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霞
(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第二幼儿园)
摘 要:幼儿教师该如何和幼儿进行一场最广意义上的对话,从而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呢?教师,不只是一种角色;幼儿,不只是一种发展;对话,不只是一个角度。只有全方位地、多維度地引领幼儿想说、爱说、能说,才能找到发展幼儿语言思维的钥匙。
关键词:合作者;促进者;个性多元
别总是以为幼儿是单线条的,是一个很容易就看穿的“平面”。事实上,幼儿是那样的鲜活、复杂、多变。面对这样一个活蹦乱跳的“易变体”,幼儿教师该如何和幼儿进行一场最广意义上的对话,从而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呢?窃以为,教师,不只是一种角色;幼儿,不只是一种发展;对话,不只是一个角度。只有全方位地、多维度地引领幼儿想说、爱说、能说,才能找到发展幼儿语言思维的钥匙。
一、教师,不只是一种角色
新的时代背景下,幼儿教师必须在更加成熟理论视阈的支撑下,扮演多种角色:一个融洽的“合作者”、一个耐心的“保姆”、一个合理的“调解员”、一个大度的“忍耐者”、一个热情的“鼓励者”、一个高效的“促进者”……不论什么角色,如果能借此滋养孩子、提升孩子,教师都可以大胆一试。
角色之一:一个融洽的“合作者”。好的师生对话关系不是俯视,不是居高临下,而是平等对视,以心交心,必须让孩子发出自己的声音,“我口说我心”,从这个意义上说,幼师从“儿童视角”出发,基于儿童应有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去理解儿童,才能生成一种融洽对话的气氛并渐渐蔓延。
角色之二:一个热情的“鼓励者”。如,在一次活动中,为什么同样有电池、电线、小灯泡,可是他的灯泡亮了,而这个却没亮?对此要鼓励幼儿:“看看它们放的位置一样吗?”幼儿通过观察得出结论,原来三样东西都要连接住才行。接着又提出“那我放在一个方向也连着了,这样会亮吗?”的悬念引起幼儿的好奇,使幼儿再次尝试寻找答案。在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应该“平视”学生,共同成长,千万别在教育孩子有“教养”的同时,压抑孩子的天性,剥夺孩子“做孩子的自由”。
角色之三:一个高效的“促进者”。好的教师不会对孩子们的“异想天开”摁下“删除键”,而是让每个幼儿有话要说、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并且不断促使幼儿的对话、活动、学习向更高的层面发展,正所谓,教师能走多远,孩子就能走多远。教师的责任在于创设丰富而活泼的教学情境,不断地打开课堂的边界,打开教学的边界,打开生命的边界,力争使孩子们成长的地方,成为“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
二、幼儿,不只是一种发展
新课改理念下,“个性、多元、发展”是幼儿发展中最显豁的理念之一。的确,每一朵花都有不同的花期,每一个小孩都是独特的。教师的责任不在于剪掉学生身上的“枝枝丫丫”,而在于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在属于自己的花期内发芽、抽枝、绽放。因此,在幼儿教学中,注重个体成长,注重多元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如,听了故事“七色花”后,老师问“假如你是小珍妮,你还想把花瓣寄给谁?让花瓣帮他做什么?”幼儿发言踊跃,有的说:“把花瓣寄给灾区的人们,帮助他们消除灾难。”有的说:“把花瓣寄给白血病患者,使他们有健康的血液。”还有的说:“把花瓣寄给老人,让他们年轻长寿。”等等,孩子们都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去体会七色花瓣给人们带来的欢乐和美好。
再如,在“狐狸和兔子”的活动中,问幼儿“假如你是兔子,碰到这样的事怎么办?”这一问题使幼儿马上进入角色,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有的说:“等狐狸睡着了,悄悄地从烟囱里爬进去,用电棒电死它。”有的说:“请来好朋友,一起拿武器去对付狐狸。”等等,可采用老师问—幼儿答、幼儿问—教师答、幼儿问—幼儿答等模式进行尝试,以此打开孩子们的话匣子,让孩子们在“言语的原野上纵情奔跑、觅食、嬉戏”,“终会看到壮硕野性的言语生命的崭露头角。”(潘新和语)
三、对话,不只是一个角度
新的时代背景和新的课改理念下,幼儿语言的发展不只是单轨道,而应该是多种方法糅合与延伸的多轨道。抽象、机械、单项地灌输只会让幼儿“昏昏欲睡”,只有新颖、活泼、多变的对话机制,才能紧紧吸引幼儿的眼球,才能让幼儿语言思维的发展变得容易,变得自然而然。
如,在听到故事“狐狸和兔子”后,让幼儿猜一猜故事里讲了一件什么事,幼儿可根据故事的名称猜想出很多答案,这样既激活了幼儿的思维,又使幼儿对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利于活动的进一步进行。再如,“认识扇子”的活动,在幼儿直接感知扇子在夏天给人们带来凉风时,提出“如果夏天没有扇子会怎么样?”“夏天除了扇子能使人凉快外,还有什么办法能使我们凉快?”等问题,让幼儿去扩散、去讨论,充分发挥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真正高效的对话教学不只是单轨道,而是“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天光云影共徘徊”,是孩子们真正走进快乐的学习时空并有所收获,如此,才能在孩子们的童年中蓄满美好的情愫、清醇的空气和幸福快乐的生活。
参考文献:
[1]王荣.给孩子“做孩子”的自由[J].教师月刊,2015,(7·8):59.
[2]陈俊一,程晓云,窦桂梅.站在课堂上的校长[J].教师月刊,2015(2):27.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