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砚,李方仁
养心氏片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
张文砚,李方仁
目的 观察养心氏片对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病人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养心氏片口服。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改变和有效率等。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心电图、AST、LDH、CK、CK-M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73.7%,治疗组有效率9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养心氏片联合西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安全、有效,疗效优于西药单纯治疗。
病毒性心肌炎;养心氏片;中西医结合;心肌酶谱
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心肌炎症病变为主的疾病。以肠道病毒如柯萨奇B族病毒、流感病毒、风疹病毒、水痘病毒、腺病毒等引起的心肌炎最多见。正常成年人发病率约为5%,出现明显心电图改变而疑有心肌损害的发病率可达10%~40%,近年来有逐渐增高趋势。虽大多数病人经治疗可恢复健康,但有大约12.5%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可转化为扩张型心肌病,部分病人可死亡。本研究观察养心氏片对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临床疗效。
1.1 入选标准 诊断标准:所有病人符合1999年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1]。纳入标准:选择2011年5月—2016年4月我院住院的病毒性心肌炎病人;全部病人在发病前1周~3周有以消化道、呼吸道感染为主的病毒感染史;主诉为心前区疼痛、胸闷、气短、乏力;年龄18岁~35岁;心肌酶谱: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可见不同程度升高;心电图检查:可见房室传导阻滞、期前收缩、ST-T改变及窦性心动过速及过缓;胸片及心脏彩超无明显异常。排除标准: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病等其他心脏病、重度神经官能症;合并高血压病、重度心、肺功能不全,肝、肾、造血系统等原发病,精神病病人;18岁以下或35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对本药有过敏者;不能按规定服药,依从性差病人。
1.2 一般资料 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病人76例,男60例,女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男29例,女9例;年龄19岁~35岁;病程6 d至3个月;心电图检查:房室传导阻滞3例,房早8例,室早12例,ST-T改变4例,窦性心动过速10例,窦性心动过缓4例。对照组男31例,女7例;年龄18岁~35岁;病程7 d至3个月;心电图检查:房室传导阻滞2例,房早9例,室早13例,ST-T改变5例,窦性心动过速9例,窦性心动过缓5例。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给予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合理饮食,忌烟戒酒,保持精神愉快,避免一切不良刺激。静脉滴注能量合剂和极化液,能量合剂(250 mL 10%葡萄糖液+复合辅酶200 U+4 U胰岛素),极化液(500 mL 10%葡萄糖液+10 mL10%氯化钾+4 U普通胰岛素),每日1次,连用15 d,抗病毒应用干扰素、利巴韦林。当细菌感染时,应加抗生素。口服辅酶 Q10胶囊。治疗4周。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养心氏片(青岛国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组方黄芪、党参、淫羊藿、灵芝、人参、葛根、丹参等13味中草药组成,每片0.6 g,每次3片,口服,每日3次。治疗4周。
1.3.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观察血压、心悸等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学改善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心电图、胸片及心脏彩超。
1.4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卫生部颁发的《中药新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拟定[2]。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体征、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心电图、心肌酶学等指征基本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减轻,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有好转,但未完全恢复正常;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无改善或加重。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 心电图变化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
2.3 两组病人心肌酶比较 治疗组治疗前后CK、CK-MB、LDH、AS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CK、CK-MB、LDH、AS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详见表3。
表3 两组心肌酶学疗效比较(±s) U/L
2.4 不良反应 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血压、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离子、胸片及心脏彩超无明显变化。治疗组4例病人出现轻度胃肠道反应,给予对症处理,症状消失,未停药;对照组3例病人出现轻度胃肠道反应,给予对症处理,症状消失,未停药。
病毒性心肌炎是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之一,多发生于感冒、腹泻1周~3周后,是由多种病毒侵犯心肌引起的局灶性或弥漫性心肌细胞变性、坏死,间质性炎性细胞浸润、纤维渗出等病理改变,从而导致心肌损伤、心功能不全和(或)心律失常的一种疾病。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有两种:一是病毒感染直接损伤心机;二是病毒感染引起自身免疫反应损伤心肌。国外学者认为本病的细胞免疫反应起主导作用[3]。临床多出现心悸气短、胸闷乏力、心前区疼痛,心电图改变,心肌酶谱升高等。轻者可无明显自觉症状而于体检中偶尔发现,或有轻微不适症状;重者则可出现心力衰竭或严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治疗上有研究提示,现代医学国内外均无特效疗法,西医主要针对病毒感染和心肌炎症,提高机体抵抗力,调节整体免疫功能,促进心肌细胞代谢。病毒性心肌炎属中医“湿毒”“心悸”“怔忡”“胸痹”“虚劳”范畴,因此,临床可采用益气养阴,活血祛瘀,豁痰解毒治疗方法。
养心氏片是是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其主要成分包含黄芪、人参、党参、灵芝、淫羊藿、丹参、当归、葛根、山楂、地黄、黄连、延胡索等13味药材组成。采用现代先进工艺制成的中药制剂,其功能主治为益气活血,化瘀止痛,其补气成分更重。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方中的黄芪临床广泛用于VMC病人,其作用机制为提高免疫功能,黄芪是一种免疫调节剂,通过逆转VMC病人异常的免疫网络功能,增强机体抗病毒能力,减轻心肌损伤[4]。保护心肌细胞受损,主要有两个方面:黄芪能有效抑制柯萨奇(CVB3-RNA)复制,减轻病毒对心肌的直接损伤[5];具有免疫调节、强心、抗氧化、抗缺氧、抗疲劳等作用[6]。人参在体外无直接杀灭CTB3病毒的作用;但可降低心肌细胞对病毒的敏感性,同时人参有诱导心肌细胞产生干扰素及促诱生干扰素的作用[7]。灵芝具有抗心肌缺血作用、改善心肌代谢作用、抗炎[8];党参增强免疫系统作用、抗应激作用,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抗超氧自由基损伤等作用[8];当归所含有激酸类具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调节免疫、抗心肌缺血作用等作用[9]。山楂具有强心、抗氧化等作用[10]。因此,养心氏片改善病毒性心肌炎,可能与其方药组成成分所具有的免疫调节、抗心肌缺血、抗缺氧、抗氧化等作用有关。
本研究中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经养心氏片4周治疗后,比较两组病人疗效。治疗组经养心氏片药物治疗后,能显著改善VMC临床症状、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养心氏片对VMC病人的疗效显著,且中药疗效巩固、持久、毒副作用较少、价格相对便宜。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VMC其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应用西药。
[1]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心肌炎心肌病对策编辑组.关于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和采纳世界卫生组织及国际心脏病学会联合会工作组关于心肌病定义和分类的意见[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9,27(6):405-40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8.
[3] 杨英珍.病毒性心脏病[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1:34-39.
[4] 王智慧,李东明,周长虹.黄芪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TNF和IL-1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cz):12.
[5] 陆曙,张寄南,杨笛.黄芪总皂苷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损伤及肌浆网钙泵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19(11):672-674.
[6] 黄涛,周泰生.黄芪对小鼠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作用的心肌细胞电生理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5):292-294.
[7] 谷兴秀,韩继武.大剂量黄芪人参对心肌炎患者ST-T异常的影响[J].临床荟萃,1995(10):477-478.
[8] 沈映君.中药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877-878;929-934.
[9] 夏泉.当归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4,15(3):164-166.
[10] 汤法银,聂爱国.中药延胡索的研究进展[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2):185-186.
(本文编辑薛妮)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三医院(大连 116021),E-mail:m13387850496@163.com
信息:张文砚,李方仁.养心氏片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14):1760-1762.
R542.2 R256.2
B
10.3969/j.issn.1672-1349.2017.14.025
1672-1349(2017)14-1760-03
2017-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