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莫言的《酒国》在俄罗斯的传播、接受及成因

2017-08-04 07:13巴晓岩
北方文学·上旬 2017年21期
关键词:莫言传播差异

巴晓岩

摘要:莫言的长篇小说《酒国》的俄译本在俄罗斯已经问世5年,一方面俄罗斯学术界对《酒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一定的研究,另一方面由于俄汉语的语言差异和中俄文化差异,以及俄罗斯读者群体的变化,对该译本的出版和俄罗斯读者的接受,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这些不利因素很难在短时期内改变。

关键词:《酒国》;莫言;俄罗斯;传播;差异

一、《酒国》在俄罗斯译介与传播的概况

莫言的《酒国》于2012年翻译成俄文并出版。在出版日的同一天,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将《酒国》译成俄文的是伊万.叶格罗夫,一位专门从事文学翻译的俄罗斯汉学家。他是俄罗斯第一个看到莫言天才的人,而且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就翻译了他的这部作品。

俄译本的《酒国》在俄罗斯印刷量是3000 册,价格折合约为 40-60元人民币,与其他外国文学价格持平。礼品装约为80元人民币。且出版以来售价有所下降。

俄罗斯科学院图书馆网在推出《酒国》的时候做出如下介绍:《酒国》是中国当代著名小说家莫言的作品。它使读者有机会了解到中国当代文学中鲜明的讽刺艺术,伟大的首创形象,强大的想象力,浓郁的神话色彩,娴熟地把握各种叙事手段,构成了莫言小说独一无二的风格。[1]译者则把这部小说称之为心理小说,因为他发现,小说里融合了一切:一个层面的现实与另一个层面交织在一起。作家揭示的是周围混乱的一切。

莫言的《酒国》是第一部全文翻译的中文小说。而此前的其他中文小说都只译了一部分。除了传统的纸质版本,《酒国》俄译本已经出现了电子版,现在可以在网上阅读全文。

二、《酒国》在俄罗斯接受的现状

(一)出版社的接受

《酒国》是莫言在1992年完成的。其俄译本在俄罗斯2010年就已经译出,本可以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两年内发表,但是出版社担心作品是否受欢迎,迟迟不作决定,可见俄罗斯出版社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出版持非常谨慎的态度。译者伊万·叶格罗夫曾多次为莫言据理力争,称“很值得让俄罗斯的读者了解这位杰出作家的作品”,才使这部作品得以问世。

同时,出版社选择出版《酒国》不能不说与俄罗斯的酒文化密切相关。众所周知,俄罗斯是一个酷爱饮酒的民族,一位俄罗斯读者在评价里写道:“很奇怪,这样一部讲述‘酒的故事的小说竟然不是俄罗斯的作品。”很显然,出版社同样看到了俄罗斯读者对“酒”主题的倾向与认同。

(二)读者的接受

俄罗斯一度被视为世界上最爱好阅读的国家,尽管当代人对阅读的兴趣有所下降,但仍然有很好的传统保留下来。俄罗斯主要的读书网站里都刊登了读者对《酒国》的评价,以其中评价最集中的《院士网》为例,《酒国》共收到书评115条,好评率45.7% 在这些书评中,既有对作品的高度评价,称之为“强有力的”,“不同寻常的”,也有否定的评价如“冗长”,“过于甜腻”,“不是一部轻松阅读的作品”,既有理性的表达为“超现实主义”,也有纯主观的表述如“大杂烩”,“闹剧”。

(三)俄罗斯学术界的对《酒国》的研究

《酒国》在俄罗斯出版到现在已经5年时间,但相关研究并不多见,《布梁斯科国立大学学报》曾陆续刊发了几篇莫言小说的研究论文,其中有关于《酒国》的是2013的一篇论文题为《莫言作品〈酒国〉和〈倒立〉中的酒主题》。[2]除此之外,关于《酒国》的内容均为各大网站的推介性文章。

三、《酒国》在俄罗斯接受现状形成的原因

总体来看,一方面《酒国》在俄罗斯读者中的接受是低调的,平淡的。读者并没有因为这是一部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而表现出更多的兴趣。另一方面在学术界保持着一定的关注与研究。但显然关注的力度差强人意。出现这种状态的原因,本文以为有以下几方面。

(一)语言差异

汉俄语分属不同的语系,在语法结构和修辞方面差异很大,这就给汉译俄造成了现实的困难。《酒国》的译者在采访中谈到汉译俄的难点的时候指出:“出版社花了很多钱,购买了版权,但是很多译本却不是很成功。译文里保留着大量的汉语结构,读者不得不去猜测写的是什么,而不是讲的是什么意思。因此,即使原著很不错,却由于质量不高的译本而被扼杀。”[3]很显然,汉俄语的差异对中文小说在俄罗斯的接受产生了很大的阻碍。特别是还有多部中文小说是从其他语言转译成俄文的,汉语原文中的很多信息因为二次翻译而被更多的流失掉,译本的质量势必受到影响。如此一来,俄译本的中文小说自然会在俄羅斯读者中形成相应的概念,即很难读懂。这种惯性的思维也就影响到了《酒国》在俄读者中的传播与接受。

(二)文化差异

历史上,中国代表着古老的东方文化,而俄罗斯虽然横跨亚欧大陆,却深受西欧文化的影响。俄罗斯人对中国文化素来有着高度的肯定,认为中国文化蕴含着独特的传统。俄罗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既要理解语篇,又要面对异国的文化色彩。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常常会破坏阅读的兴趣和审美的完整性,例如《酒国》的俄罗斯读者就感慨道:“那些比我更了解中国文化的人,才知道小说是否值得读一读。”有时候,汉语句子里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译成俄语时却无法表达在对应的译文句子里,只能使用解释的翻译手段,所以俄罗斯读者称“中国文化都在注脚里。”这个结论不仅仅是俄罗斯读者的悲哀,也是中国作家的无奈,因此,加强文化输出和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已经成为一股文学境外传播的不可或缺的动力。

(三)读者群体的因素

普京曾在俄罗斯文学会议上说:“以前人们在书中找到了自己感兴趣问题的答案,而现在存在着其他可能性。以前几乎只能在书中学习思考、分析、感受,当然,还有正确表达,因为文学作品中存在并创造语言。”普京这段话说出了传统媒体的普遍困境。目前,全世界范围内的数字技术蓬勃发展,书籍渐渐丧失了自己作为主要信息和知识载体的地位。而这种情况在俄罗斯同样在上演。阅读人群总体数量的下降,必然影响到中国文学包括莫言的小说在俄罗斯的传播。

另外,据俄罗斯媒体统计,2012年,俄罗斯人三个月内读书3,94本。而20年前的1992年为 5.14本。在俄罗斯最喜欢花时间阅读的是莫斯科人和彼得堡人。而最喜欢阅读的人群则是处于退休前年龄段的人,特别是妇女。[4]显然,就内容来讲,《酒国》并不属于这一阶段女性普遍喜欢接受的内容。

三者,俄罗斯普通公民对中国的了解还很有限,对中国的当代社会更是知之甚少。苏联时期,苏联按照国家的计划,翻译出版了一系列的中国图书,包括四大名著在内的很多中国文学作品都被译成了俄文。而苏联解体后,翻译到俄罗斯的中文小说规模大大减少,也因此,俄罗斯读者对中国小说乃至中国的印象更多来自苏联时期的文学作品,也对我国老一代作家和经典作品寄予了很高的评价。在俄罗斯斯读者眼里,“罗贯中,老舍是无法超越的中国作家。”受这种怀旧的传统心理影响,接受一部像《酒国》这样的充满着魔幻主义和存在主义特征的小说,不是件容易的事。正如网上读者的非常客观地评论道“读过类似的中国文学中优秀作品的人,会对这部小说产生厌恶。这是不公平的。”

(四)研究机构和汉学家们的努力

俄罗斯的汉学研究历来很系统,成就很高。中国文学研究吸引了一些年轻的俄罗斯学者,他们多分布在俄罗斯科学院及几所高校中,为中国文学作品在俄罗斯的译介和传播提供了可能。近年来俄罗斯对莫言作品的翻译和研究一直未断,除了《酒国》《Страна вина》,被译成俄文出版的还有2012年的《白狗秋千架》(?Белая собака на качелях?),2013年的《Большая грудь,широкий》( 《丰胸肥臀》),2014年的《Устал рождаться и умирать》(《生死疲劳》),2014年的《Перемены》(《變》),以及中短篇小说?Баня?,《澡堂》 ?Красная кровать?(《红床》),?Вверх ногами?(《倒立》) 和自传体散文?Мама? (《母亲》)等。有关莫言作品的研究也相继出现。如2009年的《威廉·福克纳对莫言创作的影响》,2010年的《莫言作品中的魔幻主义》。2013年的《Мир детства в 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ом пространстве ранней прозы Мо Яня》(《莫言早期散文艺术空间里的童年世界》),2013年的《Образ матери в романе Мо Яня Большая грудь,широкие Бёдра》(《莫言小说“丰胸肥臀”中的母亲形象》),这些研究都为莫言作品在俄罗斯的研究和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

同时,俄罗斯高校的外语教学一直与专业教学密切结合,从很多俄罗斯高校东方学院里的专业设置里不难发现,这里几乎没有像我们国内的那种单纯的语言专业,俄罗斯学生在学习汉语的同时,还要根据不同专业方向来学习中国的文学,历史,经济等专业知识,培养出中国方面的专门人才。也因此,俄罗斯高校成为了关注和研究中国文学的一个前沿阵地,中国现当代文学也成为学生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写作方向。

四、结语

以上这些因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酒国》在俄罗斯被接受,传播的现状。当然这不仅是莫言作品的个别现象,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在俄罗斯传播中的普遍现象。这个现象在短期内很难有根本的改善,中国当代文学在俄罗斯的传播还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莫言的〈酒国〉》,[N/OL],[http://books.academic.ru/book.nsf/60533571/Страна+вина]

[2]《Тема вина в творчестве Мо Яня на материале произведений "Страна вина","Вверх ногами"》,[DI/OL],[http://revolution.allbest.ru/literature/00488659_0.html]

[3]《В знании культуры преодоление комплекса недоверия》[N/OL],http://www.kitaichina.com/se/txt/2015-06/03/content_690855.htm

[4]《35% россиян не читают книги》[N/OL],http://www.aif.ru/society/web/33385

猜你喜欢
莫言传播差异
相似与差异
过去的年
父亲让莫言比别人矮半头
父亲让莫言比别人矮半头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在高中数学中渗透“解题差异论”的实践研究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莫言与鸟叔的关系

北方文学·上旬2017年21期

北方文学·上旬的其它文章
牵丝戏
我喜欢
杨柳依依
爱上《牛虻》
再赏南方风与月
走进母亲的雪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