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亚军
(河南省许昌市中医院急诊科,河南 许昌 461000)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观察
贾亚军
(河南省许昌市中医院急诊科,河南 许昌 46100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方法: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采用Karnofsky(KPS)功能状态量表评定生活质量及国立卒中研究量表(NHISS)评定神经缺损程度,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中医症候积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症候积分NHIS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KPS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可提高肌力,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中风后遗症;中西医结合;对照治疗观察
中风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高等特点[1]。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每年新增的中风患者数量不断增加[2]。临床常采用降低血压、给氧、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抗凝等常规方法治疗[3]。本研究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中风后遗症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共76例,均为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男25例,女13例;年龄58~80岁,平均(68.95±6.12)岁;病程2~19个月,平均(12.95±4.32)个月;合并冠心病7例,高血压13例,糖尿病4例。对照组男23例,女15例;年龄60~82岁,平均(68.79±6.37)岁;病程2~19个月,平均(12.90±4.56)个月;合并冠心病8例,高血压12例,糖尿病3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及合并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经CT或MRI确诊为脑中风,符合《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1995)》[4]脑卒中的西医诊断标准。中医诊断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与《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6]中气虚血瘀型脑中风诊断标准。主证为半身不遂,言语不清,口歪眼斜;次症为手足心燥热,口咽发干,夜间盗汗,面色苍白,明显乏力气短,眩晕耳鸣;舌质红瘦或暗淡,无舌苔、少舌苔或舌苔白腻,脉弦细或沉细。有1个及以上主症、2个次证,再依据舌脉可确诊。均自愿加入本次研究且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脑出血及严重脑血管病,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精神及言语功能障碍,全身性感染、严重血液系统疾病,妊娠及哺乳期。
两组均给予阿司匹林(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423)口服,每次75mg,日1次,连续治疗1周;尼莫地平片(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药准字H20103620),日100mg,分3次口服,连续治疗1个月。
观察组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药用黄芪60g,葛根30g,川牛膝15g,丹参15g,当归15g,川芎10g,赤芍10g,桃仁10g,地龙10g,红花6g,炙甘草5g。血压增高加杜仲、夏枯草各15g,钩藤12g;上肢感觉运动障碍加用姜黄10g,桂枝10g,桑枝15g;下肢感觉运动障碍加续断15g,桑寄生15g,木瓜10g;便秘加火麻仁12g,郁李仁12g,苦杏仁10g。水煎,每日l剂,分早晚2次服用。
两组均30天为一疗程,连续治疗1个疗程。
比较两组中医症候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质量评分。①中医症候评分。半身不遂、言语不清、口歪眼斜、心燥热、口咽发干、夜间盗汗、面色苍白、明显乏力气短、眩晕耳鸣,按无、轻、中、重分为4级,分别为0分、1分、2分、3分。②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缺损为0分、轻度缺损为1~4分、中度缺损为5~15分、严重缺损为16~20分、极严重缺损为21~42分,分数越高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③生活质量评分。活动正常,无症状、体征为100分,活动正常但有轻微症状或体征为90分,可勉强维持正常活动,有明显症状、体征为80分,不能进行正常生活或工作,但基本生活可自理为70分,生活大部分可自理,偶尔需别人帮助为60分,需人照顾为50分,生活不能自理需要特别帮助或照顾为40分,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为30分,需接受治疗或住院为20分,濒临死亡为10分,死亡为0分。
肌力达到4级及以上,恢复生活能力为痊愈。治疗后肌力好转2级,未达到4级者为显效。肌力好转1级为有效。治疗前后肌力无明显变化或恶化为无效。
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 )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中医症候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中医症候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中医症候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s)
治疗前16.13±2.6716.10±2.540.050>0.05治疗后9.86±2.1614.32±2.119.105<0.05 NHISS评分治疗前19.62±3.2519.57±3.430.065>0.05治疗后10.04±2.8615.67±3.128.200<0.05 KPS评分治疗前45.82±9.6746.07±9.970.111>0.05治疗后91.16±12.6079.57±11.924.119<0.05指标时间观察组对照组tP中医症候评分
脑中风主要发病原因为脑部血管阻塞或破裂引起急性脑血流循环障碍,进而导致脑组织不可逆损伤。据统计,中国每年约新增200万脑中风患者,且大部分患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感觉、运动功能障碍,无独立生活能力,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增加家庭与社会的负担[7]。
中医认为,脑中风多是在内伤积损的基础上,复因外邪侵袭、饮酒饱食、劳逸失度、情志不遂,引起脏腑阴阳失调、肝阳暴张、血随气逆、横窜经络、内风旋动。中风后遗症主要证型为气虚血瘀证,病机为气血亏虚,筋脉失于濡养,气血运行受阻,属本虚标实之证。因此,主要采用补气活血方法治疗。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为治疗中风半身不遂方剂。方中黄芪令气旺血行,瘀去络通,大补脾胃之元气;当归补血调经,活血化瘀;川芎通行血脉,行散温通,有引经作用;地龙性咸、寒,具有清热熄风、通络作用;红花、赤芍活血通经;桃仁归属心、肝、大肠经,活血祛瘀;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补气活血,通经活络之功效。
综上所述,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
[1] 张正荣.综合康复治疗在老年中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7):114-115.
[2] 薛安刚.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疗效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16):2132-2133.
[3] 苏靖,黄莎,黎洁,等.吴克明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经验[J].湖南中医杂志,2015,31(1):38-39.
[4] 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79.
[5]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8-37.
[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1.
[7] 李桂玲,名盛.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60例临床观察[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4,8(12):786-788.
R743.3
B
1004-2814(2017)06-0706-02
2017-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