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走”活动背景下哈尔滨市普通高校学生运动动机的研究

2017-08-05 20:40韩冰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体育活动活动

韩冰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在“三走”活动政策驱动力下,探讨了学生的运动动机产生的影响,并对哈尔滨市5所高校的实际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学生运动动机的类型,建议利用学生体质测试、课外活动、弹性学分等多种方式,对高校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开展进行有效调节,使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把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共同调节,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并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三走”活动;运动动机;体育活动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精神,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激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观能动性、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升身体素质。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全国学联四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全面启动和广泛开展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即高校的“三走活动。”

在过去的二十几年里,中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持续下降,身体健康问题日趋严重,已经影响到青少年将来的发展,甚至成为影响国民身体素质的重大问题。为进一步地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必须关注学生参与运动的动机。运动动机是推动人们参与体育运动的内部动力,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因此,有必要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分析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内在动力,并且具有怎样的指向性和可控性。本文通过心理学动机理论来解析“三走”活动的发起过程、课外体育活动组织方式等因素,从参与动机的角度解决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普通高校学生的运动动机与效果为研究对象,考虑调查需要并结合实际情况,以哈尔滨市5所普通高校为实际调查对象,分别为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在心理学的领域中,任何心理测量都需要基础理论的构建,通过翻阅运动心理学丛书、一些学者专家的文献、以及十八大会议等相关内容,了解高校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动机种类及影响因素。

1.2.2问卷调查法

本文按照研究目的,在征求专家的意见后制定了《关于开展课外体育锻炼“三走”活动的问卷》,通过走访哈尔滨市的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的学生,随机发放问卷500份,有效回收490份,有效回收率98%,符合问卷调查要求。

1.2.3访谈法走访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5所高校,以访谈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和询问。

1.2.4数理统计法通过SPSS统计软件,对取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根据动机的指向性对学生运动需求的调查

在心理学上,动机是涉及行为的发端,具有指向性、持续性和强度的特点。动机是一种心理过程,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个体的需要和外部诱因是产生运动动机的主要原因。

对于高校的学生来说,参与体育运动有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有内部需要和外部需要,还有直接需要和间接需要,因此,大学生的体育运动需要应该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来调查。通过对5所高校大一新生进行访谈,发现约有80%的人认为体育运动非常重要,说明大学生已经意识到体育运动对身体的健康的重要性。通过对高校学生体育重要性认识的调查,反映出大学生对体育的需求程度是非常高的(见图1)。

调查结果说明,高校实施“三走”计划,可以激发大学生的运动动机。虽然动机源于“需要”,但是需要并不等于动机。对于80%的学生对体育运动有需要,是否能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需要外在的诱因来进行激发。因此,高校的“三走”活动可以通过增加单次活动时间,以更有效地激发大学生的运动动机,提升大学生參与体育运动的意识,进而促进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良好行为习惯的产生。

外在诱因对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有重要影响。追求学分、害怕挂科、害怕拿不到毕业证、评优、获奖等外在因素,是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因素。

2.2最高自我决策权对大学生运动动机的影响

自我包括一系列的观念体系、态度、价值观以及责任和义务。自我理论对动机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自我理论的研究者们进一步描绘了自我的5个方面:包括身体的自我、过程的自我、社会的自我、概念的自我、理想的自我。在学校三走活动中,可以把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两类。内部动机就是学生参与运动建立的自我价值感、自我决定以及能力的提高水平,这种来自内部的动机包括个体的兴趣、自信与运动成就;外部动机则是包括外在的奖励和任务。“最高自我决策权”在动机中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是自我理论的一个重要的控制手段其中包括来自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最高自我决策权不是随心所欲的过程,单独地从事某一项活动时不受外界任何条件的约束,对任何事物的决定权完全由自己掌控。拥有最高自我决策对人的心身具有积极的影响,如果过分地限制个体的最高自我决策权,对个体的身心发展是不利的。心理学中的自我理论,就是着重强调自我的决定和如何地自我实现。

在“三走”活动开展的情况下,有76.53%的学生会自愿主动地参加体育运动;有23%的人参加体育运动是被动地参加。图2表明,有76.53%的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受内部动机影响,23.47%的人需要外部控制施压才能参与体育运动。受外部动机所影响而进行运动的大学生,在某个时间段里丧失了“最高自我决策权”,从而严重地影响了其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大学生的内部动机才是主导自我决定理论的关键所在,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迅速培养兴趣,以免造成负面影响,增加学生的厌烦感。

2.3“三走”活动的形式与内容对大学生内外动机的影响

充分发挥大学生内部动机的作用,就是要提升学生的参与运动时的“最高自我决策权”,调查结果显示,课余活动中有66.33%的大学生,不能自由选择要参加的体育项目,这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例如,在“三走”活动的时间段,有些男同学想打篮球,结果被强制性地参加跑步或跳绳等集体活动,就严重的影响了这部分大学生参与运动的内部动机。因此,高校“三走”活动项目和内容应该多样化,让那些积极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大学生可以灵活选择运动项目。

由图3、图4、图5可以看出“三走”活动对学生外部动机的影响,学生在“三走”活动期间有66.33%的人不可以自己决定选择运动项目,有86.7%的人对被安排参与的体育运动不感兴趣,有64.29%的学生对“三走”活动产生厌烦感,说明“三走”活动体育项目的内容要丰富,要给大学生选择进行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的机会。

数据显示,“三走”活动的开展并没有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体育活动的开展也没有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且让多数学生感到厌烦。因此,“三走”活动的开展形式,必须要以学生的运动兴趣为前提,开展的项目还需要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性。

2.4大学生运动参与的归因对大学生运动动机的影响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推断和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韦纳归因理论的观点是把众多的原因按其性质分为三个纬度:第一个纬度是原因源纬度,(内部的和外部的);第二个纬度是稳定性纬度(稳定的和不稳定的);第三个纬度是控制性纬度(可控的和不可控的)。对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归因方式提出四个因素假设:强制性任务、奖励性参与、爱好长期参与、朋友带动临时参与。强制性任务指为了完成四部委下发的活动任务,对学生的动机来说是一种强制执行和被动参与的;奖励性参与就是把参与“三走”活动设定为不同的奖励标准,并把评奖和评优捆绑在一起;爱好长期参与指以体育运动本身的特征目的,学生参与的健身性和娱乐性;朋友带动临时参与指参与体育运动为了团队的利益以及团队参与感和人际之间的相互交往。根据韦纳的理论把三种纬度互相搭配便形成了四种不同的搭配方式,见表1。

韦纳的归因理论有创建性地把行为者对成就行为的归因与后来的期望变化、情感反应及将来的行为联系起来。并在高校“三走”活动期间进一步探索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归因和情感对每个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这是在理论上应用的一个突出表现。第一种特征为内部的、稳定的、可控的特征,表现为能够积极地并长期坚持参与体育运动,把体育运动本身作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第二种特征为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特征,表现为在有奖励的前提下进行体育运动参与的群体,这是一种不稳定的纬度,如果收回奖励或者不再给与奖励,那么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与体育本身的特质毫无关系。第三种特征为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特征,表现为被强迫参与运动的人群。在高校举行“三走”活动期间,很多同学被迫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每天的确执行完了“三走”计划,但是有一部分人群仅仅是观望,而并没有真正地参加体育运动。所以这种强迫参与可控性较低。第四种特征为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特征,表现为应其他同学的要求而陪同参与的,甚至包括仅仅为观看。这种被拉去操场陪同的人,也仅仅是临时地参与或观望。

根据倾向归因理论来推论个体所固有的特质和特点。根据问卷调查显示(见图6),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归因主要集中在健身和娱乐上,而且健身(395人)和娱乐(390人)的选择频数基本相同,也就是说健身和娱乐在学生参与运动方面起着相同的作用。其次,是把体育运动做为一种可以评奖评优(240人)的活动。归因倾向影响人们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要了解体育运动在归因倾向图中哪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调查有145人更愿意观望观赏,看别人运动。对于高校的学生来说,健身、娱乐、评奖评优是参与体育运动的直接原因。在因果归因理论中,也应该注意到这些内部因素所起的作用。因此,体育运动与评奖评优进行捆绑,也能为学生的参与注入动力。根据上图显示,无论采用何种手段,仍然有20人坚持不参与体育运动,激发这部分人的动机,还需继续进行调研和分析。

2.5高校“三走”活动期间学生运动动机的效果调查

四部委制定的“三走”計划能否实现预期目标,让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上操场”不是目的,目的是让那些不愿意参与体育运动的人参与进来,让那些身体素质差的学生把身体素质提升起来。

“三走”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走下网络,走下网络包括电脑的网络和手机上的网络,网络耗费时间的软件除了网络游戏以外,还有网络各式各样的视频和娱乐节目,以及更多的社交购物软件。不可否认的是,网络已经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现在的智能手机如同电脑一样,几乎具备电脑的一切能力。所以,想要真正地走下网络的难度非常的大。高校“三走”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走下网络,而是要让体育运动替代那些上网的余暇时间,图7显示,“三走”活动的开展和实施,还是有70%的人继续玩网络游戏和手机,通过与学生的访谈了解到,现在大部分学生玩的网络游戏都是与同学和朋友一起参与,团队性比较强的网络游戏。如果参与体育运动的同时也具备这样的团队性和娱乐性,学生表示也会愿意参加到类似的体育运动中来。

智能手机和网络游戏的普及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有重大的影响,很多大学生的空余时间都放在了网络游戏或影视娱乐上了,很难做到空余时间去参与体育运动。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要先改变以前的那种生活方式,让体育运动常态化,而不是仅仅是个有期限的活动。在对哈尔滨的高校进行实地考察时,发现东北林业大学的教学楼里投放了很多手机网络屏蔽器,这让“走下网络”更有可操作性。

分发问卷调查之前,在一些高校组织的三走活动进行走访调查,哈尔滨高校组织的活动可谓是多种多样,广播操、跳绳、多人多足等,操场是一片热闹。但是,有近半数人在操场上是观看、看书、玩手机、聊天的。于是抽样发放问卷调查,图8显示,“三走”活动期间,在走向操场后有58.16%的同学参加运动,有41.84%的同学仍然不运动。通过对学生访谈了解到,基于学习的压力,早上起来更愿意走到清静的体育场学习。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学生时代的“成功”与“失败”都是由学习成绩而决定的,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奖学金、评奖、评优、入党相联系,学生对学习成绩的追求更胜于体育运动的需求。

作为一个政策总是要与时俱进的,作为一个活动总是要有尾声和结束的时候,如果“三走”活动结束后,有74.8%的人还会继续长期坚持参与体育运动,有25.2%的人不愿意再参与体育运动(见图9)。其实体育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三走活动只是阶段性的,我们要做的努力就是通过阶段性地活动,在有效地活动期间,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运动动机,才是促进学生终身体育的重要工作内容之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80%的学生认为体育运动在生活中必不可少,哈尔滨大学生运动“需要”的产生来源于体育的健身性和娱乐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并没有太高的自我决策权,而且86.7%的人都参与了自己不感兴趣的运动。

(2)从学生内部动机来看,76.53%的人想主动参加体育运动,只是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或者运动团体。仅仅通过外部动机的刺激,长期来看对提升学生运动动机的效果不明显、不持久。

(3)“三走”活动并没有真正的让学生走下网络,目前的游戏环境是一种团队娱乐氛围,手机网络更是随时随地的可以使用,而体育运动的社团和俱乐部参与的群体相对较少,很多人参与体育运动的耐心和信心不足。

(4)“三走”活动期间有76.53%的人会主动参加体育运动,“三走”结束后仍有74%的人会继续参与体育运动,仅有5.1%的学生受到“三走”活动的影响,促进的效果非常低。

3.2建议

(1)“三走”活动的体育项目选择上,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发挥好体育运动的娱乐功能,转变观念,改变以往的集体跑步、集体广播操等枯燥无味的体育运动。

(2)强制性地的管理手段应只针对那些不运动,也不想运动的学生,并设立专门的强制性运动的手段,并且用学分、评奖评优、入党等手段衔接,培养和激发那些坚持不运动学生的运动动机。

(3)加大高校体育社团、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的投入力度,让每一个参与体育运动的人都有一个自己的运动团队和朋友。让学生从体育运动中得到乐趣,让体育运动替代网络游戏和手机等带来的娱乐功能。

(4)通过每年的大学生体制测试的数据,将身体素质不达标的学生作为“三走”活动的重点对象,实行弹性体育学分制,提高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并对身体素质达到优秀的同学给予鼓励和表扬。

(5)高校要高度重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情况,加强学校的体育场馆建设,从物质条件上为学生做好基础保障。

(6)强化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体育运动的时间不能被其他时间所占用。调整课程结构和课程的时间安排,预留出更多的時间去参与体育运动。

(7)定期举办校园单项体育主题展示活动,分门别类地展示各种体育项目,做好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明白和了解各项体育运动的特点,对有兴趣的同学收编加入会员激发其运动动机。

(8)在强调身体健康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心理方面的因素,身体和心理的双项健康才是真正的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因此,建议在“三走”活动制定上,要强调身和心相结合的发展,了解学生的体育运动动机,才能更好地落实“三走”活动带来的效果。

猜你喜欢
体育活动活动
“活动随手拍”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耐挫力的策略研究
幼儿园体育活动中渗透安全教育的实践及研究
闽侯县初级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抗战时期迁黔军事院校体育活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
The Spring Festiv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