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祥荣
边角时间是指幼儿进行进餐、洗手、喝水等活动之前的等待时间。为保证一日活动的安全有序,幼儿园一般会安排幼儿分组轮流进行端饭、洗手等常规活动,当一组进行时,其他组幼儿便处于等待状态,这段等待时间即边角时间。有些教师为保证活动秩序,安抚幼儿等待的焦虑,会在这段时间带领幼儿进行手指活动等小游戏。笔者在幼儿园实际调查过程中发现,这种看似充分利用时间,体现以儿童为本的活动安排,实质上是教师主导的高结构化活动的体现。
首先,边角时间的活动安排忽略了幼儿的兴趣需要。利用边角时间的目的在于吸引幼儿注意力,缓解幼儿焦虑情绪,因此,丰富有趣的游戏是边角活动顺利展开的充分条件。然而,部分教师该方面意识相对淡漠,且知识储备不足,对边角时间的利用忽视了幼儿的兴趣和年龄特征。一方面,采用的活动方式过于简单,游戏类型单一,不同时间进行的活动内容几乎完全相同。教师“为活动而活动”,对活动内容的选择大多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兴趣经验,缺乏对教育契机的敏感度,长此以往,难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教师实施游戏同质化程度较高,与幼儿发展阶段不相适应,大、中、小班幼儿边角时间的活动内容缺乏难度和类型的改变,忽视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最近发展区”的存在,边角时间存在的意义被弱化。
其次,教师主导的边角活动剥夺了幼儿社会交往机会。随着自我意识的萌芽,幼儿逐渐发现“我”与其他个体的差异,社会性发展推动幼儿主动寻求同伴关系的建立,大多数幼儿会利用边角时间通过语言交流、肢体接触等方式与同伴发生交流互动。然而,幼儿园边角时间的活动安排均为教师把握,活动组织多采用教师带领幼儿游戏的方式进行,这依然是教师掌握下的“师幼互动”,而非幼儿彼此间的主动沟通合作,剥夺了幼儿同伴交往的机会。幼儿成为教师掌控下的缺乏独立性的个体,不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和同伴关系的建立。
最后,边角时间过度安排不利于幼儿自律品德的培养。学前儿童自我中心的思维特点致使道德发展处于他律阶段,对秩序和规则的认知需要他人的引导,因此,培养幼儿自律性是学前阶段的任务之一。边角时间的完全利用使幼儿时刻处于教师的掌控之下,过于充实的时间安排将幼儿的时间挤压,幼儿无暇也没有机会独立思考并自主安排行动,从而成为教师掌控下的无思想个体。幼儿活泼好动的特点被过分夸大,学会等待、自我控制等品德和静息等习惯培养的培养被忽视。
在幼儿园活动中,边角时间应真正留给幼儿,教师要将自主权和选择权还给幼儿。首先,因材施教,关注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兴趣需要。不同年龄幼儿发展存在阶段性,不同幼儿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小班幼儿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易疲劳,集体教学活动后应给予幼儿放松调整的时间,边角时间可安排放松活动或静息;大班幼儿注意集中时间较长,自主性发展,教师应及时关注幼儿的兴趣点,给予幼儿自主选择边角时间游戏类型和尝试独立组织活动的机会。其次,以幼儿为本,允许幼儿有交流的空间。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存在许多边角时间,教师可将部分边角时间“留白”,如集体活动或游戏活动刚刚结束时,幼儿兴趣依然高涨,对刚发生的活动还存在很多想法,教师可将边角时间留给幼儿,给予他们交流互动的机会;最后,靈活变通,根据不同的活动采取多样化安排。不同活动对幼儿情绪状态要求不同,如,在午睡或吃饭前,教师可通过讲小故事、静坐等方式让幼儿情绪保持稳定,以保证进餐、睡眠质量;集体活动前,教师可采用手指游戏等方式,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