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俭
【摘 要】本文以高三地理复习课“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对气候的影响”为例,通过基于“知道”与“理解”层面的教学问题设计、基于“知识运用”层面的教学问题设计、基于“分析”层面的教学设计、基于“综合”与“评价”层面的问题设计等,探索基于“问题化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关键词】问题化教学 学生 综合思维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6B-0083-02
“问题化教学”指以系列精心设计的质量优良、类型丰富的有效教学问题来贯穿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高级的思维技能,让学生能充满兴趣、持久深入地理解课堂内容的一种教学模式。“问题化教学”逻辑性强,在环环相扣的知识背景下,学生实现从已知到新知的推理,在不断解决新问题中实现知识的迁移,从而逐渐走进思维的深度,达到提高综合思维能力的目标。
笔者在高三地理教学中,经常以问题为驱动,以图文材料为支架,引导学生通过概括、比较、抽象等思维过程来探究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规律,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注意给学生提供表达、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积极参与者。这样的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课堂效率高。本文以高三地理复习课“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对气候的影响”为例,探索在课堂教学中基于“问题化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依据布鲁姆的理解六侧面来依次进行。
一、基于“知道”与“理解”层面的教学问题设计
“知道”指对先前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回忆,包括具体的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等回忆。“理解”指把握知识意义的能力。
1.知识回顾
(1)说说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规律。(总结时动画演示)
(2)哪些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与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有关?
2.高考回顾
第一题:请用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解释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 8 月伏旱天气的形成原因。第二题:位于甲地的一支古代商船队,利用风力,前往乙、丁兩地贸易之后顺利返回原地。读右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①—②题。
①从甲地出发的最佳季节应该是( C )
A.夏季 B.春末 C.冬季 D.初秋
②从乙地经丙地,前往丁地贸易必须( C )
A.在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B.在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C.在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D.在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以上两个教学环节的教学目的:让学生熟悉相关的知识点,了解该知识点在高考题中出现的形式,让学生小试牛刀,尽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关键点:高考回顾的第二题第②问是转折点,承上启下。要求学生关注题中所示地区的纬度位置(赤道附近)、半球位置(南半球)和海陆位置(岛屿,周围是海,信风是由海洋吹向陆地的),构建本节课的地理思维和知识框架。
3.总结归纳
(1)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风向和降水的影响。
(2)同一时间、同一地方只能受一个气压带或者一个风带影响。
(3)要看清楚题目所示地区纬度位置和半球位置、海陆位置。
二、基于“知识运用”层面的教学问题设计
“运用”指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
1.教学问题设计一
读某区域部分地理信息图。甲区域气候一年分干、湿两季,据图判断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C )
A.纬度位置 B.地势 C.大气环流 D.洋流
该案例属于知识的应用范畴,以图文为框架给学生提供信息,基本是前面高考回顾的第二题第②问的知识再迁移,目的是巩固学生的相关知识和分析问题的步骤。不少学生在回答该问题的时候,选择了答案 B。因为我们在讲述东非高原虽然赤道穿过,但属于热带草原气候而不是热带雨林气候的时候,都强调了地形的原因。在这里,我们“据图判断”了吗?所以,不要先入为主,而是从题目的图中提取有用信息,这是高中学生必备的地理素养。
2.教学问题设计二
2009 年 2 月的澳大利亚,当东南部备受高温干旱和山林大火之苦时,东北部又遭受洪水侵袭,澳洲处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试运用大气环流的有关知识,解释 2009 年 2 月澳大利亚北涝南旱的原因。
答案:北涝:2 月,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南移,其北部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降水较多;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向左偏转成西北季风,带来降水。南旱:2 月,副热带高气压带南移,南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
该案例的澳大利亚处于南半球,在关于季节的知识点上设置了思维的陷阱,在对文字“水深火热”的理解上也比较含蓄。因此,该案例的难度比“问题一”有所提升,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解决新的问题,走进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同时,解决该题目所用到的气候知识有所增加,“火热”要用到地中海气候的形成因来解决,也是气压带与风带的移动对气候的影响的一个典型例证。
3.教学问题设计三
读非洲气候分布图(图略),图中 A 是科特迪瓦国(几内亚湾沿岸),其首都亚穆苏克罗的地理位置是:6°50′N,5°15′W。每年 5 月至 7 月为大雨季,9 月中旬至 11 月底为小雨季,余为旱季,年降雨量 1300-2200 毫米 。请解释大雨季和旱季的形成原因。
答案:大雨季的形成原因:5-7 月,受赤道低压的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到达北半球,偏转为西南风,作用于亚穆苏克罗,带来丰富的海洋水汽,形成大雨季。旱季的形成原因:12 月至次年的 3 月,气压带、风带南移,该地被东南信风控制,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旱季。
该问题是笔者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点自编的一道题目,学生在思考该问题的时候容易出现思维的盲点。从纬度位置来看,该城市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从题目提供的材料来看,因为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学生容易理解为热带草原气候。因此,老师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非洲气候图,知道科特迪瓦的位置,明确其首都为热带雨林气候。学生除了要考虑信风带的季节移动,还要考虑赤道低压带的移动,对信息的处理明显比前面的“问题二”要复杂。
前面三个问题,有一个共同点,都突出表现所示地区位于赤道附近,在不同季节里,信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产生丰富的降水,或者信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出现干旱。“问题三”中“赤道低压南移”的出现,使学生加强对地区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重要性的认识。学生如何快速地提取信息思考问题,而且思维要进得去,也要出得来,达到收放自如的境界,这只能通过反复的练习和老师的提醒才能达到。
三、基于“分析”层面的教学设计
“分析”指把复杂的整体材料分解为组成部分,并理解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的能力。
教學问题设计四:
老师重新放出“问题一”中的图,设问:“请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非洲之角索马里半岛北部地区干旱的原因。”为了学生更能展开思考,老师可出示非洲气候分布图。
答案:该地夏季时,受到西南风的影响,是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形成的,但首先经过大陆内部,到达改半岛北部时,水汽含量极少;冬季,该地受到来自亚欧大陆内部的东北风的影响,降水少。夏季在半岛南部沿岸有离岸风(西南风),使海底冷水上泛,形成(索马里)寒流。
该地区的呈现对学生来说可能比较陌生,也比较偏。除了用到气候知识来解决问题,还涉及洋流方面的知识,难度偏深,主要是针对吃不饱、意犹未尽的学生而定做。
四、基于“综合”与“评价”层面的问题设计
“综合”指将所学知识的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知识整体;“评价”指对材料做价值判断的能力。
教学问题设计五:根据今天所学知识,观察北美洲气候图(图略),请各小组编写一道有答案的相关高考题。
做法:把全班分为若干小组,根据老师提供的北美洲气候图编写试题,试题必须与本节课的知识相关,写出试题的答案。另外,再设立一个评判小组,组员对其他小组的试题与答案现场作出评价,并能说出评价的理由。
该环节不仅仅是知识的运用,还涉及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思维速度的快慢,与人合作的能力,小组分工合作是否协调,语言的表达是否到位,对别人意见的判断与采纳是否及时,小组有没有凝聚力,等等。特别是评判组,还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因此,该环节主要属于综合评价层面,是思维的最高境界,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
综上所述,本节课层层深入、逻辑性强、针对性强的问题设置,使课堂表现为灵动的、不断生成的课堂,在问题不断解决的过程中,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责编 刘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