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17-08-12 04:34车曲劲王春艳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核心素养

车曲劲+王春艳

【摘 要】在小学教学中,语文是最基础的学科,其教学内容不仅是让学生学会一定的语言能力,更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响应当前新课改的相关理念,实现素质教学。小学教育中的情感教学是整个教育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并且学生在这个年龄段情感非常容易受到影响,因此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特点,将情感教学有效融入到语文课程中去,从而实现对学生的素质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核心素养;情感教育

一、情感教育的意義

小学阶段的情感教育对学生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能够有效调控学生的学习行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天性爱玩,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进行引导反而会适得其反。而通过对学生的情感教学,能够帮助其规范学习习惯与态度,从而具备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此外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还能够陶冶情操,帮助其形成高尚的品格。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有很多散文、小说体裁,因此教师通过对不同类别的文章深入挖掘,将其具备的感情因素扩大,并且引导学生理解,形成深刻的感情经验,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良好的情绪熏陶,从而丰富其情感。情感教育也能够帮助学生健全人格,实现对学生素质培养的目标。健全的人格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有很大帮助,这是文化课知识的学习所不能替代的,需要过硬的心理素质才能不断发挥自己的水平,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与需求。

二、语文教学现状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更加重视的是对学生课本知识的教学以及语言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却很少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学生的情感会影响到其行为,也会影响到其学习态度。教师采用传统的说教式教学的模式进行教学,学生也会对枯燥的学习氛围产生疲倦感,长此以往甚至会对语文课程产生排斥的心理,这也无法有效地对学生实施情感教学。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与学生进行沟通,这样无法拉近彼此的距离,再加上通过填鸭式的教学,上课的效率很低。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在学校的学习阶段,教师的言行对其有着很大的影响。对于小学生这个特殊年龄段的群体来说,心灵和情感都比较脆弱,很多时候都不会主动向外界敞开心扉,而这时就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多和学生进行互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从而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教师在平时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的榜样,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让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从而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对教师会产生一种更加亲切的情感,从而有助于在学习中发展自身的情感。教师和学生之间要建立平等的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应该在彼此之间制造出年龄差距,而是要建立更好地师生关系。

(二)有效挖掘课本内容

小学语文课本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限于教学大纲,而是应该对学生课本上的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小学生的心智发育尚未成熟,并没有处理复杂情绪的能力,在教材的安排上很多时候都较为单一,当前的课本更多的是宣传爱国情怀、友情、亲情之类的,虽然新课改后更加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学,但是在教材上并没有过多的体现情感教学的因素。因此教师要能够基于课本进行拓展,抓住学生情绪的发展特点,利用课本中的不同素材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培养。在进行课本内容拓展时要注意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联,并且不能超过学生当前感情基础理解能力,要更加重视情绪的表达,引导学生要通过简单的语言来正确表达情绪。

(三)加强情感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来实现对学生的情感教学。学生身处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也会更快地进入状态,这种随和的教学氛围能够帮助学生的情感的培养。小学生在这个阶段的情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很容易被课本中的一些人物形象所影响,对于课本的故事情节也会深有感触,教师需要针对课程的主题来创设教学环境,有效挖掘学生的感情点。比如在进行《十里长街送总理》文章教学时,由于文章的整体情绪较为低沉,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放一些应景的音乐,学生也能够从文中体会出对总理的热爱的情感,这也能够在提升了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实现对学生情感的培养。

(四)丰富教学模式

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其最好的老师,教师要能够通过丰富教学手段来提升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从而更深一步地培养学生的情感。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学生对于图画、声音或者视频都会更感兴趣,也能够更快地融入课堂中,这样就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思想情感,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班级进行小组合作、讨论的学习模式,通过布置一个任务,让学生共同去分析问题,查找答案。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也能逐渐形成合作意识,锻炼学生共情能力。

(五)完善评价机制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对情感教育的状况有一个明确的了解,这就需要班级中具备完善的评价机制,教师也能够根据反馈状况来调整教学内容。此外,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教师在实行情感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针对性教学,也就是“因材施教”,而不应该一概而论。

小学阶段的情感教育的重任落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能够针对学生的特点,丰富情感教学模式,帮助学生逐渐提高自身的情感素养,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用情感滋养孩子的心田——《三斤珍贵的水》情感教育探索[J].顾桂荣.教育科研论坛.2007(12)

[2]学生过节——一个不应忽视的情感教育资源[J].陕声祥.中小学管理.2006(02)

[3]浅谈教育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作用[J].许德琴.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05)

[4]洒真情雨育健康苗——浅谈如何搞好情感教育[J].郭丽君,高静华.教育探索.2000(12)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核心素养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