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财
摘 要:习惯,是人的一种下意识行为,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自控性。良好的习惯有时可以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实现自身能力的飞跃,获得更大的成功。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善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从而使初中生在历史的长河中汲取丰富的知识养分。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习习惯;教学方法
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日之功,需要学生在长期不断的坚持和磨炼中方能效果初现。因此,在培养初中生历史学习习惯前,首先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炼心”,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品质;其次,在实践中教导学生具体的实践方法。以下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历史教学实践,分析培养初中生历史学习习惯的拙见,望对各位同仁有所帮助。
一、培养学生历史自主预习习惯
从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我们可以看出培养一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多么重要。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而这一“培养学生主动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就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具体体现。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不可或缺。
具体的实施方式,比如,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鸦片战争的烽烟”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制定预习内容,让学生通过预习知晓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鸦片战争的结果以及鸦片战争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将预习中不理解的地方用着重号标示出来,便于在课堂上请教教师。如此,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讲解,进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学生更可以在自主预习的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二、培养学生动手查阅资料的习惯
查阅资料,是学习历史这门课程必备的一种能力,也是学生学好这门课程的基础,虽然历史教材中记载的史实都是经过教材编写组精心筛选过的,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和学习性,但是有些学生对于教材中涉及的一些小故事很感兴趣,这些小故事是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历史知识,考证历史真实性的导火索。还有的学生对于一些影视资料中涉及的历史知识也很感兴趣,想要一探究竟,这就需要学生结合多方面的历史文献来辩证分析,而达到这一实践目的的过程就是主动查阅历史资料,查阅的方式可以包括走访调查、网上查询、图书馆参阅等,学习历史应当辩证地看待问题,任何历史资料在很大程度上都不是完全正确,正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广泛参考多个方面的历史资料,再加上个人的辩证理解,就是最终的历史,这是学习历史的态度,学生通过积极参考各种资料,便会在这一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动手查阅资料的习惯。
三、培养学生及时温习新知的习惯
根据“遗忘曲线”我们可以知晓,人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会逐渐变得浅淡,记忆得越快,遗忘得也越快,这一规律告诉我们,如果学生在课下不能及时温习课堂学习的新知识,那么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就算将所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也是没有任何效果的。另外,从我国古代来看,孔子曾经说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通过温习学到的历史知识,学生还可以从中得到更多新的体会,进而提高历史学习效率。除此之外,教师不能仅依赖于学生自律,因为学生自己温习的过程极易受到身边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教师应当在每节课的课前,抽出一部分时间来帮助初中生回顾上节课学到的内容,这样不仅是对以往学到知识的巩固,也能更好地引申下节课的教学重点。
比如,教师教学完《维新变法》这一课后,在第二节课教学《辛亥革命》时,可以如此帮助学生复习“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维新变法,谁来说一说在我国的维新变法运动中都涌现出哪些重要人物?这一运动爆发的背景又是什么?最终又是以什么样的结果收尾的?”如此,向学生抛出疑问,学生自然便会联想到上节课学习的知识,如果有不懂的地方通过简单浏览教材也可以清晰回忆上节课的教学内容,这样教师再引申出“由于维新变法的失败,导致了孙中山等人决定用革命来代替改革,于是,辛亥革命开始了,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新的一课《辛亥革命》……”本课的教学内容,就更加合情合理了,如此,也可以有效培养初中生历史复习习惯,让初中生在每次的课堂学习新知前主动翻阅历史教材,回顾上节课的教学内容。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學中,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有效性,教师应当重视培养初中生的历史学习习惯,比如历史自主预习习惯、查阅资料习惯和温习复习的习惯等,习惯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学生为之坚持不懈,相信假以时日,必能在学习历史的实践中有所突破。
参考文献:
[1]王金梅.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2]戴怡敏.提高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数学作业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