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泵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2017-08-11 21:15冯霖黄瑜芳乔玉芳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7期
关键词:甲钴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胰岛素泵

冯霖+黄瑜芳+乔玉芳

[摘要] 目的 分析胰岛素泵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 方法 采用双机随照的设计方法,将该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注射甲钴胺,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症状、麻木及疼痛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神经症状TCSS、疼痛及麻木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不过试验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0.0%,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结论 胰岛素泵强化联合甲钴胺静脉给药,能显著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症状,效果值得肯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胰岛素泵;甲钴胺;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8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4(a)-0187-0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近70%的2型糖尿病患者会并发周围神经病变[1]。研究发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以感觉神经受累为最早出现,表现为灼烧、麻木、感觉减退等阳性症状及痛觉、温度觉、触觉丧失等阴性症状[2]。甲钴胺属于活性类似物,对修复周围神经损伤有确切安全的效果。该研究在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同时,联合甲钴胺静脉给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①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及分型,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②伴有自发性疼痛或麻木等神经病变,TSS评分≥7.5;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药物停用在2周以上;④患者自愿参加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其他疾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系统病变;②合并严重的肝肾损害或心脑血管疾病;③过敏体质。

1.2 研究对象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试验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4~72岁,平均(58.4±3.3)岁;糖尿病病程3~8岁,平均(5.2±1.6)年;周围神经病变病程2~6岁,平均(3.2±1.5)年。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3~72岁,平均(57.4±3.2)岁;糖尿病病程3~7岁,平均(5.1±1.5)年;周围神经病变病程2~5岁,平均(3.0±1.8)年。2组年龄、性别、病程等基准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组后均给予饮食控制、降糖、营养神经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方案。胰岛素为赖脯胰岛素(商品名优泌乐),初始计量0.4~0.4 U/(kg·d),其中50%为基础量在24 h 内输注完,剩余50%于餐前追加量,按照早餐20%:午餐15%:晚餐15%的比例使用胰岛素泵追加,3次/d。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注射甲钴胺注射液(商品名:弥可保),3次/周,疗程为4周。

1.4 评价指标

1.4.1 采用多伦多评分量表(TCSS)评价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症状情况。神经症状分:足部疼痛、麻木、针刺感、刀割痛、上肢疼痛、共济失调,上述症状出现记1分,无则记0分;感觉试验分:针刺感、温度觉、位置觉、振动觉、轻触觉,异常记1分,正常记0分,满分5分;深腱反射分:双侧膝跳反射、踝反射,1次反射消失记2分,减退记1分,正常记0分,最高4分。计算总分,得到越高,表明神经功能受损越严重,满分为19分。

1.4.2 采用疼痛、麻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 治疗前后疼痛情况。取一根长10 cm的直线标好刻度,直线左起一端为0,表示无痛或无麻木感;另一端为10,表示剧痛或麻木感强烈。由患者根据自身的感受标出所处的点,以此体现感受的强烈程度。

1.4.3 临床疗效 显效:疼痛、肢体异常、麻木等症状显著好转,膝腱、跟腱反射明显恢复,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加快≥5 m/s;有效:疼痛、肢体异常、麻木等症状有所改善,膝腱、跟腱反射有一定好转,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增加2~5 m/s;无效:麻木、疼痛等症状无好转,行动不稳,肌腱、跟腱反射无好转,甚至加重。

1.5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的全部资料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n(%)]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TCSS评分比较

如表1结果所示,2组治疗后TCSS评分均较治疗前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过试验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麻木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疼痛、麻木VAS评分均出现下降,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过试验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3.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理机制及治疗现状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理机制复杂,目前尚无确切的结论,部分学者认为与糖代谢、血管异常导致周围神经、自主神经病变有关,这或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多以感觉神经、交感神经受累最早出现的原因[3]。也有专家倾向于认为是糖尿病微循环引起神经病变所致,理由是糖尿病患者血流量高灌注状态会促使大分子蛋白沉积于血管壁,随着病情的恶化沉积越重管腔变得日益狭窄,加重微循环障碍,进而出现神经缺血缺氧[4]。不过,无论哪一种认识都与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引发的一系列神经变态反应有绕不过去的关联性,因此有效控制血糖应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基础和关键。胰岛素泵基于正常胰腺分泌胰岛素的原理给药,能实现持续24 h的基礎输注量,较传统的多点胰岛素注射或口服降糖药更接近胰岛素的生理分泌模式,患者不仅可以获得快速的降糖效果,还能改善高血压带来的毒性反应,延缓周围神经病变,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不过周围神经病变原因复杂,孤立的降糖治疗思路对持续有效地改善神经病变真正效果还有待商榷,目前联合用药协同作用逐渐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

3.2 甲钴胺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

甲钴胺属于内源性辅酶B12,是目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代表性药物[5]。相比于氰钴胺,甲钴胺更容易渗入神经细胞内,促进神经细胞内的核酸、蛋白质及脂肪的新陈代谢。大量临床应用表明,甲钴胺注射液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烧灼感、麻木、感觉减退等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及周围神经传导速度,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极低。另外,甲钴胺还能通过修复损伤的髓鞘达到增加神经传递速度的作用。从该研究结果看,胰岛素泵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的TCSS评分、疼痛和麻木VAS评分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联合用药的协同效果更为优异。从疗效评价看,试验组总有效率达到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证实联合用药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症状,具有一定的研究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邓桂连.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作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7):27-28.

[2] 龚维英.甘精胰岛素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119-120.

[3] 巩雷.胰岛素泵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3):402-403.

[4] 莫钧婷,岑晴,黄清玉.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J].右江医学,2015,43(1):36-39.

[5] 马丽辉.胰岛素抵抗对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24):34-36.

(收稿日期:2017-01-09)

猜你喜欢
甲钴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胰岛素泵
内分泌科实施科外带胰岛素泵应用的管理体会
甲钴胺在乳腺癌多西紫杉醇化疗所致外周神经毒性中的防治效果分析
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震动感觉阈值的影响
黄芝通脑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5例临床疗效观察
甲钴胺与维生素B1联合维生素B12治疗视神经炎的疗效比较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探讨
胰岛素泵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