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正淼�オ�
[摘要]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教学,不仅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数学课堂注入更多新的活力,体现教师教学的多样性,而且能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建构;数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27003401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科学技术,对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信息技术的出现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使得教师的教学手段更加完善。那么,教师该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建构魅力数学课堂呢?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信息技术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既有助于教师节省课堂教学时间,提高创设情境的效率,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另外,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情境时,要了解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不断深入探究所学知识。
例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如果直接将圆的概念灌输给学生,不会获得好的教学效果。授课前,教师应对学生的认知有一个了解,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学生由于年龄小,感性思维能力较强,抽象思维能力较弱,所以教师可通过信息技术引入更多生活中的圆,引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真正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課堂上,我播放视频:“灰太狼来到了大城市,看到大街上川流不息的车辆,十分惊奇。这时,他注意到了车的轮子,发现车的轮子都是一个形状的。”这时,我提问:“同学们,车的轮子是什么形状呢?”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告诉我车的轮子是圆形。我继续播放视频:“这时灰太狼产生了疑问,那就是为什么车的轮子都是圆形呢?”接下来,我讲解圆的性质,引导学生有效地解决了车的轮子为什么是圆形的问题。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利用信息技术引入学生感兴趣的卡通人物,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引出相关的问题,有效推进了教学活动的开展,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利用信息技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待完善,而完善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小学阶段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虽然不大,但一些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如何帮助学生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是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也能强行地让学生记住一些重、难点知识,可这样既不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深刻的印象,影响教学效率的提高,又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他们的长远发展。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可以将一些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画面,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系统,使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例如,教学“平移和旋转”这一内容时,我考虑到无论是平移还是旋转,都是将一些生活现象数学化得到的。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我在学生初步认识平移的概念后,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演示一个flash动画:小兔子在一个布满方格的地图上行走(平移)。因为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距离以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是这一课的教学重、难点,所以单纯地通过板书帮助学生认识平移现象是不够形象具体的,而利用信息技术能让学生对平移的过程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样,为了让学生理解旋转的概念,我利用信息技术为他们演示生活中旋转的相关运动,并逐渐将旋转的本质从生活现象中剖离出来,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
三、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创新思维,提高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能够为教师的教学注入更多新的活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这样引导学生的思维才会得到解放,他们才会更敢去想、去做。同时,在学生的主动意识得到激发后,他们的创新思维也会得到相应的培养和提高,这比单纯地让学生获取知识更有意义。
例如,教学“组合图形的面积”时,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更加多样化的图形,这样既突破了利用板书进行绘画的局限性,又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为完成教学任务节省了更多的时间。同时,这些多样化的图形更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不仅如此,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能更加准确地对图形进行“分割”与“填补”,使学生在解决涉及这部分知识的问题时形成“一分图形,二找条件,三算面积”的思维,对“分割”“填补”图形的过程记忆更加深刻、清晰。另外,利用信息技术还能够简化一些教学环节,有效地化静为动,让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更加清晰,更能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总之,信息技术是教师开展教学的有力武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为自己的教学扫清障碍是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乐于利用、会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责编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