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春霓
(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云南 楚雄 675005)
沉淀法和超声辅助-沉淀法提取茶多酚
马春霓
(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云南 楚雄 675005)
本实验使用沉淀法及超声辅助—沉淀法提取茶树老叶中的茶多酚,以儿茶素含量为评价指标。结果发现超声辅助提取的提取率为0.93%,沉淀法为0.91%,两种提取方法的提取率相差不大,但超声辅助提取的提取率要稍高。
茶多酚;沉淀法;超声提取
1.供试品 为峨眉山当地茶农提供的茶树老叶。
2.主要仪器 超声清洗仪、旋转蒸发仪、低速大容量离心机、电热鼓风干燥箱、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
3.试剂及对照品 50%乙醇、三氯化铝(结晶)、碳酸氢钠、硫酸、乙酸乙酯、香草醛,儿茶素对照品来自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一)回流-沉淀法
称取过40目筛的茶树老叶粉末10.0g,加入50%乙醇100ml,用恒温水槽在60℃回流提取45min,共提取三次。然后抽滤,合并三次滤液,向滤液中加入100ml0.1mol/LAlCl3溶液(称取AlCl3·6H2O结晶24.1g,加蒸馏水定容至1000ml),并用1mol/LNaHCO3溶液(称取42.0g NaHCO3于5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定容至刻度,即得)调节溶液PH值至5,静置至沉淀完全。用离心机离心,保留沉淀,用稀硫酸(取硫酸57ml,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得,本液含H2SO4为9.5%~10.5%[37]),以料:酸=1:2(V/V)在60℃水浴下转溶15min。混合物用等体积乙酸乙酯萃取三次,酯层在40℃下减压浓缩,回收乙酸乙酯,浓缩物在60℃下烘干,便得茶多酚。其流程图见图2-1。
(二)超声辅助提取-沉淀法
称取过40目筛的茶树老叶粉末10.0g于500ml烧杯中,加入50%乙醇100ml,在超声清洗仪中,用59KHz的超声频率提取40min,共提取两次。然后抽滤,合并两次滤液,向滤液中加入100ml0.1mol/LAlCl3溶液,并用1mol/LNaHCO3溶液调节溶液PH值至5,静置至沉淀完全。用离心机离心,保留沉淀,用稀硫酸,以料:酸=1:2(V/V)在60℃水浴下转溶15min。混合物用等体积乙酸乙酯萃取三次,酯层在40℃下减压浓缩,回收乙酸乙酯,浓缩物在60℃下烘干,便得茶多酚。其流程图见图2-2。
图2-1 回流-沉淀法流程图
图2-2 超声辅助提取-沉淀法流程图
(三)含量测定
儿茶素在酸性介质中可以与香草醛反应,生成在505nm处有最大吸收的有色物质,并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浓度和光密度之间的关系遵守比耳定律[1]。采用香草醛显色法,以茶多酚提取物中儿茶素的含量作为评价指标来比较两种方法对茶树老叶中茶多酚的提取率。
1.样品液和对照品液以及显色剂的制备
(1)样品液 称取样品0.0500g,溶解后移入5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
(2)对照品液 称取儿茶素对照品0.0129g,置25ml容量瓶中,乙醇加至刻度,溶解摇匀。
(3)显色剂 取香草醛1g,加盐酸100ml使溶解。
2.最大吸收波长确定
吸取样品溶液30μl、对照品溶液50.0μl,分别置于5ml容量瓶中,加水1.0ml,用1%香草醛浓盐酸液加至刻度,摇匀,40min后,以水代替样品液为空白,于400~700nm扫描。结果最大吸收波长均为503 nm,故确定测定波长为503nm。图2-3儿茶素对照品光谱扫描曲线
3.标准曲线制备及样品测定
分别精密吸取儿茶素对照液5,10,20,30,40,50,70,80,100μl于5ml容量瓶中,加水1.0ml,用1%香草醛浓盐酸液加至刻度,摇匀,40min后于503nm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测定后以浓度为横坐标,Abs为纵坐标,绘出标准曲线。取各样品液30μl,按标准曲线法显色测定。
(一)结果
试验分别使用了沉淀法及超声辅助提取-沉淀法对茶树老叶浸提了提取,并得到了茶多酚样品。同样以提取率作为评价指标,对两种方法进行了筛选(见表2-1)。
由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沉淀法和超声辅助提取-沉淀法提取茶多酚的提取率基本相同,但超声辅助提取-沉淀法要稍高。表2-1 两种提取方法提取茶多酚的提取率
方法原茶叶量(g)提取物质量(g)取样量(g)纯度(%)平均纯度(%)RSD(%)提取率(%)沉淀法10.00.31060.050129.440.050029.500.050129.4429.460.10.91超声辅助-沉淀法10.00.43150.054321.640.050421.670.050221.5721.630.20.93
(二)讨论
对两种提取方法进行筛选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两种方法的提取率相差不大。初步分析的原因是:①两种方法的后续纯化过程均使用了Al3+沉淀茶多酚的办法,而该法在沉淀离心及转溶过程中的有效成分损耗较高,使得两种提取方法的提取率都不高;②超声波不止增大了有效物质分子运动频率和速度,杂质分子的运动频率和速度也相应增加,因此在提取体系里杂质分子的溶出率也会增高。
[1]魏毅,王娟,罗杰英.香荚兰素比色法测定茶多酚口含片中儿茶素含量.中国中药杂志,1999,24(6):347~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