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心理疾病与音乐治疗策略分析

2017-08-13 19:39齐雪梅
健康前沿 2017年2期
关键词:音乐治疗心理疾病校园

摘要:贝多芬曾说过:“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够参透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法自拔的苦难。”这也就是人们时常说的,音乐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丰富生活,刺激创造力,表现人类精神。因此,音乐治疗能够促使人们之间更好地进行合作与交流,减小压力,提高生活质量。音乐治疗对于心理疾病有很好的干预作用。通过唱、听、奏、律动、创作等形式,主动介入到被治疗者的内心世界,帮助治疗对象恢复心理健康。由于其独特性、有效性,音乐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关键词:校园;心理疾病;音乐治疗

音乐治疗学是一门新兴的,集音乐、医学和心理学为一体的边缘交叉学科,是作用在传统的艺术欣赏和审美领域之外的应用和发展。随着音乐的高度专业化和人类社会文明的高度发展,人们已经逐渐地忘记和抛弃了音乐原本的作用和功能。直到现在,音乐对人类生存本身的重要意义才又逐步地为人们所认识。因此,我们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就是以音乐本身的作用和功能去影响学生的空间,让他们了解其作用并使其成为他们终身受益的一种人类文化。

一、音乐帮助学生调节良好的心理情绪

情绪是人类心理健康的窗口。中小学生的情绪已经带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仍较外露、冲动,高级情感正开始发展。从心理卫生的角度看,任何一种情绪的产生都具有生理、心理的价值,都是个体对内外刺激的一种反映,是机体的一种防御机能和自我保护机制,但是,当某种情绪持续的时间过长或过分强烈时,便会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并导致为失常。所以,保持良好的情绪以及适当地控制情绪对确保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尤为重要。作为一种情感的艺术,音乐具有调节情绪,升华情感的功能。抑扬顿挫的音高,张弛变化的节奏,扣人心弦的速度,线条明晰的力度及色彩多样的音色表现出人类各种各样的情感信息。我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听觉神经直接受到刺激,并由此产生的有效的生物电,能够引起人们心理上的共鸣,从而保持平静、愉快的情绪,使大脑及整个神经系统处于良好的活动状态,并保持人体内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正常,心理活动协调一致。

因此,有意识地选择大量的音乐作品来调节学生的情绪是有必要的。一方面,可在课堂上进行,教师应尽量少讲、精讲,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多听多想,让学生自己直接去更多地感受。另方面,在课外进行,妥善引导学生把欣赏音乐变成一种条件反射的习惯。第一,与大队部联系,利用学校的广播,让欣赏曲多次回放。广播是最有效的传播工具之一,通过广播对全体学生进行音乐的回放,如同阳光雨露,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田。如:同学们迎着朝阳奔向校园的时候,播放《苗岭的早晨》、《四小天鹅舞曲》等,乐曲轻快活泼,能调动学生情绪,形成开朗的性格。课间播放《龟兔赛跑》、等反应灵敏、充满活力的乐曲。放学则播放《天鹅》、等抑制烦恼、稳定情绪的乐曲。此外,也引导学生在节假日里选择欣赏的乐曲,这些对学生调节情绪都能起到不小的作用。第二,举办音乐作品欣赏比赛,让歌曲系统地回放。每逢艺术节、“六一”节以及其他节日的游园活动都是很好的机会。形式上可采用听旋律说曲名,说作曲者,说演奏乐器,说体裁和题材等等。通过这样的比赛,学生对学过的乐曲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回顾、归类和再感受。同时,让孩子长期处于这些优秀而有持久生命力的美好音乐的包围、熏陶、浸润之中,他们的音乐感受力、思维水平肯定会一天天增长,审美感官逐渐培育完善,连同音乐大师们的人格特质也通过旋律点点滴滴融入孩子们的心灵,成为个体生命的一部分,从而唤起他们对美好世界和人生的热爱,并逐渐形成开阔的眼光和胸襟。

二、校园心理健康教育中音乐治疗的应用策略与方法

(一)、支持层面的音樂治疗应用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支持层面的音乐治疗应用,是依托音乐治疗所营造出的温馨自在的治疗环境,通过娱乐式的治疗形式,协助来访者建立起情感的支持系统。其主要干预策略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从预防心理疾病角度出发,广泛普及、推广音乐保健知识,通过引导学生应用音乐保健方法维护身心健康,帮助他们建立起积极乐观的生活、学习态度;另一方面,支持性音乐治疗可以对出现异常情绪的学生进行心理干预,运用音乐治疗互动行为产生的情绪体验,协助出现焦虑、紧张、抑郁、恐惧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来宣泄不良情绪,稳定其失衡的精神状态,帮助他们从各种负面情绪的困扰中解脱出来,恢复正常的情绪状态。

(二)、再教育层面的音乐治疗应用

再教育层面音乐治疗在治疗方法上常用到认知音乐治疗、人本音乐治疗、交流分析音乐治疗等学派的治疗方法。此类音乐治疗方法适用于有认知障碍、行为障碍的大学生群体,例如通过乐器演奏、音乐同步聆听、音乐聆听回忆等方法,让音乐和来访者心理状态保持同步,来访者与音乐产生共鸣后,逐渐地改变音乐,使来访者的生理、心理和情绪状态向预期的方向引导;在音乐治疗师的参与下,通过音乐心理剧、歌曲讨论、词曲创作等方法,音乐治疗师与来访者在讨论音乐活动的体验的同时,映射出来访者生活中错误的认知观念和不当行为,并通过音乐行为矫正、语言认知影响来引导来访者恢复正常的认知、行为功能水平。

(三)、重建构层面的音乐治疗应用

重建构层面的音乐治疗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治疗干预手段,此类音乐治疗借助音乐想象中的影像、感觉,深入到来访者的潜意识,通过分析存在于来访者潜意识中的矛盾冲突,揭示来访者的过往经历(特别是儿童时期)与现在的认识模式间的必然联系,引导来访者认识到自己扭曲的认知与行为,并在重新建构认知模式的过程中,有勇气面对治疗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和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这类音乐治疗不仅需要音乐治疗师进行长期的干预,而且对音乐治疗师的从业资格也有着严格的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受过精神动力学和精神病理学相关培训才可以开展此项音乐治疗活动。

由于受到家庭养育、成长经历、社会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中存在偏执型人格障碍、强迫性人格障碍、冲动性人格障碍、依赖性人格障碍、焦虑性人格障碍等心理疾病的患者,对于有师资条件的高校,可以运用精神动力学音乐治疗、音乐引导想象治疗方式,通过乐器即兴演奏、即兴舞蹈、即兴歌唱、音乐想象、音乐绘画、音乐阅读等治疗方法,借由音乐投射出来的潜意识问题分析,用音乐、语言解释、澄清来访者混乱的认知或行为模式,从而引导来访者逐步摆脱各种心理障碍的袭扰,重塑健全人格。对于极少数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应区分治疗干预的界限,根据学生心理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师的技术水平,严格控制干预对象、治疗干预范围,对于干预不了的严重心理问题以及出现精神疾病征兆的学生,要及时协助家长做好向专业精神卫生机构转介的工作。

总结:音乐是人类心灵舞动的律动,是一种自我表现和情绪释放的特殊手段,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特殊能力。它能整合我们的人格,表达我们的情绪,宣泄我们的情感,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童贞,重拾孩提时的欢乐。音乐治疗是心理疾病治疗中的一种手段,经过音乐治疗的人通常精神状态十分积极向上有获得到新生的体验,在性格上会变得更加自信、开朗,在人格和思想认识上更加成熟。让我们一起在美妙的音乐渲染下,使痛苦的情感体验和坎坷的生活经历得到升华,进而转化为一种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

[1]梁小玲,林典.音乐对儿童心理健康的作用[J].民族音乐,2010,(4):93-94.

[2]姚聪燕.针对大学生团体的音乐心理治疗[J].校园心理,2009,7(4):251-253.

[3]张勇,崔勇.音乐治疗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音乐大观,2014,(21):14-15.

[4]李赫赫.大学校园心理疾病与音乐治疗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4,(26):73-75.

作者简介:齐雪梅(1992-),女,甘肃省敦煌市人,民 族:汉 职称:无,学历: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音乐治疗心理疾病校园
莫擅自贴上心理疾病标签
能治疗心理疾病的耳机
研究称心理疾病史与癌症死亡风险相关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浅谈音乐治疗与大学生心理困扰问题
积极想象在音乐治疗中的运用研究
节律变化与心理体验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