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树德
2017年6月6~8日,我因“草原丝绸之路语言文化调查活动”在浩瀚大漠风光中体验了三天。这次考察让我第一次看到了广阔无垠的雅布赖盐湖,第一次走进神秘的巴丹吉林沙漠。由此颠覆了我曾经对沙漠的粗浅认知,引发了我对史前先民、历史与文明的诸多思考。
6日清晨7时许,我们一行十余人,由兰州,经连霍高速向武威方向进发。在乌鞘岭地段下高速,改行颠簸不平的原312国道。其间,《丝绸之路》杂志主编冯玉雷建议大家去看看汉长城。前行几公里,果然出现了时断时续的长城遗迹。这段长城虽历经2000多年,却依然保存得相当完好。既有高低不同的墙体,又有大体清晰的走向,依着山势,一段在谷地平卧,另一段向山岭盘桓,蜿蜒而行,气势磅礴,犹如一条雄浑的巨龙。《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元狩二年(前121)始筑令居(永登)以西,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国。汉武帝在河西“列四郡,据两关”的同时,为提防匈奴残余势力从漠北向南继续袭扰河西,历经20年,在东起黄河西岸的令居(今永登县西南),北至居延泽,西到敦煌西境的绿洲边缘地带,构筑起了一道延绵1000余公里的塞防体系,史称“汉塞”。正是这个史无前例的军事防御体系,保障了河西走廊的安定繁荣以及丝绸之路的畅通。在这海拔3000米、人迹罕至的山峦,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人们付出了怎样的艰辛?付出了多少血汗?今天的我们是难以想象、无法考量的。前行几公里之后,路边即出现裸露的长城夯土墙体。这是早年修路时,人为的破坏,将这段长城残酷地拦腰劈开了,真是惨不忍睹,令人扼腕痛心!近年来,随着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毁坏长城的事件依然时有发生,但如此恶劣的案例,毕竟还是愈来愈少了。
我们由古浪重新上高速,经武威,过金昌,中午时分抵达金昌区双湾镇。金昌是河西走廊的蜂腰地段,这里是位置最北端的一块绿洲,挺拔茂密的树林、广阔葱茏的田野,一派生机勃勃,如绿色的宝石镶嵌在戈壁大漠。著名的沙井文化三角城就在这里。1924年,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在民勤与金昌的相邻地带发现了沙井文化。上世纪70年代,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对三角城、西岗、柴湾岗墓地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沙井文化是一支半农半牧、带有强烈草原文化风格的文化,距今3000~2500年。它与我们即将考察的阿拉善右旗古文化又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呢?
从双湾镇下高速公路,前行约120公里,我们来到第一站阿右旗雅布赖镇。这里北临巴丹吉林沙漠,南接腾格里沙漠,两大沙漠中间,竟然有如此无垠壮观的盐湖!放眼望去,阳光下泛着耀眼的粼光,挖掘机在紧张地工作,到处都是堆积的盐山,场景令人兴奋震撼。据当地同志介绍,早在汉代,人们在雅布赖就开始生产食盐,并运到周边地区,民国时期,主要使用骆驼将食盐贩賣到武威、山丹、张掖等地。时至今日,到了盐湖,我才深刻领悟到了盐与人类文明的密切关系。我在研究史前文化的时候,特别关注水与人类的关系,比如史前遗址均选择在近水源的地点,并且随着生活能力的提高,才能逐渐远离水源,直到发明打井技术。汉代开始大规模地生产食盐,包括井盐、海盐、湖盐,既有文献记载,又有画像石等图像资料,以及盐业遗址的佐证。那么,在史前时期,人类肯定与历史时期一样离不开食盐,尤其是提炼技术较为简单的湖盐,会较早地被人类发现与食用。河西走廊的绿洲距雅布赖盐湖仅100公里之遥,且中间没有高山、大河屏障,武威发现的最早新石器时代文化是5000年前的马家窑文化,金昌是4600多年前的半山文化,我推测河西地区的先民与雅布赖之间一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为人们既离不开水,亦离不开盐。
雅布赖镇虽地处戈壁沙漠之间,但让人意外的是竟然有一个小型的大漠人家博物馆。进入展厅,映入眼帘的是一副大型沙盘,展示了阿右旗的自然地理及历史、旅游资源分布状况,一目了然。在之后的展室中,一幅彩色照片吸引了我的目光,上面是典型的马厂类型彩陶。照片上部是三角折线纹单耳罐,下部是口沿饰点状纹的双耳罐。讲解的同志告诉我,这两件陶罐出自于当地。马厂类型是马家窑文化的晚期,距今4300~4000年,主要分布在甘肃中西部和青海东部。这两件陶罐表明,马厂类型的先民已发展到巴丹吉林沙漠的南缘地带,换言之,阿右旗的历史可谓悠久,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在此已经开始定居生活。更令人惊喜的是,在展柜中,陈列着一件饰三角网格纹的双耳罐,属于稍晚一些的齐家文化。同时展出了精美的细石器,有多件石核和石叶。
6月7日,我们进入了向往已久的巴丹吉林沙漠。在几十公里的“沙漠冲浪”途中,连续见到了几个当地人叫作海子的沙漠湖泊,黄沙之中,一汪汪清泉,周围芳草萋萋,鸟儿盘旋,令人不得不敬畏神奇美妙的大自然!为我们开车的蒙古族师傅告诉我们,巴丹吉林沙漠中有100多个海子,他的老家就在沙漠深处。现在还有人家,他们不愿离开故土,依靠放养骆驼和羊,过着比较富裕的生活。我一直以为,沙漠以干旱著称,即使出现泉水,也属偶然、暂时的,人类无法在沙漠中生存。显然,考察中的所见所闻,推翻了我以往的错误认识。出于专业的考虑,我在想:如果人类在沙漠中可以生存,那么沙漠深处最早的先民,当属什么文化呢?
当天下午,参观阿右旗博物馆,我的思考也有了答案。博物馆的展览很有特色,骆驼及岩画的专题展在其他地区难以见到,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形式设计参考了蒙古包的元素,新颖精致。在二楼展厅的独立柜中,陈列着一件40厘米高的彩陶,走近一看,令我大吃一惊!原来这是一件四坝文化具有代表性的彩陶罐。两个腹耳,两个肩耳,红色陶衣,浓重彩绘,处处体现着四坝文化的特点。四坝文化先民生活在河西走廊的中西部及新疆东部,距今3900~3500年。我向馆内同志询问器物的来历,他告诉我,这是馆长范荣南在巴丹吉林沙漠中考古调查时发现的,发现时已被骆驼踩破,带回馆后复原而成。这件彩陶的传奇故事说明了两个事实:第一,四坝文化分布的北界已达阿拉善右旗,第二,巴丹吉林沙漠中,在将近4000年前已有人类居住。馆内还陈列了一组齐家文化陶器,最为醒目的是一件三角网格纹的彩陶双耳罐,与雅布赖镇大漠人家展览的齐家彩陶特征完全吻合,还有典型器如花边陶罐等。至此,我们可以大体排出阿拉善右旗的史前文化发展序列,即:先有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其后是齐家文化,继之而起的是四坝文化。这与河西走廊的发展路径基本相同。此外,馆内陈列的一组环首铜刀既有北方草原文化的特点,又有沙井文化的风格,由于未见到相关的陶器,无法判定沙井文化是否扩展到这里。留下一点遗憾,以后再弥补吧。
第三天,我们的考察圆满结束,返回兰州。归途中,我依然沉浸在诸多发现、收获颇丰的喜悦之中。我们要敬畏自然,更要尊重历史与创造历史的先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