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亚杰
摘 要:由于学校课程门类繁多,学生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进行课外阅读。此外,学生在家就是看电视、玩电脑游戏、玩手机。针对这一现状,就如何激发农村边远山区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素养,让阅读驻守他们的心灵。结合教学实际发表自己的浅见,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阅读;永驻;山区孩子;心灵
一、农村孩子的课外阅读现状
1.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
在农村,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难以形成。在家中,家长不能成为孩子课外阅读的榜样,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工作之余,家长很少去阅读书籍,也较少督促子女去博览群书。再者,就像我所在的店王小学是个纯山区,大部分孩子是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照看,他(她)们思想落后,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意识,这自然影响了孩子对课外阅读的摄入。
2.学生缺少良好的阅读环境
以我们乡里的这些学校为例,尽管学校都建有图书室,图书的数量也相对充足,且各班都设有图书角,但适合各个年龄段儿童阅读的书目少之又少。在这种环境下,学生课外阅读的空间变得狭窄,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受阻,阅读能力会逐渐下降,悄然拉大了与城市孩子的差距。
3.课外阅读习惯难以养成
学生阅读书籍大多是走马观花、囫囵吞枣,粗略浏览一遍即阅读。很少有人做读书笔记,即使做了笔记,也无非是几个好词,几个好句。如果都这样“读”,不但读书效果微乎其微,还养成了不少阅读的不良习惯。
4.教师缺乏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
由于是课外阅读,教师从心理上并不是多么的重视,只看到学生阅读就行了,至于阅读的方法是否得当,教师很少进行有效的指导。
二、提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策略
上述因素制约着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不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和阅读能力的提高。为改变这一现状,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我个人认为应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激发兴趣,让学生爱上课外阅读
(1)做一个爱读书的老师,以心灵去引领心灵。教师要经常讲述自己(或组织学生讲)阅读读物后的收获和体会,用“現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2)班级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每周利用一定的时间赏读、交流所摘录的好词好句;定期在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比赛活动;评选“故事大王”等。对于表现突出的同学授予“读书之星”称号。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体味到阅读所带来的乐趣,充分调动他们的阅读积极性,使学生从传统那种“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苦读走向开放型的自主“悦”读。(3)利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教师要经常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等成才之人的成才之道,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中,更应该延伸到课外。在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聚精会神地去读,善于抵制外界干扰,全心全意去读,克服心不在焉的不良习惯。培养学生动笔圈画的习惯,并把这种习惯延伸到课外。让学生经常阅读有益的课外书刊,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面对学生课外书少的现实,鼓励学生把自己的课外书拿到学校来,登记纳入班级的图书角之内,然后让学生积极地交换阅读,这样一来,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明显提高。
3.教学生掌握良好的读书方法
张之洞曾经说过:“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功。”由于小学生阅读个体性强,随意性大,因此,教师要对他们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他们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如:教给学生精读、略读、浏览等读书法;教给学生摘录、归类、整理的方法;帮助学生养成阅读后及时交流、讨论的习惯;教给学生读时写批注、读后写心得体会的方法。在进行阅读时,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或需求选择章节进行精读,边读边想,在感受深处运用学过的阅读符号进行勾画圈点,对于优美精彩的句段则背诵下来,读后及时写下自己的感悟,养成良好的写读书笔记的习惯。长期坚持,必有所得。如:我的上一届六年级学生就是按照我教给他们的阅读方法坚持阅读,不但扩大了他们的阅读量和知识面,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写作水平。他们升入初中后,在班里的语文成绩名列前茅。
4.做好读物推荐,提高阅读质量
高尔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可见,选择正确的读本对学生的精神世界有多么大的影响。山区孩子由于见识、年龄、阅历方面的不足,选择读物时常带有盲目性、随意性,这样就不能提高课外阅读质量,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向学生推荐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书籍,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让他们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与精神成长铺设最亮丽的心灵底色。
参考文献:
[1]李建华.对于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探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4).
[2]杨兆山,王守纪,张海波.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适应问题[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