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书娟++王媛++毋慧君
摘 要我国中小学在开展研学旅行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游轻学、规划随意、组织实施“去学生化”、评价单一等问题。究其原因,既有传统教育观念的制约,也与研学旅行的性质有关,更受制于复合型师资人才的匮乏。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明确研学旅行的目标和主题,彰显教育价值;精心开发研学旅行的课程资源与活动方案;坚持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完善相关评价体系,丰富评价方式;注重人才储备,加强对研学旅行导师的培训。
关键词研学旅行 游学 课程 课程资源
近年,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教育改革的推进,研学旅行逐渐在社会上流行开来,并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支持。2013年初,国务院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明确要求“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随后,又颁布《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指南(试行)》等文件,从国家层面对研学旅行的开展做了规定和补充。2016年11月,教育部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倡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2017年1月,顾明远先生在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教育研讨会上也提出:“研学旅行意义重大,应该提倡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展有组织、有计划的研学旅行”[1]。由此,研学旅行迎来发展的关键期。但是,由于研学旅行在我国开展的时间还不长,社会各界对其教育价值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导致各地在实践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很多问题。特别是如何响应教育部的号召,把研学旅行真正纳入到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中去,亟须得到学术研究的支撑。本文拟从课程与教学的角度,对研学旅行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讨论,进一步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当下研学旅行的开展提供借鉴。
一、我国研学旅行存在的突出问题
1.重游轻学,目标、主题模糊
研学旅行是带着教学目的的旅行,其主旨是研学。研学目的是否明确,直接影响着研学旅行教育价值的发挥。从课程与教学的角度来看,课程目的是课程的核心,它影响着课程材料的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方案的拟定以及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当前,虽然很多学校把研学旅行纳入综合实践课程体系之中,但缺乏对研学旅行教育价值的准确认识,对于研究旅行的教育意义、目标、主题等缺乏系统的思考,把研学旅行等同于传统的春秋游、夏令营等,陷入了“游大于学”、“只游不学”、“重游轻学”的怪圈。甚至是一些花费巨大的海外游,也往往停留在“走马观花”式的参观校园、合影留念等表层活动上[2]。
2.规划随意,教师缺位
研学旅行通过学生的身体力行、亲身观察和体验,让学生获得长足发展,它的成功开展须以精心的安排和规划作为前提。但在实际开展中,由于学校对研学旅行不够重视,在活动规划上显得比较随意。一方面,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很多旅行社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开发了很多的研学旅行产品,成为事实上的活动策划者与组织者,但它们由于缺乏教育视角与立场、缺乏课程思维,并不注重教育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另一方面,受制于家长对孩子安全问题的过分关注,再加上教师普遍存在着工作任务重、压力大的状况,也愿意把研学旅行活动委托给旅行社,对研学旅行的方案缺乏严格的监督与要求。
3.一味包办,主体缺失
受“教师本位”观念的影响,研学旅行实行之前,教师往往根据自己制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对学生提出很多要求,从而将本该轻松愉快的旅行变成了机械、急躁完成教学计划的过程。在开展过程中,学校多从纪律考虑,对学生的活动提出了限制,比如在行进过程中不能大声谈话,上厕所、睡觉等都需要向老师报备,不允许单独自由活动等。很多学校把研学旅行当作实践活动课程来开展,但他们忘记了活动课程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学生具有自主性,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权利,研学旅行就丧失了活力,也失去了其特色。
4.评价片面,模式单一
作为学校教学计划的一部分,研学旅行应做到活动前要有设计,活动中要有探究,活动后要有评价反思。但在实践中,往往会出现重探究轻反思、重活动轻评价的现象。如何评价研学旅行开展的效果、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以及学生的行为表现等,都是教师应考量的内容。但由于所制定的评价体系不够具体和完善,这些关键点很难被有效反馈,很多学校在开展完研学旅行后草草了事,有的甚至对此都不进行评价,从而使研学旅行的效果大打折扣。
同时,教师往往对研学旅行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实际探究能力等不能进行全方位地考察和评价,又或者教师被学生以往的行为表现所影响,对其评价带有主观色彩,从而使评价缺乏真实性和说服力。
二、我国研学旅行问题的成因分析
1.传统教育观念的制约
目前,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我国学校教育中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教师的权威不容亵渎,知识灌输是主要的教学手段,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压制和蔑视。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使学生获取比较高的考试分数、如何让自己的孩子入读一所更好的学校依然是广大教师、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
虽然教育部已明确把研学旅行视为一项重要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但不少学校、家长认为其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春秋游,游玩就是它的主要目的。此外,研学旅行的开展必然占据一定的课时,研学旅行一旦触碰到升学这个问题,必须为其让路。学校领导对研学旅行的重视与否深刻影响着它的命运,而升学压力迫使学校不得不对研学旅行望而却步。正如有学者所言:“我们现在教育的导向还是过分注重升学率,素质教育没少提,指导思想和修学旅游还存在一定冲突和矛盾。”[3]
2.研学旅行性质的影响
与系统的课堂教学相比,研学旅行的价值在于其开放性与综合性,但也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与复杂性。许多家长、教师虽然支持研学旅行的开展,但更多把它看作是学生身心放松的一种方式。而且,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研学目标、地点、路线的制定、旅学内容的组织、活动的设计、方法的选择等无不需要教育智慧。如何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积极影响,充分考驗着学校、教师的经验与能力。
研学旅行处于动态、变化的情境之中,而学生的学习、表现却具有较强的内隐性,仅凭教师肉眼观察和经验判断很难准确、客观评价。此外,研学旅行的开展多以班级为单位,在开放、广阔的外部环境中,如何照顾每一位学生的差异、全面评估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同样给教师带来了评价难度。
3.复合型师资人才的匮乏
优秀的研学旅行导师是保证研学旅行质量的重要因素。一名合格的研学旅行导师除了应掌握扎实的教育、教学知识以外,也应具备相关的导游技巧。旅行途中多种教育活动的开展、相关细节的落实、与景区的沟通与协调等都需要研学旅行导师的统筹与规划。
研学旅行除了要“游”之外,更重要的是“学”,这就要求教师有广阔的知识面、专业化的知识作为基础。国外所开展的研学旅行,其带队老师都是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科学家等,如美国学生去南极开展游学活动,随同讲解的是在南极工作的科考人员。而当下我国教师很多都困守于课程标准、课本狭隘的天地中,缺少广阔的视野和多方面的知识储备。
三、我国研学旅行问题的解决对策
1.明确目标、主题,彰显教育价值
把研学作为研学旅行的目标是其价值所在,旅行只是研学的载体。脱离了这一特征,研学旅行就变成了无本之木、无水之源。
中小学校所开展的研学旅行应立足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始终秉持教育性原则,依据其培养目标、办学特色、办学宗旨等确立研学旅行总体的发展道路,切不可因为市场上层出不穷的研学旅行产品而迷失方向。同时,应善于利用所处的地理优势、旅游资源、文化特征等开发不同的研学路线,在扎根本土中获发展。
此外,教师须根据整个的学情、学生的需求、具体的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等确立不同目标与主题的研学旅行,做到有的放矢。尤为注意的是,研学旅行的目标不是机械、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随着开展过程、具体的开展内容不断变化、生成的。
2.精心组织安排,融入课程体系
“课程化”研学即根据课程标准,按照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水平、学科特性所打造的研学旅行活动。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一文中,教育部就明确要求:“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5]。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狀况、各学段特点和地域等因素确定研学旅行的开展内容。
同时,学校应有针对性地开发、整合多类活动课程,与当下的课程改革密切联系。除了将其与语数英、史地等学科嫁接以外,在充分利用地域特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把研学旅行当作校本课程去开发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南京不少学校已经开始在校本课程中增加“跟着教材去旅行”、“访学护照”、“博物馆”课程等研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南京的历史文化[4]。南京的致远外国语小学将旅行与语文课程相结合,让学生在旅途中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玄武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则积极开发校外课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观看《遇见梵高》展览、到图书馆上课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力。
3.坚持学生为本,促其全面发展
是否以学生为本,是衡量研学旅行开展成效的关键要素。合肥市就明确强调研学旅行课程的体验性原则。研学旅行通过创造真实、直观的场景,通过一系列的直观化教学,把学习者和外部世界紧密联系,不仅使学生对原有知识进行了巩固,进行了再发现和再创造;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身心充分参与其中,学生的综合素养从而得到全面提升。
当下,学校应确保每一个生命体都能积极投入到研学旅行过程中去。研学内容、旅行路线、时间以及方案的制定、活动的安排等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和兴趣特点,倾听学生的声音,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和需求。在研学旅行开始之前,教师可通过让学生观看相关录像、书籍资料的方式使学生对目的地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且可让学生确定研学主题,预设研学内容。在开展过程中,教师更要抓住每一个教育机会,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都得到兼顾。
4.完善评价体系,丰富评价方式
一般意义上的旅游与研学旅行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注重游玩的趣味性,后者则需要在事后进行及时总结评价,以判定其开展效果,确保开展质量。
对省市县教育主管部门而言,应尽快将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整体工作和德育工作评价之中;学校则应根据学生在旅行中的活动表现,建立相应奖励机制,并将其作为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各中小学校也应尝试探索、制定多种评价方式,做到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兼顾。旅行结束后,教师可对学生的活动表现、身心变化程度等进行评价和记录;通过举办征文、摄影、绘画比赛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像历史、地理等实践性较强的科目,可让学生完成相关的考察报告,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教师也可以举办展览会、座谈会、交流会等,邀请家长、学校管理层、社区人员等进行旁听,学生就旅行中所获得的心得体会等进行交流,采取学生自评和教师他评的方式,选出优秀个人、团队等。
5.加强人才储备,培养研学导师
促进研学旅行专业化,培养研学人才是重点。一方面,学校应开展相应的培训班、座谈会等方式加大对研学导师的培训力度,并让教师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积累经验,茁壮成长。另一方面,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提供资金支持,加大高等院校对研学旅行导师的培养力度,发展相关学科,培养专业的研学导师人才,切实保证研学旅行的专业性;文、理专业则要形成专业互补,理科专业要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文科专业也应适当开展自然科学课程,为培养综合性的研学人才打下基础。除此之外,应重点推进师范院校和高职院校的合作进程,使师范生和旅游专业的学生进行相互交流、优势互补,为其成为一名合格的研学旅行导师打下基础。
对于研学旅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尚有很多。对此,我们需要对其保持清醒的认识,不断地躬亲实践,使其真正成为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成为推动我国素质教育的新动力。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开展研学旅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EB/OL].http://edu.qq.com/a/20170113/025091.htm.
[2] 陈蓉.让游学真正成为学习之旅[J].广西教育,2013(7).
[3] 向杰.研学旅行该如何“学”如何“行”[N].南方日报,2014-07-09.
[4] 刘颖.中小学将推“跟着教材去旅行”[EB/OL].http://Jiangsu.sina.com.cn/edu/2016-12-22/education-ifxyxusa4773328.shtml.
【责任编辑 王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