的迁移,只需要做方向上的引导和方法上的指导,这样也可以避免教学内容上的重复。但是,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专业度,过于通俗的话语不能引发学生对专业的思考,会弱化专业导论课的效果。

第三,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讲解要客观全面。专业导论课要介绍专业知识、专业历史、专业方法、专业研究以及专业前景等等方面,每个部分都是缺一不可的。要特别注意专业导论课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能只侧重专业导论课的某一方面,而将专业导论课变相地上成了专业历史课或者专业职业发展规划课程。讲解的全面性主要表现在要对专业进行全方位的客观介绍,不要带有过于浓烈的主观情感,不能一味以强调专业的重要性为宗旨来选择教学内容。

(二)处理好指导性与引领性

第一,重视对授课教师的选择。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专业导论课的指导性与引领性必须通过教师来发挥作用。与专业导论课不同的,其他专业课程可以由在此研究方向擅长或者有所成就的教师来教授,其讲课的主要内容只需要围绕该专业课程的关键词进行深入的展开,而专业导论课却不仅仅只需要围绕一个点来教授,还需将点连成线,将线连成面,形成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这对授课教师的要求是极高的。因此,专业导论课的老师应该由在该专业上有一定权威性的学者或者对专业的所有课程都进行过透彻了解、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

第二,注意各板块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对专业的整体认知体系,就要清楚各部分知识的关联性。在教学中要注意介绍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课程与目标素质及能力之间的关联也要进行深入和详细的说明,不能将各板块孤立。孤立的板块仍然是零散的知识,不能引导学生建立对专业完整的认知地图。

第三,注重课后的跟踪反馈。这是为了了解专业导论课是否发挥了其指导性与引领性的作用。可以根据讲授专业导论课后该专业各课程的学生学习情况、学生业余时间的安排计划表以及学生的职业规划等方面,来收集专业导论课的教学效果,同时听取学生的建议,为专业导论课的完善做准备。

(三)关注时代性与发展性

第一,教学观念要更新。总的来说,国内专业导论课程开设的数量少、覆盖面小,且教学中存在盲目性、被动性和随意性等问题[4],造成这一现状的根本原因在于对专业导论课的认知不足、重视度不够。学校管理和教学改革要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才能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面临教育发展的大局面,重视专业导论课的开设刻不容缓。因此,发挥专业导论课对学生的作用,最重要的前提是教育者要主动构建对专业导论课的正确认知。

第二,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专业导论课的教学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科技水平日益提高,信息更新快,各专业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与发展也是在不断变化的,这些变化会影响专业导论课的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教育者要及时关注外界信息,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选择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学资料,在增强教学新颖性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最新的学习资讯,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发挥专业导论课的引导性作用。

第三,教学方法要具有创新性。专业导论课中,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该专业是教师的职责之一。教学方法要具有启发性,这就需要借助先进的教学设备以及丰富的教学技巧,比如设计课堂小游戏,吸引学生对该课程的注意;利用现代教学设备,播放音频视频,加之真实案例和经验讲解,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可感;鼓励学生参加一次与专业有关的讲座,促使学生理解专业的学术价值等。

(四)注意共性与差异性

第一,建立专业导论课程研究小组。基于专业导论课存在的共性,国家可以考虑在课程研究中设立专业导论课程研究小组,对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师资力量的培养、教材的选择等方面做系统的、科学的研究与完善。另外,教师作为专业导论课的实践者,应当积极参与该课程的教学研究活动中,解决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完善专业导论课程理论,能够更好地发挥该课程的价值。

第二,坚持学校与专业的特色。专业导论课的教学不能一味趋同,每个学校每个专业在具体的情境下,都侧重于发挥专业导论课不同的价值。另外,也不提倡制定专业导论课统一的教材,教师应当根据本校本专业的特点,进行灵活性教学,改变传统的依赖教科书的习惯,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专业导论课的作用。

专业导论课本身就是一门课程,又是将专业中其他课程相互联系统一的桥梁,其特殊性与重要性可见一斑。该课程通过对专业的概括性、总结性介绍,帮助学生构建对专业的认知地图,唤起学生对专业学习的期待,引导学生适应新刺激,对学生未来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顺应时代与教育发展的需要,重视专业导论课,解决专业导论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是每个教育者的责任。

[1]薛国仁,赵文华. 专业: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的中介概念[J]. 上海高教研究,1997(4):4-9.

[2]葛斌,唐九阳,汤大权,戴长华.本科高年级专业导论课特点分析与教学模式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1):79-81.

[3]葛琦.利用专业导论课引导学生认知专业和自主学习[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4):47-48.

[4]杨晓东,崔亚新,刘贵富.试论高等学校专业导论课的开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7):147-149.

[5]杜吉刚. 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专业导论课”刍议[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113-115,119.

[6]潘懋元,董立平.关于高等学校分类、定位、特色发展的探讨[J].教育研究,2009(2):33-38.

[7]姜松,崔恒林,朱帜,刘杏荣,曲云进,董英,马海乐,赵杰文.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J].农产品加工:学刊,2009(8):84-87.

[8]李维东.皮亚杰的建构主义认知理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6):18-20.

[9]刘光明,于斐,周雅,赵晴.大学低年级课程中开设专业导论课的探索[J].高教论坛,2007(1):37-39.

[10]杨景常.成功的《专业导论课》将影响学生的一生[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7(1):38+41.

[11]张世敏,蔡扬,王捧军,戎来. 大类招生背景下专业分流问题研究——以河北经贸大学会计学院为例[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3(1):112-115.

(责任编辑:周献)

On Major Introduction Courses of Undergraduate Programs: Their Connotation, Features, Functions and Design Strategies

TIAN Xiao-hong, LEI Qiao-li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Wuhan 430070, China)

Major introduction courses of undergraduate programs are a basic and leading course for freshmen. From the educational psychology perspective, the connotation of major introduction courses are analyzed, their features are refined, and their functions are summarized. Based on the features such as basic and general, guiding and leading, time-keeping and sustainability, generality and individuality, some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course design and teaching are discussed.

Major Introduction Courses; Connotation; Features; Functions; Design Strategies

2017-03-16

国家民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前沿导读+专题研讨+项目实训:民族院校本科专业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15009)

田晓红,女,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

G642

B

1009-1173(2017)02-0069-06

猜你喜欢
导论大学专业
“留白”是个大学问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意林(2021年15期)2021-08-27 03:00:55
《大学》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08
大学求学的遗憾
评《工程管理导论》(书评)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人民调解(2019年3期)2019-03-16 00:22:42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使公民有道德: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