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

2017-08-10 19:26成立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笔算算式解决问题

成立

课改以来,课堂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我们通常会要求学生记住所学的知识,当解决问题时,从脑子里搜索出相关知识来用就可以。所以在运用知识的时候,教师往往通过学生是否正确解答题目来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的做法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解放学生的大脑和手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既重视培养学生的习惯,又重视满足学生未来人生发展的需求。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光要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方法的培养,重视对学生智慧的激发,而且在让学生掌握牢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情态、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应用意识……这些也是决定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关键。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精讲、学生多练。这种方式确实可以让学生熟练地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但有可能忽视了学生的体验和选择。所以,当前我们更应倡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自己感悟方法和技能,学会创新和应用。在课堂上,教师更多地应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来体会数学知识的价值,解决问题方法的奇妙和多样性。即使在探究中出现了偏差和错误,也可能变成带动学生深入思考的有价值的资源,过程的体验远比只知道方法和结果要可贵。

例如:今天,學习了100以内连减,教学内容是在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学习连减法。因为数量关系比较直观,所以学生很容易列出了算式84-40-26=—。由于在前面学习连加法笔算时,学生掌握得较好,都能用不同写法(两个竖式分别算或三个数摞起来连加)计算,对简便写法掌握得也不错,所以,教师认为还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让他们独立思考,探究算式84-40-26=—的笔算方法。在了解学生学习过程后,我发现一部分同学能用两步分步算式,也有一部分能列出简便写法(如图1),但还有一部分同学列的算式如图2中的情况 ,我感觉有点奇怪,这样写起来少一步,可算起来并不简单啊。就让两个同学分别到前面把这两种方法板书并讲解。同学们听了后大多认可第一种做法,但也有一部分同学认为第二种也可以,理由是只要记住每一步的结果连续减就可以了。此时,我没有强制规定学生必须用哪种方法做,而是把两种方法分别标为方法一和方法二,并又出了一道题:72-18-19=—,让学生笔算,这次一部分学生似乎觉得借两次位容易出错,方法二不如方法一方便。接着我又让学生算72-18-19-16=—,这次大多数学生觉得方法一更方便了。就在学生几乎达成共识的时候,有一名叫田雨的同学仍然坚持用方法二(这是一个比较聪明的学生,口算能力很强),而且站起来给同学说了计算过程,说得也很准确。为了让学生更灵活地选择不同情况下哪种方法更适用,我又出示了例题72-(16+18)=—,让学生笔算,并让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做。田雨主动要求到黑板上去板书。在做的过程中,他边想边写出了算式(见图3)。在质疑环节中,一些同学提出了这样的意见: “竖式中不宜混进横式” “相同数位没有对齐”“计算起来容易出错”……在争论声中,田雨频频举手,并大声说:“老师,我知道了,方法二有时能用,有时用起来麻烦,还容易出错;方法一什么情况都能算,我这道题,我想用方法一做可以吗?”我说,当然可以。他做完后,又向同学们讲述了一遍计算过程,眼中闪现出收获的喜悦。我赞赏地说:“是的,解决很多问题的方法都不止一种,我们不光要掌握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还要有能力鉴别哪些方法更优越。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班的好多同学不仅善于动脑思考,敢于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而且善于比较和学习,让自己不断提高和进步,来,为这样的同学鼓掌。”田雨听了,高兴地回到了座位,其他的同学也很开心。

通过这个案例,我觉得就像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的:有些孩子的坚持和倔强可能也代表了孩子思维的积极性,表面上的坚持可能代表着他在内心正在加紧思考,在寻找正确的答案。所以让他们在经历中学习,在比较中体会,在体会中升华,这样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会更深刻。对比生硬的要求和灌输,给孩子充分的理解、体会、吸收、接纳空间,让孩子自己发现、感悟,结果可能会更好。

猜你喜欢
笔算算式解决问题
由“知识本位”到“能力习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实践与思考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从“法”到“理”悟本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实践与思考
口算 笔算 估算
怎么写算式
好玩的算式谜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