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铭芳�オ�
[摘要]课堂理答是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有效手段。在小学品德课的教学中,要借助智慧理答来引领小学生进行高效化的品德学习。结合教学实例阐述小学品德课堂教学中的三种“智慧理答”方式。
[关键词]品德;智慧理答;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27008201
理答具有双重属性,其既属于教学行为,也属于教学评价,是教师执教能力与教学智慧的直接体现。理答指的是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给出的反应以及反馈。积极有效的理答不但能够营造出良好思考与对话课堂氛围,还有助于改善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因此,品德课教师应提高对课堂理答的重视程度,要通过“智慧理答”引领小学生进行高效化的品德学习。
一、“再组织”理答——促进道德成长
“再组织”理答就是指教师重组、概括学生们的回答,将更加全面、客观、完整的答案呈现给学生的理答方式。“再组织”理答并不是简单地将学生的答案罗列在一起,而是通过教师个人的理解与整合,将学生的答案进行总结与提升,从而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
例如,在教学《让危险从我们身边走开》一课时,我给学生播放了小明家失火了小明打“119”报火警的片断。然后提问:“小明在刚才的电话中都说了什么?”
生:把着火地点、原因、火势情况都清清楚楚地说了出来。
师:因为消防员叔叔只有知道了这些信息,才能够制定最佳的救援方案。
生:还应该说明报警人的姓名与电话。
师:要是身边刚好没有电话,要怎么办呢?
生:大声呼救,请邻居们想办法救火……
师:大家的想法很好,但是邻居毕竟不是专业的救援人士,救火的速度和效率都会比消防员叔叔差很多。如果没有119的话,这里肯定已经是一片火海了。发生火灾的时候,及时处理最重要,在越短的时间内救火,遭受的损失就会越小……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拨打119应急电话的注意事项进行了归纳,并在学生归纳的过程中不时点拨,让他们自己思考了如何正确地拨打119应急电话。很显然,教师已经将简单的应急技巧升华到了珍爱生命的高度,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道德成长。
二、“追问性”理答——深化道德认知
所谓“追问性”理答就是指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通过继续追问促进学生深入学习的理答方式。在小学品德课的教学中,借助“追问性”理答能够有效地深化学生的道德认知。
例如,在教学《地震来了会应付》一课时,在给学生呈现了相应的情境以后,我是这样通过追问性理答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
师:如果突然发生了地震,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生:沉着冷静。(板书)
师:没错,一般从地震发生后的12秒开始建筑物就开始倒塌了,所以这个时候大家一定要沉着冷静,用自己学过的知识科学避险。
师:不过究竟怎样才算是科学避险呢?
生:可以躲到床边或者低矮的家具旁边。
师(追问):躲在床边、家具边有什么优势呢?
生:墙塌下来砸到家具之后會产生一定的空间,人躲在里面相对比较安全。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重物砸在家具上之后会产生一个三角空间,人躲在这个空间内会相对比较安全,而这个三角空间就是“生命三角”。但是直接躲在墙边则非常危险,因为墙倒塌之后是无法形成躲避空间的。
以上案例中,所设计的追问性理答是十分有效的,通过这样的理答方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道德认识,并且把这一种道德认知进行深化,使其不浮于表面,从而收到了很好的德育效果。
三、“激情式”理答——提升道德情感
朱小曼教授指出,“过往的教育和生活经验都表明,道德教育只有激发了教育主体的内心动机、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才能够实现美德的培育。”在小学品德课的教学中,通过“激情式”理答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提升他们的道德情感。
例如,在教学《不和烟酒交朋友》一课时,我用一位烟龄3年的14岁中学生肺癌患者的案例作为引线,向学生提问:身边发生了这样难以接受的事情,你还会想去试试香烟的味道吗?
生(异口同声):不会!
师:将来你工作了,你身边的同事、朋友喜欢吸烟,你会跟着一起吸吗?
生:不会。
以上案例中,这样的理答方式是充满激情的,因此,有效地引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德育之效。
总之,课堂理答对教师的执教能力和教学智慧都有很高的要求,小学品德课堂教学中的智慧理答是一个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问题,这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深入研究与实践,从而让品德课堂教学更高效。
(责编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