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雪,张继河
(江西农业大学,江西 南昌 330045)
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探究
孟雪,张继河
(江西农业大学,江西 南昌 330045)
目前,我国已进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为顺应国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需要,进而引领这种新常态的发展,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就显得尤为必要,而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又是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研究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并结合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现状,分析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挑战,提出进一步完善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构想,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
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市场对人才数量和结构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创业人才成为新常态中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主旋律。目前,部分重点高校积极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包括创新创业课程的设置与实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地方本科院校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创新创业课程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开设的相关课程远不能满足学生创新创业的需要。地方本科院校要以课程建设为契机,强化师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营造氛围。
课程建设是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中心环节,它关系到创新创业教育的普及程度与实施效能的高低,强化创新创业课程的建设尤为关键和必要。
(一)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求
高素质的人才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还要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和创新意识。大学生通过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熏陶之后,一是可以转变思想,激发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二是可以培养创业精神和心理品质,积极的创业精神和健康的心理品质是优秀综合素质的关键;三是可以扩展视野,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技巧,促进“知行合一”“文实结合”,具有“通才”的视野和“专才”的本领,为未来的创业打下基础[1]。通过创新创业课程的建设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更有利于大学生加深自身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需求
地方本科院校作为创新创业人才最大的储备库也面临着新的挑战,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全国毕业生总数将超过765万人,相对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14年又增加了38万人,就业形势极其严峻,可能会是“更难就业季”[2]。国家和地方要解决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必须鼓励自主创新创业,增强创业就业和职业转换的能力,拓展多元化就业渠道。所以地方本科院校应该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重新思考和定位,要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个重要部分,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推动地方本科院校以创业带动就业,减轻就业难带来的压力。创新创业课程的建设对于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提高本科院校的才培养质量,培养出地方用人单位和企业满意的人才有重要作用。
(三)提升地方本科院校竞争力的需求
地方本科院校有两个明显的弊病:一是学校名气不高,缺乏社会影响力;二是学校没有特色,缺乏核心竞争力。这两个弊病影响人才培养质量,进而导致毕业生的就业率偏低和自主创业能力较弱。人才培养的质量是一所高校的生命线,也是提升其竞争力的关键,高校理应将育人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千方百计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的提出,为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即着力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此类人才的培养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地方高校要牢牢把握这一契机,通过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生命力。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又必须借助于相关课程的设置,所以高校要着力规划好课程建设,有条不紊地进行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四)带动地方社会发展的需求
从“威斯康星理念”发展至今,高校一个重要的职能就是服务社会,地方高校作为人才输出最主要的形式,在促进社会进步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3]。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适应不了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要把握时代脉搏,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动,从而为地方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增设创新创业课程,把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与地方的产业发展以及产业结构有机结合起来。引导毕业生开辟新产业、新行业,这样有利于促进产业的多样化,从而实现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需求的日益迫切,对于地方本科院校来讲,这既是机会又是挑战。目前,各地方本科院校都在着手进行创新创业课程的建设,有些本科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建设上取得一定的成效,主要体现为:
一是开设创新创业教育选修课程。即:开设了至少一门的创新创业教育的选修课程,课程基本都是面向全体本科学生的通识课程,其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的基本创新创业思维、学习创新创业精神、了解创业的基本流程、熟悉创新创业基本理论知识和相关的技能[4]。
二是开展了各类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部分地方本科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以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器、科技园等形式实现,为学生提供创业模拟基地和创业实践园地,为学生提供创业咨询与指导。同时,通过搭建大学生学术科技竞赛和社团活动平台,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省级、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外科研活动和竞赛等,促进创新创业项目向产业转化,学校和政府逐步加大扶持和奖励力度,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起催化作用。
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在各高校中如火如茶地进行着,有些地方本科院校已经着手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课改,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如“融入式创新创业教育”“323+X”创业人才培养方案等成果,创新创业课程的设置实施日趋成熟、创业实践平台逐渐扩大增多,这些都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等综合素质培养大有裨益。然而地方本科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方面还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主要凸显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理念有待深入
许多地方本科院校虽然有意向建设相关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但并没有足够重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建设,教育思想观念还不完全适应建设研究型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发展需要[5]。仅仅是在个别学院开设创新创业教育选修课,而且也没有专业的指导教师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进行系统的指导。部分学生根本没有意识到去提升自身的创新创业素养,依旧抱着传统的就业观念。在我国一些试点重点高校开设“大学生KAB创业基础”课程取已得了不错的成果,所以地方本科院校也要更新创新创业课程设置理念,将创新创业要素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结合本校的特色、定位,来探索适合本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全面发展,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师资有待加强
当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远不能适应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顺利开展的需求。首先,教师数量紧缺。相对专业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较晚,学校缺乏相关的专业教师,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实际所需。其次,师资队伍的质量不高。教师侧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创业实战经验和解决创业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授课中缺乏专业性和掌控力。在这样的师资条件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不仅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会减弱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
(三)创新创业课程实施环境有待优化
课程的实施环境主要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良好的校园环境不仅可以顺利开展创新创业课程,而且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精神状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课程的学习。创新创业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硬件和软件等方面的问题。创新创业课程的实施环境以校园环境为主,又因创新创业课程实践性较强,所以实施环境不仅限于校园环境。
(四)政府和学校的创新创业机制有待完善
现阶段政府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还不够健全,在资金的支持上并没有完全落实,政府和地方高校的联动也没有完全运转起来,没有充分创造出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顺利开展的环境和氛围。另外,校内资源没能高效利用,学生的专业课和创新创业课程结合的还不够紧密,具体的课程内容并没有持续更新,课程的教学模式也是传统的,课程数量与结构尚不能完全满足个性化人才培养的需求。
地方本科院校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对大学生而言,学习创新创业课程则是提升自身综合创新能力的关键一步。所以,优化课程设置要全方位考虑,不仅要明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建设理念,还要从师资队伍、实践平台、学校机制等方面来进行优化。
(一)转变课程设置理念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门实用课程,设置创新创业课程时要缜密考虑其自身的特殊性,在设置理念上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充分重视创新创业理论课程,让学生有创新创业的意识,在精神层面上激发学生的潜力;其次,对于有创业意愿的学生,要在实践课程上对创业的基本技巧、技能上给予更进一步的指导,在实践层面上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第三,针对学生在创新创业模拟活动以及真实创业大赛中遇到问题,要以专项项目教学形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指导,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在锻炼过程中总结经验和教训。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地方本科高校是为地方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主力军。首先,要建设一支胜任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学校要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创建一支专业理论知识扎实,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大力引进高学历、高水平的急需人才,重点引进优秀拔尖人才[6]。当前要重点建设好两支队伍:一类是理论型的教师,要注重开发教师的创造性思维,这样才能为带动学生创造性活动的开展树立模范;另一类是有实践经验的教师,要引进一些有丰富创业经验的高学历的本地创业者来任教,让学生能全方位地学习中小型企业成功创业者的经验,掌握企业竞争及经营的应变能力。不管是理论型教师还是实践型教师都要积极探索别具一格的教学方法,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结合,课程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开发学生的潜力,注重学生的体验式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创业。
(三)优化创新创业课程实施环境
地方本科高校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营造创新创业教育的环境氛围。成立创业园为大学生提供硬件设施,在资金、场地、设备等条件上提供大力支持,加强产、学、研、创一体化建设,把科学研究、产业发展、创办企业等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创新创业社交公众号、服务网站等信息交流平台,让学生能随时了解创新创业教育动态的发展,免费为学生提供法律和政策的咨询服务,实现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共享,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运作做辅助。
(四)整合实践平台
创新创业的教育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的社会素养的教育,所以学校的发展要和企业发展相结合,探索“双元制”共同发展模式。课堂教学应与校外实践相结合,强调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使学校相关课程教学与生产实践密切协作。让学生亲身到生产一线实践,学习新技能、新工艺,弥补课堂实习的不足,获得创业灵感,发现创业机会[7]。让高校走出去,服务于社会和企业,同时通过平台将企业和社会资源引进来,形成双方合作共赢的循环体系。在合作过程中学校与企业开设“校企合作”相关课程,从而促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
(五)完善政府与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保障机制
政府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直接或间接责任者,机制保障对于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政府部门而言,一是要加大财政拨款和社会资金融入的力度,大力支持地方本科高校开设创新创业课程,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二是要促进高校与外部联手合作构建创新创业训练平台,鼓励社会组织、公益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设立大学生创业风险基金,通过多种形式向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借贷资金,提高扶持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作为高校而言,一是要注重内部资源整合,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例如:开设创新创业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与时俱进地更新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创新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二是要改革校内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一系列的服务,校内相关部门要明确分工,不仅要为学生提供咨询指导,而且要制订适合本校学生专业拓展和创业项目运营的相关规划。
总之,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仍面临众多的问题与挑战。地方高校应不断地开发、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使课程与人才培养目标衔接更加紧密。通过将课程效能发挥到最大,来促成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课程体系的健全是一个长期而又繁琐的探索过程,还需要地方本校高校结合学情和校情不断进行探索。
[1]黄兆信,王志强. 论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 教育研究,2013(12):59-67.
[2]2016年就业形势分析[EB/OL].(2016-05-23).http://www.southmoney.com/touzilicai/qita/201605/578665.html.
[3]威斯康星理念.http://baike.so.com/doc/1731310-1830413.html.
[4]王红雨,闫广芬. 师生认知视野下的高校创业课程体系:问题描述与改进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4(05):72-79.
[5]苏泽宇. 大学生创业实训课程构建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09):153-156.
[6]李昭志.高校创业指导课程设置“实战性”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6(01):91-94.
[7]王莉方.应用型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模式探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6(08):182-183.
(责任编辑:周献)
Explor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ship Courses in Local Universities
MENGXue, ZHANG Ji-he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45, China)
At present, China has entered the new normal stag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meet the national needs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and then lead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new norm, it is crucial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offer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program in their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ship talent cultivation plan, which must include the course development for such talents cultivation. This paper pointed out the necessity of th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in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in the local universities, and put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construction proposals to further perfect the system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urses in local universities.
Local Universitie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urriculum Development
2016-11-29
江西省教改重点项目“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视角下提升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探索与实践——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JXJG-15-3-2)
孟雪,女,江西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张继河,男,江西农业大学职业师范(技术)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G642
B
1009-1173(2017)01-002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