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静
(济南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山东 济南 250102)
探究常见抗菌中药在病原性细菌中的功效
刘 静
(济南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山东 济南 250102)
本文主要是为了研究常见抗菌重要在病原性细菌中的功效。方法 认真选择几种常见的具有抗菌功效的中药,采用水提法制成溶液浓度为1 mg/L的中药液,合理利用液体稀释法检测中药溶液中的抑菌浓度(MIC),并比较不同中药的抑菌作用。结果 通过采用科学的中药抑菌作用检测方法不难看出,黄连、大黄以及连翘的抑菌作用较好,其中黄连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好。结论 本文的中药抑菌作用检测方法比较科学,且不同中药的抑菌作用也各不相同。
中草药;试验;抗菌药;病原性细菌
中药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当代的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中药进行抗感染治疗不仅对病人的副作用较小,而且价格较低,且药物来源比较广,清热解毒抗菌类的中药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人们对抗菌中药的作用及了解较少,也缺少比较有价值的抗菌中药研究案例,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中药抗菌作用评价方法。
1.1 菌株的选择
菌株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抗菌中药的抑菌检测结果准确性,因此我们应该从同一个药品制品单位采购用于检测的病原性细菌菌株,即金黄色葡萄球菌株、铜绿假单胞菌株、大肠埃希菌株。
1.2 中药的选择
抗菌中药的选择也非常重要,本次检测所用的中药都是从同一个中药店采购的,采购的中药都是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大黄、连翘、生地等。
1.3 中药的提取
把选择好的上述几种中药放置在恒温37度的温箱中烤干,直至容易研磨为止,每种中药各取50 g分别放置在装有250 ml蒸馏水的容器中,60分钟后用小火加热至沸腾,半小时后把已经熬好的中药收集起来,通过无菌滤纸进行过滤,再次加水到250 ml,熬制方法同上,半小时后收集中药溶液。均匀混合熬制好的两种中药液,通过加热使中药液的浓度控制在1 g/ml。
1.4 科学培养细菌并稀释
我们需要把选好的病原性细菌菌株放置到琼脂培养基内24小时,且保持温度始终在35℃,随后比较细菌形态并进行生化反应。细菌溶液的具体配制如下:采用2~3 ml的无菌生理盐水完成细菌菌落的校正,把其含菌量控制在1.5×108 CFU/L。
1.5 MIC的测定
根据西方国家大力推荐使用的液体稀释法进行实验菌株MIC的检测,采用琼脂平板抑菌法仔细观察不同抗菌中药的MIC数值。
通过上述研究不难发现,中药大黄、黄连以及连翘的抗菌性能较强,检测得到的MIC值均保持在0.049 mg/L以下,经过比较发现黄连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最为明显,检测得到的MIC值是0.049 mg/L。其中知母、生地以及苦参的抑菌功效相对较差,检测得到的MIC值在0.099 mg/L以上,针对不同细菌来说,不同种类中药的抑菌作用不同。具体见下表1。
表1 几种常见抗菌重要的MIC检测结果(mg/L)
尽管抗生素的出现及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住了人们的细菌感染性疾病,但是由于抗生素的无节制滥用,出现了大量的耐药性细菌,影响抗生素的抑菌作用,耐药性细菌的出现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我们应该借助抗菌中药的力量缓解耐药性细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还能缓解抗生素供不应求的问题,我们都知道,部分中药能够有效抑制一些病原性细菌,当然,中药抑菌检测方法比较落后,存在培养基使用不规范、细菌溶液制备不科学等问题。因此,我们可以采用抗生素敏感试验的方法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能够进一步缓解培养基的使用问题以及溶液制备问题。在抑菌作用检测过程中,要想降低中药液颜色对检测结果的作用,我们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MIC检测方法,可以通过琼脂平板法观察细菌受到中药作用后的生长状况。经过相关研究可以发现:常见抑菌中药中黄连、大黄以及连翘的抑菌作用相对较强,并且对于不同细菌来说,不同中药的抑菌作用也各不相同,需要我们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1] 吴整军.中医药抗感染治疗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11):1296-1297
[2] 王 嵩.中草药抗细菌感染的研究[J].北京中医杂志,2002,21(4): 249-251.
[3] 陈 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3.67.
[4] 华 娟,周明康,周琼珍,等.五十种传统清热解毒药的抑菌实验[J].中药材,1995,18(5):255-258.
[5] 余园媛,王伯初,彭 亮,等.黄连的药理研究进展[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9(2):107-111.
本文编辑:吴 卫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common antibacterial herbs in pathogenic bacteria
LIU Jing
(Jinan Center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 Shandong Jinan 250102, China)
R446
B
ISSN.2095-8242.2017.30.588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