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娟
摘 要: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他一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提出了许多教育理论,而且进行了大量的教育实践,而社会大學正是陶行知着手高等教育的重要实践之一。本文主要从社会大学创办的背景、过程及特色三方面对重庆社会大学进行了历史考察。
关键词:陶行知;社会大学;历史考察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7)07B-0017-02
一、社会大学创办的背景
1945年,我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抗战胜利之初,全国人民强烈要求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但国民党反动派却妄图谋取胜利果实,发动内战,内战的阴影一直笼罩着全国。当时重庆区内许多青年无法上学,高中毕业生每年约十一万人,能入正式大学的有一万多人,每年还有九万多人无法继续接受教育。此外,广大青年对当时所举办的“民众讲座”的学习已感到不满足,强烈要求进行更加系统全面的学习。面对这种情况,为了满足青年继续上学的需求,陶行知决定创办社会大学,为失学群众创造受教育的环境。
除此之外,中共代表团负责人周恩来也十分关心青少年的成长与受教育问题,对创办社会大学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支持;而且一些知名的专家和学者也都热心地来校授课,为社会大学的创办提供了雄厚的师资力量。
1945年12月23日,陶行知与方与严在重庆东亚酒家楼上召集了茶话会,在茶话会上,陶行知与众人谈论了创办社会大学的问题,最后茶话会决定成立董事会,冯玉祥、张澜、沈钧儒、饶国模、史良、周宗琼,包括陶行知和李公朴在内为社会大学校董,冯玉祥为董事长;会上推选陶行知为校长,李公朴为副校长。经过紧张的筹备,1946年1月15日,社会大学在重庆和平路管家巷28号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陶行知、周恩来、李公朴等在开学典礼上作了演讲,一座新型的革命学校由此诞生。
二、社会大学的建立
(一)招生制度
社会大学于1946年1月开始招生,由于政治环境的复杂性,社会大学没有公开招生,每位报名的学生都有一个介绍人(指有革命的进步关系者),个别找不到合适介绍人的,经过审查合格后也可以报名。陶行知先生对社会大学的招生主张来一个,收一个;来两个,收一双;来一千,收一千;来一万,收一万;只要是真心学习,追求真理,致力于革命的人,经审查合格后都予以招生,但考虑到学习的内容,要求学习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这就需要通过考试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甄别。社会大学的入学考试主要分为四项进行:论文一篇,题目是:《民主世界与新中国的创造》;中文自传一篇;英文自传一篇(不强求答卷);口试;经考察合格者方可入学。
(二)办学宗旨
1936年6月,陶行知在《新大学》一文中最早论述了大学之道,他借用《礼记·大学》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提出“大学之道,在明大德,在新大众,在止于大众之幸福”,“大德”是大众之德,其内涵有觉悟、联合、解放三项;“明大德”就是要教大众明白大众之德;“新大众”是与大众自新,教大众在真理的海洋里洗澡,保持头脑清醒,认识痛苦之源和克服痛苦之路;“止于大众之幸福”则要求一切课程设施都要服从于人民大众的幸福。
1939年9月30日,陶行知在《行知备忘》中提出“新大学,明大德,亲大众,止于大众之幸福”。1945年1月,陶行知又指出“社会大学之道在明大德,在亲民众,在止于大众之幸福”。1946年陶行知在《社会大学运动》中提出了最终的大学之道:大学之道,在明民德,在亲民,在止于人民之幸福。社会大学之道,首先应该明白人民的大德,人民的大德有觉悟、联合、解放、创造四项;社会大学之道还要亲近老百姓,变成老百姓的亲人;社会大学之道还要为人民谋幸福,为朝着人民幸福的方向努力前进。
(三)教育方针
和陶行知讨论后,李公朴决定采取人格教育、知识教育、组织教育、技术教育四项作为社会大学的教育方针,其中人格教育是教育的重点。人格教育要帮助人们建立革命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世界观,帮助人们找到正确的人生道路,实现人生的价值;通过知识教育完成政治经济科学等基本知识的学习,不仅要注重理论学习,而且要注重科学研究,使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通过组织教育培植并发展每个人的组织才能,提高组织力和效率;通过技术教育,以自动的、集体的、随时随地的学习方法,使每个群众都完成技术的学习。四项学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相互依存、相互配合中完成的,所以教育方针坚持四育并重。
(四)师资力量与课程设置
陶行知先生认为,要想把社会大学办起来,“热心的教授”“好学而有大力学的失学青年”“大学之道”三个条件必不可少。社会大学吸引了许多一流学者和教授前来授课,如郭沫若、邓初民、梁漱溟、黄齐生、陈翰伯、胡风、田汉、何其芳等。社会大学的教师不仅愿意前来任教,而且工资仅象征性地领取,许多教师把自己的工资捐给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十分融洽,老师对学生采取不灌输、不说教、不强迫的教学方法,学生也十分尊重和敬重老师。由于当时社会局势的复杂性,授课结束后学生会护送年长的教师离开,有些教师不愿乘车提前离去,坚持与学生步行回到住处,一路说说笑笑,关系十分融洽。
社会大学的许多教师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哲学家及文学家,所以课程设置得十分丰富。社会大学第一期的课程设置包括各系的必修课以及其他专业课,必修课程包括翦伯赞的《中国通史》、华岗的《年史》、邓初民的《政治问题》,其他各系的课程包括政经系、文学系、教育系以及新闻系四个系的专业课程。各系课程不仅教授学生专业知识,而且将知识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与革命战争相联系,这也是社会大学课程设置的特色所在。
(五)学习方法与考试制度
社会大学的学生大多工作和学习两头兼顾,而且教授多数利用业余时间任教,缺课现象难免发生,考虑到如此,社会大学倡导“自主学习、教学为辅”,“学、教、做”结合,强调“主动、实践、集体”。社会大学和普通全日制大学不同,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教师利用业余时间授课,所以仅靠教授讲解是完全行不通的,必须以自学为主,遇到难题再向教授请教。各系将学生编成了学习小组,实行学习互助,开展课堂讨论,进行专题研究。除此之外,学校还组织了读书研究组、笔记组等多类型的学习小组,学生可以凭自己的兴趣参加小组学习。各系办有壁报,每刊一期,用来刊载学生们的学习心得和研究报告。endprint
学期结束后,社会大学将从五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首先要求学生针对本学期学习的课程写出心得,做一个学习总结;其次进行开卷考试,允许翻阅资料,对提出的问题写出自己真正的认识;再次要求各小组写出小组学习总结报告,作为集体的答卷;然后组织集体调研课题,每个课题组三至七人不等,自拟题目,自由准备,集体调研,写成报告;最后要求每人写一篇一学期来的学习、生活的态度和作风上的自我反省。
三、社会大学转入地下
由于政治环境的复杂性,社会大学自创办以来,国民党就以各种借口想要查封社会大学,但均未成功;直到1947年3月,国民党反动派以武力查封了社会大学。于是,社会大学转入地下。
虽然社会大学遭到查封,但是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并没有被“查封”,反而更为高涨,由高力生等同志组成秘密的“社会大学校务委员会”负责组织地下“社大”的学习活动,通过定期举行讨论会讨论时事、学习和阅读。1947年以来,国民党反动派发起疯狂进攻,对人民群众进行了血腥的镇压,6月1日,国民党反动派在重庆逮捕了三百多名进步人士和进步学生,这一事件引起了社会大学同学的极大震动,大家都意识到,反对国民党反对派,仅靠组织几次学习,在报刊上发表几篇不痛不痒的文章是动摇不了它的统治基础的,于是许多社会大学的同学投身于革命实践。
在争取民主解放的过程中,社会大学除了整顿组织和为革命斗争做宣传工作之外,还为革命斗争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才,有十几个学生先后被国民党逮捕,但他们在与敌人斗争的过程中没有屈服,表现出英勇的大无畏精神。直到1949年11月29日,社大同學在市中区精神堡垒挂出了迎接解放的第一面五星红旗,迎来了山城的解放。
四、社会大学的特色
(一)艰苦奋斗、勤俭办学
社会大学在恶劣的环境中应运而生,社会大学的经费来源有三:除开办费全部是由南方局拨付外,其次是由陶先生或以“生活教育社”名义募捐,三是向学生收取一点学杂费,实在有困难的可以减免。社会大学的宿舍是借用育才学校的教室;另外,还用毛竹篾席夹了一个可容四五百人上全校通课的“礼堂”,名为“奎杓堂”,奎杓堂也是育才学校的饭堂。
(二)群众性和民主性
社会大学无论是在教育宗旨还是教育内容、学习方法上,都十分重视教育的群众性和民主性。社会大学创办的初衷是为了满足人们群众的教育需要,朝着人民幸福的方向前进,因此社会大学具有很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学习方法上,社会大学倡导尊重学生,不强迫、不灌输、不说教,在教育内容上,尊重学生的需求,举办多个研究组,学生可自由选择。
(三)灵活的考试方式
重庆社会大学的考试由五部分组成,其中既包括固定的问题回答,也包括让同学们自身根据平时上课写出一学期以来的心得感想,也有和小组同学合作写出学习总结;考试方法比较灵活,考试成绩由多方面组成,既考查了同学们掌握知识的情况,也激励了同学们平日努力学习,同时还锻炼了同学们之间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社会大学中无论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学习都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密切关注时事政治;如新闻系张友渔教授开设的《时事分析》、邓初民教授开设的《政治问题》,在讲授的过程中都密切联系当时的社会情况,让同学们对当时的社会局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同学们在社会大学的组织下有的还在《新华日报》社进行了实习,除此之外,同学们也都积极参加了当时的革命斗争,在“沧白堂事件”和“校场口事件”中同学们进行了积极的组织工作和保卫工作。在后来的革命斗争中,社会大学的学生起到了重要作用,许多学生被捕,但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同学们没有屈服,显示出了英勇的大无畏精神。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1.
[2]陶行知.陶行知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3]重庆社会大学育才学校校史研究会.大后方青年运动参考资料——重庆社会大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4.endprint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7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