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丁佤族干栏式建筑木构架演变研究

2017-08-09 05:43唐黎洲孙婧妍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干栏大柱佤族

周 琦,唐黎洲,孙婧妍

(1.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北京 100044;2.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昆明650500)

翁丁佤族干栏式建筑木构架演变研究

周 琦1,唐黎洲2,孙婧妍1

(1.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北京 100044;2.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昆明650500)

通过对沧源翁丁佤族干栏式建筑的调研,发现在其演变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类型,演变逻辑是由大柱体系向整体榀架的构件标准化体系发展。对其自发的演变逻辑的研究,在新时期对翁丁佤族传统干栏式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佤族;干栏式建筑;木构架;演变

阿尔多罗西的《城市建筑学》,指出类型不是对事物的抄袭和模仿,更多的是形成某种因素和现象的概念,这种观念本身是形成建筑原型的法则。类型是一类事物的普遍形式,其普遍性来源于类特征,是人们日常生活模式的产物,而建筑形式只是其一种反映[1]。翁丁佤族干栏式建筑,实际是围绕木构架体系类型演变的[2]。对木构体系的演变研究,将找到佤族干栏式建筑形式与结构的演变逻辑,从而为佤族传统干栏式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提供依据。

1 问题的提出

沧源崖画中佤族干栏式建筑表现为以支撑框架为主的结构体系,因此可以推断沧源地区最早佤族建筑形式原型是类似巢居的支撑框架,图1为崖画干栏式建筑形象。

根据现存佤族民居测绘资料,现存佤族干栏式建筑都是作为整体框架体系①整体框架体系即是干栏式建筑的下部支撑部分和上部庇护结构呈整体框架的结构体系,简单的说就是,用贯通上下的长柱取代下层短柱的栅居。杨昌鸣.东南亚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建筑文化探析[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69。[3]存在的,因此翁丁的研究对象也是从整体框架②从考古资料和现存实例来看,干栏结构体系可分为两大类,支撑框架和整体框架体系,其演变过程大致也经历了从前者到后者的发展阶段。所谓支撑框架体系,是指由下部支撑结构和上部庇护结构组合而成的复合结构。杨昌鸣.东南亚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建筑文化探析[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60。结构开始的。

在《云南民居》及其续篇中,对佤族民居的研究内容主要以《佤族简史》中对佤族类型区的分类为依据,将佤族民居按地区分为了4种类型③《云南民居》中仅概述了佤族社会文化概况以及针对耿马地区的佤族民居的调研。在《云南民居·续篇》中才引用佤族类型区的概念。佤族类型区,即前文提到的在《佤族简史》(初稿以及修订稿)中,将佤族大致分为3个类型区,即阿佤山中心地区,阿佤山边缘地区和镇康、永德地区。引用这种分类当时对佤族社会经济形态加以说明,并对各类民居特征加以总结。《云南民居》95页。[4-5]:西盟佤族民居、沧源佤族民居、孟连佤族民居、耿马佤族民居。本文着重探讨沧源类型区佤族干栏式建筑类型,翁丁大寨的佤族民居,在云南民居中所提到沧源佤族民居典型特征基本得到了保留。原始民居多以“4大柱”“8大柱”式的竹木结构的干栏民居为主④《云南民居·续篇》105页,沧源县班洪、曼海、永和等地佤族民居,是竹木结构的干阑式建筑,平面为椭圆型,一般分为3间,楼上住人。屋顶坡度很陡,约有60°,椭圆型歇山草屋顶一直盖到楼面,致楼上无外墙,而开老虎窗,造型奇特,与各民族明显不同,与佤族其他地区民居也有差异。106页沧源班洪乡南板村曼海寨周老大宅……支承屋顶除边柱外还有四颗中柱……形成“8大柱”。[4]。

2 演变过程

2.1 类型一:整体框架结构下的纵向排架式结构

2.1.1 大柱体系的分类:纵向排架式结构[6]

翁丁大寨所处班洪地区,属于阿瓦山边缘地区⑤《佤族简史》将佤族聚集区称为阿瓦山区。认为西盟佤族属于阿佤山中心区,沧源、耿马、孟连佤族为阿瓦山边缘地区。[7],受傣族等影响,解放前已经初步形成封建领主制度⑥田继周. 班洪佤族从原始社会发展为封建领主制[J]. 民族研究, 1983(5):60-67:阿瓦山边缘地区的沧源、耿马、孟连、双江、澜沧县的佤族,受傣族影响较深或某种程度受傣族土司(领主)的统治,已经初步形成了封建领主制。[8]。翁丁原型建筑早早便有4、8大柱的分类,不仅是结构体系的区别,也是封建等级制度意识的需要。

对柱的崇拜⑦佤族民居最早形态可以追溯至沧源岩画上的“巢居”式建筑,从壁画上可以看出早期佤族建筑形态是干栏形式的,说明佤族先民对柱子的崇拜由来已久。而在传统的佤族村落中,居民对柱的热爱更是显而易见,无论是室外的寨桩、女神图腾柱、装饰物,还是室内的火塘柱等,都和佤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翁丁村也不例外。“对柱的崇拜和在祭祀广场中柱的中心控制意象,应当给予特别注意。尔后,这种崇拜和意象由室外空间引入室内空间,成为云南民居住屋空间构成中别具地方特色的一大传统。”蒋高宸.云南民族住屋文化.云南大学出版社[M].1997。[9]成为木构体系分类的标准。在翁丁佤语里面,“任(音)”即柱子,“任西龙”指大柱,即4、8大柱的主要支撑柱子;“任西糯”指边柱,即不到顶的柱子;“任西都”指支撑前屋后屋,前后各3棵的柱子;“摆穆”意指火塘,“烧多”指火塘柱,不入土,石柱础的柱子;“西都”指前屋后屋;“落外”指屋内专有的祭祀空间;而靠近“落外”的柱子则叫作“西瓦落”(图1)。

图1 崖画干栏式建筑形象与佤族干栏式建筑柱命名系统

从早期结构来看,翁丁旧大柱体系分为2、4、8大柱,以前都是遵旧制,等级不能逾越,现在等级制度淡化,等级就没有太大的限制。2.1.2 旧2大柱:旧4、8大柱过渡性结构

旧2大柱,四壁落地,底层无架空,屋顶形同于其他干栏建筑,即“鸡罩笼”[10]。属于大柱体系下的过渡性住宅,始终贯穿木构体系发展过程。当建造者无力建造4、8大柱时,2大柱就成了暂时甚至永久性的居所(图2)。在翁丁村乃至整个佤族风俗之中,这一类建筑出现的原因如下。

(1)礼教因素。一个家庭中新婚的孩子在即将独立生活时,所建房屋必须为“鸡罩笼”。居住时间至少为3年,再根据自己经济实力建4、8大柱。这一行为被当地佤族视为能尊敬长辈的标准,并对后人有示范作用[11]。如杨艾门(大)家,便是如此,但因为家中贫苦,多年居住于此。

(2)神灵与心理因素。家庭成员遭受意外离世,如病亡、车祸等,则认为原有住宅不吉利[12]。须把原先所居住的房屋拆除并把房屋构件尽数焚毁,然后再建造“鸡罩笼”,在里面居住不低于3年,之后根据家里是否顺利而决定是否重新建造大房子。在他们认为,如此便可逃脱厄运,获得神灵庇佑,一切重新开始。譬如村中赵艾乃家,则因家中独子外出务工亡于工难。

(3)经济因素。房屋主人经济实力有限,只能建造地棚式的房屋[13]。如李城家,因为主人是一对退休老夫妻,却无退休金,又无其他经济来源,也只能居住在这种简陋房屋里面。

2.1.3 旧4大柱与8大柱

村中常见建筑形制,火塘、出入口都是一个,扇形空间仍为供神空间。通常进深5 m左右,山墙上4柱,中间跨2柱。双柱上加横梁,横梁上立承脊柱。承脊柱有小横梁穿过,下面连接着承檩柱。边柱上通常直接架设檩条,檩条上再铺设椽子,最后用草排铺设屋顶。“建筑主要是竹木结构,承重构架房架、柱、梁、檩、部分楼楞、楼梯等用木材;墙、椽、楼楞、楼板、屋面用竹和草。构件连接除榫接外,也利用柱上树杈支承木梁,并普遍使用绑扎”[14]。

只有当地头人、魔巴等村寨实际管理者,才能建造8大柱。

为传统架空无人字架式,柱桩入地约一臂长,木构件连接以绑扎、少量开槽穿插为主,无人字架。屋面坡度很陡,达到60°。檐口离地面1~1.3 m。披挂式全茅草屋面,屋面茅草顶即是围合墙体。但柱子粗细不均,各个构件加工比较粗犷。进深通常在6~8 m,构造与4大柱基本一样,只不过在山墙面多了两对大柱,并通过梁将4榀构架都穿在一起(图3)。

图3 旧4大柱与旧8大柱

2.2 榀架系统的演变:从“纵向排架式结构”⑧《我国古代木构建筑结构体系的确立及其原生形态》:沿着立柱顶端绑扎檩条,檩条上绑扎椽条,构成单坡两坡或四坡屋顶,这种构架可以称之为“纵向排架式结构”。[6]到人字架结构的演变

2.2.1 类型二:大梁式结构,圆顶屋架向歇山屋架的过渡

对原型的改良,使榀架系统朝着标准化构架发展,然而作为屋顶材料的茅草越来越广受诟病。佤族确定屋顶角度,一般使用所谓“分水”(图4)。中柱H的长度一般是固定的,L是主梁跨的1/2,分水=H/L,分水越大屋顶坡度越陡,旧大柱不低于10分水,新大柱不能超过5分水,否则无法安装石棉瓦。

大梁式结构特征:当地工匠为改善居住条件而引进的一种结构形式,早期大梁式为双坡屋架,木构架连接以榫卯、开槽穿插为主,有人字架,屋面坡度40°,木板围合墙体,石棉瓦屋面。构件尺寸规整,墙体较高,室内较宽敞。

1998年村民对新建房屋提出要求:引进石棉瓦,室内空间完整化,减少柱子对房屋使用面积的影响。大梁式榀架系统将分水减至3~4成,采用了标准化构件。如果前后屋继续沿用弧形屋面,石棉瓦安装难度将大大增加。首家大梁式虽然加装了屋架斜梁,但并没有出现歇山顶,因为第一次使用新材料新结构,整个设计都是出于探索阶段。

图4 大柱体系到大梁式结构的演变和大梁式室内透视图

大梁式结构的演变:“新”结构与“旧”礼制的矛盾。

大梁式结构的出现之前,部分村民对新的室内居住环境提出了要求:新结构体系下室内空间更舒适,没有柱子的阻隔。同时为了将屋顶材料更换为石棉瓦,于是大梁式木构架系统(图4)应运而生。从外观看来,大梁式与新大柱式几乎没有差别,但结构系统却不再是基于旧大柱。整套框架只有长柱与短柱之分,人字架、大梁和长柱共同构成了一榀屋架,水平构件穿枋基本上不承重,主要起到横向拉结作用。

虽然解决了室内多柱问题,大梁式并没有表现得像新大柱那样广受欢迎。原因如下,首先,佤族柱崇拜理念深入人心,信仰柱的缺失,让大梁式成了村内的“异类”,村民对大梁式普遍抱有怀疑鄙视的态度。可是,即使后来加装了不承重的信仰柱,大梁式终究没有在村内推广开来。究其原因,结构体系技术不够成熟是主要原因:大梁式仅仅在架空层有拉结梁,二层室内通常没有梁的连接,造成结构的不稳定,最终没有被普遍接受。

2.2.2 类型三:人字架的产生与标准化建造系统的诞生——新大柱式结构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原型建筑结构也在不断完善创新,对原型结构的改良出现了人字架,简化了屋顶构造。使人字架直接支承檩条,原先大柱、边柱则支承着人字架,标志着以榀架为基本建造单位的构架的出现(图5)。改良式的出现,优化了原有大柱系统,使房屋整体框架系统日臻完善。

图5 榀架系统的形成

因为技术不完善和与传统大柱系统的彻底背离,大梁式的出现并没有在全村推广。与此同时,对原型的改良产生了新的大柱式建筑。新大柱式将榀架系统与前后屋斜梁统一在一起,形成歇山顶屋架,最终让整个屋架系统形成有效的标准化结构。新大柱式一经建造设计出来就广受欢迎,并最终推广开来。新大柱体系沿用了旧有大柱称谓,分为2、4、6、8大柱(图6),但分类标准是户型的大小,各家按自身经济实力建造。其中6大柱仅仅是过渡型户型,并没有被广泛建造。

图6 新大柱式

2.2.3 演变逻辑

(1)原型构架采用纵向排架式结构,新大柱采用了人字架结构。旧大柱构架主要由主边柱、纵横梁及中通构成,这种做法主要特点是中通升起较高使得屋面坡度整体较高,但构架整体刚度受力不稳定。新大柱式构架既保留了主边柱,又增加了人字架系统,从而形成榀架系统(图7)。在真木节点上,旧大柱式多采用简易搭接和穿插的做法。新大柱式多采用榫卯做法;旧大柱式竖直方向受力特点是茅草顶→檩条→立柱。新大柱式受力特点则是草顶→檩条→人字架→立柱。屋架倾斜构件与竖直构件的连接通常是受力薄弱点,由于人字架与立柱之间通过榫卯连接,而旧式仅采取简单的搭接,故在受力稳定性和均匀性上,旧大柱式比较差。

柱檩用材的供给,旧大柱式的处理较大梁式与新大柱式更粗糙简陋。早期用料限于自然和人工条件,主柱断面通常为圆形,直径18 cm左右,边柱用料则更小,且弯曲明显。新大柱式用料较规范,主柱断面是正方形,边长至少20 cm,边柱16~17 cm。

图7 从“纵向排架式结构”到人字架结构的演变

(2)墙体与屋顶的分化,是木结构出现人字架的关键步骤,是符合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当承重的屋顶与作为维护结构的墙体出现分离时,人字架、主柱和边柱构成的结构解决了墙体出现的问题。同时,当榫卯技术还未普遍运用时,肯定也是用绑扎方式来实现的,而当榫卯做法广泛引入纵向排架式结构之后,原先绑扎在各承重柱之间水平构件,通过榫卯的穿插形成了一个整体,新大柱构架体系逐渐成熟并被广泛使用。

3 分析与结论

3.1 演变线索:形制和结构系统的演变

综上可知,翁丁村干栏式建筑的演变规律沿着两条主线:形制的分类和木结构体系的演变。

(1)首先,形制的分类伴随着当地对等级制度等意识形态意义的需求[15]。新中国成立前的翁丁村,属于封建领主制度,对礼制要求严格。村中的窝郎、头人和魔巴,虽然没有脱离生产实践活动,未形成“官吏”阶层,但作为村寨实际管理者,在实际村中享有很高地位和名声[16]。除了寨主等社会地位极高者可以建造8大柱之外,一般村民所居住的大柱式房屋只能是4大柱等,不可僭越。

出于等级意识的需要,才出现了2、4、8大柱的分类。解放后对建筑形制的要求不再基于封建等级制度的2、4、6、8大柱式建筑,更多的是村民对于实际居住需求的“户型”[16-17]。

(2)在结构系统的演变线索中,建造材料和居住空间的需求共同构成了演变的线索(图8)。旧大柱体系与柱信仰有很大关联,结构不可靠等问题通过人字架解决以后,形成了榀架式体系。当榀架系统使用石棉瓦等刚性防水材料后,建筑的形式便朝着易建造的歇山顶发展。大梁式的出现符合这一条件,然而作为新型结构,大梁式还存在结构不稳和“户型”单一等问题,与佤族传统柱信仰体系严重背离。最终,新大柱式的整体榀架新体系综合考虑标准化建造、符合民风民俗等因素,适合不同经济条件的家庭建造,因而一经问世,风靡全村至今。

图8 结构体系演变图

3.2 结构体系类型

由于发展的需要,沧源将翁丁村作为“佤族风情”的传统典型村寨而“保护”下来[18]。如果没有当时的有意保留,我们无法了解阿瓦山边缘地区的佤族建筑演变过程和规律,也无法把握今后佤族传统民居发展的动态。将发展干栏建筑归类总结,不仅有助于理清其发展脉络,还能透过演变规律发现基本建造特点。翁丁干栏式建筑类型演化,先后经历了大梁式和新大柱式,各种式样在处于演化中,其中当属新大柱式最为成功,也发展为不同的形式,现将不同类型归纳总结如表1所示。

表1 结构体系类型表

续表1

3.3 演变特征

首先,翁丁干栏建筑在发展过程中,建筑形式由实向虚实相间的丰富形式转变,屋顶材料由茅草向石棉瓦发展,体现的是木构体系向标准人字架转变的逻辑。表现在建造工艺上则是由原始的绑扎、天然槽口技术向榫卯、石柱基础技术的发展。

椭圆形歇山草屋顶,比矩形歇山屋顶施工简便,不需要在转角处设斜梁或斜屋架,竹檩、竹椽沿扇形屋面转弯即可(如是瓦屋顶则扇形反比矩形困难)。翁丁大寨中,新旧民居并存,老民居为椭圆形草顶,新民居为石棉瓦屋顶(因旅游需要加装茅草顶),平面从椭圆改为矩形,构架朝着标准化构件发展,施工越来越简易方便。随着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屋面材料将改用更耐用的材料,建造将会更加方便有效。其中传承至今的建造逻辑和体系,可以在新民居中沿用甚至创新。综上,佤族民居是较古老的建筑形式,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不仅可以印证考古发掘的建筑遗迹或文物,也为研究民居发展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真实的材料(表2)。

表2 3种类型演变过程的比较

3.4 结论

首先,翁丁木构架体系类型分为旧大柱体系(类型一)、榀架体系(类型二)以及整体榀架体系(类型三),其演变遵循着佤族时代普遍心理经验长期的积累,“沉淀”在每一个人无意识深处的原型的逻辑。

其次,在其类型发展过程中,佤族人抽取了那些在历史中既能适应其基本生活需要又与其生活方式相适应的干栏式建筑形式。这套建筑形式的结构逻辑表现为大柱式木构体系,可见干栏式建筑的原型概念⑨《城市建筑学》:荣格有关原型(ARCHETYPE)的概念是指人类世世代代普遍性心理经验的长期积累,“沉淀”在每一个人的无意识深处。并未消失在其演变过程中。而是随着技术和材料的进步演化为新的结构形式,并发展成为标准化建造体系延续至今。

[1]阿尔多罗西.城市建筑学[M].黄士钧,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47.

[2]拉波波特A.住屋形式与文化[M].张玫玫,译.台北:境与象出版社,1985:85-120.

[3]杨昌鸣.东南亚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建筑文化探析[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105.

[4]王翠兰,陈谋德.云南民居.续篇[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45.

[5]云南省设计院.云南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39-60.

[6]徐伯安.我国古代木构建筑结构体系的确立及其原生形态[C]//建筑史论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9-20.

[7]赵富荣.中国佤族文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23-145,243.

[8]田继周.班洪佤族从原始社会发展为封建领主制[J].民族研究,1983(5):60-67.

[9]蒋高宸.云南民族住屋文化[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12.

[10]杨大禹.云南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25-35.

[11]杨大禹.云南少数民族住屋[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7:87.

[12]张捍平.翁丁村聚落空间与居民居住行为关系的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13:10.

[13]孙彦亮.佤山生产方式与佤族民居建造[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8:26.

[14]方国瑜.滇西边区考察记[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50-70.

[15]戴裔煊.戴裔煊文集[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3-10.

[16]罗之基.佤族社会历史与文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154.

[17]戴志中.中国西南地域建筑文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125.

[18]李洁.临沧地区佤族百年社会变迁[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

Study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Wooden Frame of the Wengding Wa Waist

ZHOU QI1, TANG Lizhou2, SUN Jingyan1
(1.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Beijing 100044,China;2. Faculty of Architecture and City Planning,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Kunming 650500,China)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dry bar structure of the Cangyuan Wengding Wa people,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different types in the process of its evolution. The evolution logic is developed by the large column system to the whole frame of the component. The study of its own evolutionary logic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raditional dryland architecture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Wengding Wa people in the new period.

Wa nationality;dry bar construction;wooden frame;evolution

TU366.2

A

周琦(1991-),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建和乡土建筑。E- mail:274285146@qq.com.

唐黎州(1978-),男,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乡土建筑。E- mail:82995155@qq.com.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谱系学历史研究法的干栏式建筑研究”(51308267)

猜你喜欢
干栏大柱佤族
云南佤族音乐文化意蕴的传承分析
干栏式苗族民居建筑艺术及其现代传承
就要把钱借给你
“干栏悟境”:青山游廊建筑及景观设计
就要把钱借给你
探究佤族文化如何保护和传承
云南佤族音乐文化意蕴的传承分析
德昂族传统干栏民居研究
论毛南族干栏民居建筑形态及其生态特点
孝顺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