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民办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7-08-15 00:55
长江丛刊 2017年31期
关键词:民办青年教师民办高校

肖 方

一、前言

民办高校现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事业中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实施义务教育的教育机构作为国家实施义务教育的补充。近年来民办高校更是以朝气蓬勃的态势发展。民办高校教师也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职业。由于教师来源、教育政策和学校发展方向的相关因素,民办高校教师在其结构组成和师资力量上相较于普通公办高校有一定的差距,尤其表现在青年教师居多,其工作态度、科研能力等都比较弱。本文将针对民办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进行思考。

二、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现状分析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能力偏弱主要问题在于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师资构成,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来源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渠道:

(一)应届毕业生

公办高等院校对教师的资格要求非常高,至少博士以上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即便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在编制上也很难有空缺名额。对于想要从事高等教育行业的毕业生含硕士毕业生和本科毕业生,只能选择进入民办高职院校的方式来解决迫切的就业压力。同时民办高职院校因其办学规模、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因素也愿意选择应届毕业生。选择应届生的不足就是实战经验者少,纸上谈兵者多。

(二)从公办院校退休的老教授

民办高职院校通常办学时长较短,经验不足,也会选择聘用从公办教育岗位上退下来的高职称的教育工作者,因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研经验,希望能在教学模式、学院走向、科研项目等方面为民办高校的发展起指导性作用。这些老教授往往会进入教学督导、科研顾问、院领导等相应岗位。而老教授或因身体原因,工作时长等因素无力带动青年教师从事繁重的科研活动或教学活动。

(三)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社会人士

一些社会人士,由于企业工作压力大,时间成本高,无法兼顾家庭,在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部分人会选择进入民办高职院校,这些人的优势在于比应届生多了很多实战经验,可以对学生做实战指导。但这类教师系统的知识链存在不足,且他们对教书育人关爱学生或以教育事业为重的理解不够。

(四)来自企业的技术人员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是大中专院校等职业教育院校为谋求自身发展,而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是一种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共享的“双赢”模式。因此校企合作是民办高职院校办学方式中的一种流行。而校企合作项目中的任课教师往往是来自企业的技术精英,他们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做到与市场接轨。但校企合作更多在于利益链,为企业服务,难以做到以学生为本。

上述的教师构成,使得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构成以年轻人居多,中坚力量不足,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阶梯式的师资结构,这些年轻教师们职业素养普遍偏低。

三、影响民办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素质养成的因素

(一)民办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性格上的不成熟和某些外部压力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普遍教龄短,缺乏经验,自我人生观和价值观都还在树立当中,做事容易情绪化,信心不足,难以用一个成熟稳定的心态来指导学生良好发展,再加上社会的纷繁复杂,民办高职教师薪资偏低等问题,生存压力得不到有效解决,导致民办高校教师流行性大、危机感强。

(二)民办高职院校对青年教师培养投入不足

民办高职院校对青年教师培养的资源投入不足,包括对青年教师的技能培训,思想政治教育,学历提升,科研投入,以及与时俱进的针对新时代青年教师个性特征及发展研究等。青年教师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则会出现教育观念陈旧,教学课堂沉闷,教师知识吃老本的情况。当然这也跟民办高职院校资金紧张不无关系。

(三)民办高职院校过度追求大跨步发展,重视招生任务而对专任教师有失公允

生源始终是民办高职院校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学校与学校之间往往因为生源争得头破血流,为了抢到更多的生源,这类院校在招生这块工作成了所有的工作中重中之重,每年招生季,任何的其他工作都得给招生工作让路,并且会倾注大量的财力,招生老师们完成任务也会有大量的现金奖励。学校盈利是招生老师的功劳。却忽视了在平凡的讲台上辛辛苦苦默默奉献的教师们,学校的经营与发展与专任教师同样密不可分。

四、如何加强民办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能力培养

(一)强化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

民办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往往只把教师这份工作当作谋生手段,很难真正的去关心学生,只教书而不育人,完成课时任务就离开,做事缺乏积极性,消极懈怠,缺少奉献精神,甚至在课堂上露出消极心态,怨天尤人,爱揭露社会阴暗面,给学生传递负能量。学校应重视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请优秀的教育专家和学者为青年教师开设讲座,提高对教育事业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增强教师责任感和荣誉感。

(二)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及业务能力考核

民办高职院校因其教师来源决定了教师素质的不确定性,所以学校更应该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深远,要时刻提醒教师以身作则,懂得为人师表的意义。

学校还应该避免教学的随意性,增强对青年教师的业务考核,对教师的教学技能展开多方位的考察,如课程设计、教案制作、课堂效果等,特别是对新入职教师要做到全面把握他们的教学能力,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严格把关,使之成为一个具有合格技能的教师。

(三)加强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建设

民办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弱是个普遍的问题,一是因为学校中发展轻科研;二是民办高职院校很难申请到优质科研项目;三是民办高职院校没有一批中年科研骨干帮助青年教师攻克科研难关。四是民办高职院校自主科研项目的启动金少或根本没有,使青年教师失去创作机会和创作热情。希望民办高职院校能对科研足够重视,并加大科研投入力度,让青年教师们多参与多创新,一个学校的科研能力决定了其在学术上的竞争力,也是衡量其能否培养出优秀人才的重要指标。

(四)提供青年教师与优秀老教师交流的平台

学校应多开展青年教师与优秀老年教师的交流活动,提供交流平台,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的“老带新”导师模式。让青年教师们多吸取老一辈的教学经验,学会沉淀,去除浮躁,刻苦钻研。

(五)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

在教师管理上建立合理的教师管理体制,努力吸引、培养、使用优秀人才,盘活人才资源,优化师资配置,建立真正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减少教师流失,确保师资队伍的稳定。

(六)加大青年教师培养投资

固步自封,无法带来发展,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也是,民办高职院校应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建立青年教师培养基金,为想要进行学历提升的教师提供帮助,减少工作量,提供学费支持等,避免有的年轻教师因为读书与工作时间的冲突而选择放弃工作的情况发生。派遣青年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交流,增长见闻。积极送培青年教师参加技能培训,或进入企业观摩。

(七)与时俱进,促进青年教师个性发展

青年教师中也有很多优秀人才,他们有着不同的个性特征和才华,作为学校的角度要懂得欣赏,量才适岗,给他们充分的自我发挥的空间。与时俱进,保留新鲜血液,去除陈旧式、教条式的工作模式。

五、结语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教育建设的基本,是实现培养目标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以建设一支满足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民办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

猜你喜欢
民办青年教师民办高校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结合能动专业地方高校提升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民办高校图书馆电子书资源建设研究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教育部要求各地为民办幼儿园纾困
青年教师“赴考”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分类管理制度下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成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