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段学生写话训练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2017-08-06 14:43汤丽萍
新课程·上旬 2017年6期

汤丽萍

(浙江省杭州临安市石镜小学)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习作教学的写话训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小学阶段,教师在习作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试着从低年级如何提高写话能力的策略来谈论如何为习作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打好基础。

关键词:低段学生;写话训练;习作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低年级学生应培养他们对“写话产生兴趣”,要让他们学会“写自己想说的话”,要培养学生轻松写话的能力。学生对写话产生了兴趣,那么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师应想方设法地调动低段学生对写话练习的兴趣。

1.从口头到书面

小学低年级的课堂要生动活泼,要想会写话,必须先会说话。在进行拼音教学时,孩子们看着图从说一个词到说一个短语,最后会说一两句完整的话。如,教学音节“wǔ”时,我利用书上为“wǔ”配的一个新疆姑娘跳舞图,让学生练习说话。孩子们说的内容丰富极了,其中一个是这样说的:“这个女孩穿着红衣裳,皮肤是肉色的,她在跳新疆舞,她好漂亮哟……”孩子能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虽然用词不够恰当,但轻松、开放、民主的课堂,为学生打开了思维之门,给了他们良好的写作源泉。

2.从写一句话到写几句话

教师充分利用课本插图、课后练习续编故事、展开想象写话等结合课文阅读的小练笔,可以采用扩句的方式,为他们自由发挥自己的丰富感受提供条件。

3.从引导写到独立写

到了二年级,学生的写话练习明显增多了。我们要注意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设计他们喜欢的话题,引导他们学会观察,充分议论,让学生尝试说话、倾听说话、表演说话,在充分说的基础上大胆选择写话的内容。

二、挖掘教材资源,授人以渔,教给学生写话方法

教材是学生练习写话的一块沃土,它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低年级写话时会遇到很多障碍,如识字量少,书写速度慢,脑子里想了很多句,但是笔下却写不出一句等等。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写话时要根据教材特点,挖掘教材资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教给方法,让学生能够流畅地写下来。

1.挖掘教材资源,锻炼写话能力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教师开始可以让学生以仿写的形式练习写话。如,学了《春天在哪里》一课后,我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去找春天,再让他们结合自己观察到的模仿课文写话,通过课本的示范,学生写话的内容顿时生动丰富了,而且充满了自己真实的感情。

2.理解课文内容,写自己的真实感受

每学完一篇课文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几句话写写自己的体会,以此训练写话。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写话水平,感悟更深。

三、拓展空间,培养观察能力,让学生有话可写

生活是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宝库。因此,我鼓励孩子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到我们的生活中去体验,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大自然和社会的认识。

1.培养留心观察的习惯,拓展生活空间

看到路边绿化带的草坪播种后蒙上了白色的薄膜,我帶着学生远远地观察走近生活;看看自己身边发生了哪些变化;让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关注身边的事等,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写话能力的重要途径。

2.丰富课外阅读,拓展外围空间,激活写话思维

小小“采蜜本”,增加素材内容;大大“阅读库”,增大知识容量;在阅读完一本或一篇文章后,我积极要求学生把读后的感受说一说,写一写。在日常教学中,不难发现我们的孩子在阅读完一篇童话或寓言时,他的内心已经非常关心文中主人公的结局了,他们在脑海里早已不由自主地编织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故事。这时,如果能适时地加以引导,指导学生大胆地想象,把自己的想象说出来,再写下来,就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

四、趣味评价,体验写话的快乐

重视写话后的交流和展示,让写话交流中所产生的成功感,持续激发学生的写话热情。我们可以用“情感符号批改,分享学生的心情;创建智慧园,分享学生的习作”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除此之外,笔者认为:要营造学生乐于表达的环境,先要转变指导的评价观,多一些赏识、赞美之词,也可以专挑写话中精美的词段、新颖的设想、有趣的内容等方面的亮点给予褒奖,及时奖励,让孩子享受写的乐趣。在一个个写话亮点的刺激下,充分张扬小学生的个性,使他们感受到习作快乐,潜移默化地爱上写话。

总之,我们要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写话融入学生的生活,让写话成为学生表达自我、展示自我最真实的需要。我坚信:给孩子们一片五彩的天空,他们定会像小鸟一样展翅翱翔,定会用五彩的笔来描绘美好的生活。

参考文献:

[1]顾冬梅.低年级小学生写话能力培养初探[D].苏州大学,2010(9).

[2]李菲.搭建全方位写话平台的教学尝试[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9(8).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