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红群
今年60岁出头的王大爷前几天因为突然昏倒而急诊住院。医生经过详细检查,发现王大爷突然昏倒是胃出血导致的,而引起胃出血的根源在于他长期服用消炎痛止痛。
其实,类似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并非罕见,不少人身上某处关节一疼,就到药店买止痛药吃;有些人吃上药关节就不疼了,但一停药又不行了,于是养成了长期吃止痛药的习惯。殊不知是药三分毒,长期服用止痛药会带来不少副作用。
老百姓平常所说的“止痛药”多是指“非甾体类抗炎药”,这是目前应用最广、可快速缓解疼痛症状的一类药,由于这类药多为非处方药物,即不需要医生的处方就可在药店自行购买。这类药可以缓解疼痛,短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的风险并不大。
但非甾体类抗炎药并不能去除炎症的病因,也不改变疾病的病程,停药后疼痛等症状可再次加重。而且长期服用此类药可以引发一些副作用,比较常见的有胃肠道刺激,甚至引起消化道溃疡、出血。临床上在一些需要長年用药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就发现引起肠道溃疡的现象。
非甾体类抗炎药也应遵从医嘱,不能自行服用、经常服用。必须服用时,应在饭后服,以尽量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并避免同时饮酒。必要时还可给予胃黏膜保护措施。尤其是同时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或少量激素的老年患者,由于其胃肠道风险明显增加,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前需要医生进行相关风险评估,做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查等,并给予保护胃黏膜的药物。研究发现,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还可能引起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患者如果已有心脑血管疾病,服用前需要咨询医生,谨慎选择非甾体类抗炎药的种类,不要自行到药店购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