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共文化服务是最基本的大众需要。作为内涵广泛的民生服务,公共文化服务扎根于社会需要中,为社会提供最基本的生活服务。近些年来,大鹏新区大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快速发展,为新区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做出了贡献。本文就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性、创新途径、创新意义,做深入的探索和研讨。
关键词:大鹏新区;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性;意义
一
公共文化服务是最基本的大众需要。作为内涵广泛的民生服务,公共文化服务扎根于社会需要中,为社会提供最基本的生活服务。近些年来,大鹏新区大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快速发展,为新区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做出了贡献。
大鹏新区是深圳最年轻的功能区之一,按照深圳“东进战略”及“十三五”规划的部署要求,大鹏新区大力发展文化生态建设,围绕“美丽大鹏”定位及“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全力推动新区的公共文化创新发展。
文化发展既要“更大众”,又要“更精品”,才能助推发展、体现繁荣。大鹏新区在成立以来,大力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事业建设,促进了新区的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二
公共文化权利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理论基础和终极目标。围绕"文化惠民"工作目标,新区加快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整合资源、共享共建等措施,大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
1、推进重大文化设施建设。建设新区规划展览馆、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发挥“文图美博”四馆联盟效能,实现设施、阅读、文化、数字、人才等资源综合利用。同时,按照新区“三岛一区”发展战略和“美丽大鹏”工作部署,大鹏新区不断完善新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打造文化云平台,出版《大鹏文艺》,设立“大鹏文艺奖”。为更好地推广新区的文学艺术创作,新区投入专项资金,出版内刊《大鹏文艺》,并设立“大鹏文艺奖”,为新区的文学发展提供平台,助推强劲动力。
3、努力发挥新区青工文化志愿者的作用,不断加强基层文化志愿队伍建设,创新人才机制,着力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意识、创新意识的公共文化管理者和基层文化人才队伍,积极开展文艺四进、公益培训、文化讲堂、公益电影等文化惠民工程。今年截至目前开展文化惠民活动500余场,体育活动600场,极大地丰富了居民文化生活.
4、努力推动“群众点单”的定制文化服务,大力提高群众公共文化服务的满足感。大鹏新区大力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提出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创建,推出“一街一品”文化工程。首届大鹏婚俗文化展,以大鹏本土传统文化为重点,以婚俗文化为主题,上演了一场精彩的“地域·民族·世界”婚俗文化盛宴,为新区的本土文化建设注入新思维。除此之外,新区还大力推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共建,打造强劲的文化引擎。“美丽大鹏”原创歌曲征集活动、“书香润泽,传唱大鹏”阅读沙龙等,就是新区与辖区内大型企业进行文化共建的好例子。
5、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大意义。到目前为止,新区共获市级以上奖项60多件次,还组织举办了深圳大鹏新年马拉松、中国杯帆船赛、大鹏杯帆船赛等精品文化体育赛事,大大提升了新区的国际文化影响力。
6、大鹏新区出台《深圳市大鹏新区公共文体设施规划和建设标准指导意见》、《深圳市大鹏新区社区文体活动资助管理办法》》等,大力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建立文化微信公众平台,及时对外公布新区的文化义工活动、新区免费文艺展览资讯等,有效提升了与居民的文化在线互动。
三
大鹏新区大力提升城市文化品质,打造特色文化项目,创新产业化运营体系,探索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新路径,同时大力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结构,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发展。
1、大胆创新,大力打造“大鹏文化周”系列活动品牌。公共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公共科学服务体系的建设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要把握好公共科学服务的内容,普及科学知识,提倡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念。大鹏新区结合自身区域的地理特色,大力打造高端旅游和生态旅游开发,开展“大鹏文化周”系列公共文化活动,展现新区独特的人文历史和文化内涵。
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就是要确保每一个人都能够享受到除生存权外的基本的文化权利,实现其最基本的文化需求。大鹏新区努力培育新区的精品文化意识,充分挖掘新区本土历史文化传统,创新创作机制,支持辖区文艺机构和各类人才开展文化精品创作,积极提高辖区居民的认可度、参与度和关注度,大力发展精品文化建设,创作了小品《狭路》《喜洋洋》和舞台版舞草龙《草龙呈祥》等文艺精品,其中,《狭路》和《草龙呈祥》分别荣获深圳市第十二届“鹏城金秋”文化艺术节舞台表演类银奖、金奖。
3、大鹏新区同时还利用文博会的平台,通过大鹏的特色资源,做好“文化+”这道加法题,目前新区“文化+旅游”上已经初见成效。文博会期间,大鵬新区推出6条全新旅游线路,充分利用了7000年的咸头岭文化,600年的大鹏所城海防文化和400多年的客家渔民婚礼文化等,发掘出系列特色旅游景点,让全市人民纷纷手机APP上点赞。
公共文化服务只有依靠公共力量才能实现服务效果最大化。作为公共社会事业,公共文化服务理应创新灵活多样的管理与运行制度。新区大力开展“广场故事会”、“戏曲进校园”、社区文化节等活动,以"双百方针"和"三贴近"为原则,以满足群众多层次文化需求为出发点,通过政府搭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新颖、群众参与度高的文化活动,激发群众热情,不断提高群众对公共文化的享有度、满意度和参与度。
参考文献:
[1]《广东省文化论丛》,广东省文化厅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2]《特区文化建设与思考》,黄士芳著,花城出版社,2017年4月
作者简介:阎卫国,男,本科,汉族。现居深圳市大鹏新区。研究方向:群众文化、非遗文化、群众体育、图书馆管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