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富兴?贺建科
摘要:周天子是周室权力的象征,是整个时代文化符号的凝聚。因此,研究周天子在礼制中地位的升降对研究周王权的繁荣与衰落具有重要意义。西周初年,天子作为全国权力的最高存在,其地位是别人无法撼动的。然而,到了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诸侯争霸,战争连年,卿大夫专权,新形势力崛起,周室渐衰,天子的地位受到冲击,权力也在不断下降。基于《左传》中对此类现象的描述,我们可以梳理出天子在春秋时期的地位变迁,从而更加全面的了解春秋时期的社会历史变动。
关键词:周天子;春秋时期;《左传》
西周时期,周天子是周室权力的象征。古语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子权力可见一斑。到了春秋时期,社会产生大动荡、大变革,天子权威下降,宗法关系松弛,诸侯国渐强,礼崩乐坏。从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对于周朝礼崩乐坏的研究有南开大学杨文胜的《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了吗?》,安徽师范大学林滟茹的《浅析春秋战国的“礼崩乐坏”》等人的文章。专著类有杨志刚的《中国礼仪制度研究》,张焕君的《制礼作乐:先秦儒家礼学的形成与特征》等。他们主要阐述了春秋时期礼制的破坏,还有在“礼崩乐坏”的外衣下的“转型”,但是对周天子地位的变迁也有一定的叙述。从《左传》的角度出发研究周天子这一阶层的著作则有许多。如:何新文的《关于(左传)人物的评论》,何新文、张群《现当代〈左传〉人物研究》和潘万木的《历史中的想象与想象中的历史-从〈左传〉到〈世说新语〉的人物评论》等。这些著作中,则是主要偏重于对各个阶层的描写,分类繁杂且论述过于笼统。但是对研究周天子这一阶层颇具影响。
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借鉴,立足于历史文本,我希望在《左传》的基础上研究“礼崩乐坏”的情况下,周天子地位的变迁。并通过对周天子地位变化的梳理研究春秋时期的政治制度。这是本文的目的之所在。
武王伐纣灭商,建立西周。在吸取商灭亡的基础上,认为只有顺应民情,以德治国才能受到天的庇护。所以天子的“德”在周朝显得十分重要。西周初期,周天子待人以“德”,统之以“礼”,这才是民心归的重要原因。然而,到了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所以我们把懿王作为节点,以左丘明所撰的《春秋左传》为文本,对这个时期礼崩乐,王室衰微的情况加以论述,这是有意义的。《左传》中通过对“礼”的记载,进而反映周天子地位变迁的描写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1.周天子自己对“礼”制的破坏以及诸侯对“礼”的遵从背后对周王地位的挑战;2.诸侯对“礼”制的破坏和散见于各大篇目的行人辞令中所体现的周天子地位的升降。在这两种情况的交替进行中,周天子的地位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但是,我们也得看到在大趋势下的小曲折---天子地位有时还是重要的。最起码在《左传》所载的春秋时期,诸侯还是限制在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大的框架中。
一、天子不守“礼”以及诸侯遵“礼”的另一面
首先,对于《左传》中周天子不守“礼”的描述,我觉得这是周天子势微的一个重要原因。上文中提及了,在推翻商的统治后,周建立了以“德”治天下的局面。《尚书》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上天孚佑于民”。到了春秋时期,周天子自己都开始不守“德行”,不遵“礼节”。上天又怎么可能“佑于民”呢?《左传·隐公六年》载:“郑伯如周,始朝桓王也。王不礼焉。周桓公言于王曰:‘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善郑以劝来者,犹惧不蔇,况不礼焉?郑不来矣!”当初,平王东迁,依靠的就是晋国和郑国的力量。如今郑伯去朝见桓王,桓王贵为天子,却对自己的臣属不加礼遇,这不是在自损其威严吗?天子都开始不遵守“礼”制了,他分封的诸侯又何必约束自己的力量呢?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可见一斑。再如《左传·隐公十一年》载:“王取邬、刘、蒍、邘之田于郑,而与郑人苏忿生之田:温、原、絺*、樊、隰郕、櫕*茅、向、盟、州、陉、愦、怀。君子是以知桓王之失郑也。怒而行之,德之则也,礼之经也。己弗能有而以与人,人之不至,不亦宜乎。”周天子向郑国索要土地,又把不是自己的土地划给郑国。这是违背君子所说的“怒而行之,德之则也,礼之经也。”的。所以郑国与周交恶原因实属天子自己不遵“礼”守“德”。直到后来,周剥夺郑伯的政权并率领诸侯讨伐郑国。败于鱼丽阵下,又被聃射中肩膀,这难道不是周天子自己有错在先吗?其次,诸侯对“礼”制的遵从体现了对周“分封制”的支持。但是这个时候,诸侯对“礼”的遵从大都停留在表面上,在实际中他们已经开始挑战周天子的权威了。《左传·隐公八年》“齐人卒平宋、卫于郑。秋,会于温,盟于瓦屋,以释东门之役,礼也。”同样的记载还有《左传·隐公八年》“八月丙戌,郑伯以齐人朝王,礼也”这些都是诸侯对“分封制”支持的凭证,周王的地位在这个时候还是被承认的。但是,《左传隐公六年》载:“冬,京师来告饥。公为之籴于宋、卫、齐、郑,礼也。”我们从这段记载中可看出,鲁隐公替京师来报饥荒的人向宋国、卫国、齐国、郑国请求买入谷物,这是符合礼制的。这也仅仅只是说隐公的行为是符合礼制的,《周礼》中对诸侯朝见天子有这样的记载“以宾礼亲邦国: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如果诸侯还是像以前一样朝见天子,那为什么隐公时,“京师来告饥”呢?我们常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的土地都是周天子的,所产之物都是周天子的。京城又怎么会发生饥荒呢?并且,最終帮助周天子解决问题的为什么是鲁隐公呢?从我所掌握的资料中得到的结论是:这个时候,诸侯已经不去朝见天子了。所以天子没有各诸侯国进贡的物品了,京城没有足够的食物度过饥荒,只能派人去请求帮助才能度过饥荒。这同时也表明了《周礼》中“以宾礼亲邦国”的传统到周桓王时已经被打破了。诸侯不来朝见周天子,周天子的地位名存实亡。
二、诸侯不守“礼”,天子地位下降
如果说天子对“礼”制的破坏是周天子地位变迁的一个重要原因的话,诸侯对“礼”制的破坏可谓是周室衰微,礼崩乐坏,天子地位受到冲击的主要原因。先人用了一句话概括春秋这段历史时期“春秋无义战”。诸侯的争霸战争,不仅使周的统治岌岌可危,而且还带来了社会转型。正如童书业先生在其著作《春秋左传研究》中说的:“春秋为一过渡时代,一切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学术文化均开始发生变化。而为其时社会,政治之本之‘宗法、‘封建制度亦有转化趋势。”郑伯曾对公孙获说过这样的话“凡而器用财贿,无置于许,我死,乃亟去之。吾先君新邑于此,王室而既卑矣,周之子孙日失其序……”郑伯很清楚的认识到了现在“王室既卑矣,周之子孙日失其序。”的状况,其他诸侯或多或少都有所体会。于是就有了《左传·隐公十年》的记载“蔡人、卫人、郕人不会王命。”从这则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诸侯已经开始做公开挑战周天子权威的事情了,这是有悖于“礼”制的存在的。对诸侯不守“礼”挑战天子权威的描写还散见于《左传》中使者的言辞中。正如《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载:“冬,王使来告难,曰:‘不榖不德,得罪于母弟之宠子带,鄙在郑地氾,敢告叔父。臧文仲对曰:‘天子蒙尘于外,敢不奔问官守?王使简师父告于晋,使左鄢父告于秦。”周襄王蒙尘在外,派遣使者到鲁国告难以“不榖”自称,这是被君子称之为“天子凶服降名,礼也。”的。可是,从这段记载中,我们又可以看出周天子已无力维护统治了,这也是他被逼逃出成周到氾地居住的原因。而且,王子带凭借其母的宠爱就可带兵入成周赶走襄王,可见此时“礼”制的破坏。又如《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夏四月戊辰,晋侯、宋公、齐国归父、崔夭、秦小子憗次于城濮,”城濮之战发端。晋楚争霸,晋文公害怕自己的军队不敌,又想起自己在外逃亡时楚王给自己的恩惠,并不想和楚军交战。这时,子犯对他说:“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这解决了晋文公的第一个忧惧。对晋国来说,赢了,可以诸侯归服;输了,依据地利又不需担心被别的国家进攻。无论战或不战,对晋国来说都没有什么负担。子犯解决了晋文公的第一个忧惧后,栾贞子又回答了晋文公的第二个问题:“汉阳诸姬,楚实尽之。思小惠而忘大耻,不如战也。”对于晋文公来说,当初楚王给的恩惠不及楚王灭了汉水以北姬姓诸侯的仇要深,所以晋文公为了维护周室威严,他可以出兵攻打楚国。他为自己出兵攻打楚国找到了借口,但是,春秋无义战,无论谁攻打谁都没有维护周的统治,维护分封制下的“礼”。从栾贞子的这段话我们还可以看出:对楚国来说,他并没有想去维护周室威严,灭了姬姓诸侯扩大自己的地盘才是真正的王道。周室统治已不复荣光,名存实亡。
三、结语
通过上述的材料我们可以把《左传》中所载的春秋时期周天子地位变迁的原因归结于天子自己不遵守“礼”以及诸侯对“礼”的维护和破坏。春秋时期,生产力发展,各国通过改革强大起来。他们企图获得更大的权力进而挑战周王的地位,这是天子地位变迁的主要原因。天子无礼,不能做到以“德”治国这是他地位降低的次要原因。诸侯对“礼”的维护一定程度上又稳固了天子的地位。进而春秋时期周天子地位出现波动下降的趋势,这与春秋时期分封逐渐制解体。封建制形成的社会形态变动是相符的。这才是我们研究周天子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沈玉成.左传译文[M].中华书局,1981,2.(第1版).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中华书局,1990,5.(第1版).
[3]叶农.左传注译[M].花城出版社,2007,7.(第1版).
[4]朱东润.左传选[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5.(第1版).
[5]晁福林.春秋战国的社会变迁[M].商务印书馆,2011,9.(第1版).
[6]王宁.评析本白话三礼[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2,12.(第1版).
北方文学·上旬2017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