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本科或者研究生学历并非遥不可及。高等教育门槛的降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均受教育的程度,但是其负面影响也逐渐开始显露,其中严重的就业压力就是最好的证明。基于这样的现状,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就如何有效开展创新创业指导工作谈几点心得体会,旨在促进创新、创业工作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创新创业;指导工作;有效开展
前言
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加快经济转型,缓解社会就业问题,2015年,3月2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现如今世界经济格局悄然变化,以传统OEM国际代工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经不适用于中国的发展,为了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通过从上至下的创新创业来引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以创新、创业为发展驱动的新模式需要有条不紊的建立起来。
一、创新创业指导工作的总体要求
(一) 确立指导思想
为了有效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创新、创业指导工作需要从上至下有条不紊的开展。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高校要不遗余力地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思想动员,并以优秀教师为龙头带动学生自主创新;地方政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建立良好的营商环境,营造优质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为已经具备创新、创业条件的企业及个人提供政策扶持,以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加快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格局。
(二) 保持基本原则
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需要以市场为依托,遵循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供需关系仍是创新、创业开展的基本原则,所以在确立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各地创新创业指导工作需结合实际,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以消费者现有需求和潜在需求为导向,由此构建符合市场预期的创新、创业的平台,借此将社会力量与创新创业思路有效对接。当然,地方政府在创新创业指导中,还要加强政策倾斜,完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加大政策落實力度,降低创新创业成本,壮大创新创业队伍。
(三) 明确发展目标
创新创业指导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制定一个明确的发展规划,就目前而言,国家力争在五至十年的时间里,从高校到地方要孵化一批具有鲜明特征的产品项目,以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同时提供大量的新型就业岗位,以此激发社会创新创业热情,解决发展方式的转变问题,有效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二、创新创业指导工作的有效落实
(一) 加快创新创业指导平台建立
为了满足社会创新、创业需求,高校和地方政府必须加快创新创业指导平台的建立。建立创新创业指导平台的好处是可以实现资源共享,给社会资本提供一个良好投资渠道。此外,地方政府还应该引进具有创新创业指导经验的人才,对创新创业相关问题进行专业化指导与宣传,由此吸引更多有创新创业想法的人和团队加入到平台中来。创新创业平台的建立可以模拟资金运行,孵化培育一批优秀的中小微企业,并带动地方产业经济发展,形成新的产业生态系统。
(二) 降低创新创业门槛
中小微企业是未来创新创业工作的主要对象,现有营商环境不利于他们发展。因此深化营商制度改革,减少经营风险,是地方政府落实创新创业指导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其中降低创新创业门槛,应针对具有孵化项目的中小微企业适当简化住所登记手续,采取一站式窗口、网上申报、多证联办等措施为创业企业工商注册提供便利。
(三) 鼓励地方科技人员和大学生创业
为了有效落实国家创新创业计划,地方政府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倡导企事业单位科研人才多利用现有资源,自主创新,并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将优秀的科技成果投入使用。此外,还应该加强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倡导高校和企业人力资源共享,课程互换,给大学生提供充足的岗前实践机会,成立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建立健全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专门机构,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四) 建立创新创业公共服务体系
创新创业公共体系包含一整套服务,首先地方政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运用政府职能,从指导到援助为创新创业方提供全方位服务,其中包括免税政策、无偿抵押贷款、法律援助、知识产权相关问题咨询、专利检验和技术转让等。通过全方位的政府公共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办事效率将得到大大提升,同时规避了大量的市场风险,切实起到了保护中小微企业利益,增强市场竞争力的作用。
(五) 加强财政资金引导
创新创业指导不仅需要理论宣讲,还需要专项资金的扶持。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创新创业指导工作主要通过一定的政策扶持配合专项资金来启动项目,其中专项基金主要通过几种方式投放,第一种是阶段性资金注入形式的参股、入股,政府资金不高于50%比例,通过参股入股中小微企业的创新创业项目,使市场运行风险得到了释放,政府不参与企业实际运行,只参与分红扩股;第二种为买断、赎回式,政府通过评估项目对项目实体及人力资源进行阶段性获一次性买断,买断后项目所有权隶属于政府(类似于抵押贷款),企业可以通过阶段性还款赎回项目所有权,如果经营良好将助推企业快速发展。无论哪种形式,企业和政府都公共承担风险,资金注入对项目的带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六) 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创新创业本身就是敢为人先的行为,成功或失败都是创新创业的一部分。创新创业指导工作就是要树立创新、创业先进事迹和优秀个人,倡导创新创业致富价值观,着力培育创新、创业精神和文化,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三、结束语
如今,创新创业的浪潮如火如荼地在中华大地上汹涌翻腾,做好创新创业指导工作不仅是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更是为我国顺利完成经济转型,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努力奋斗,所以创新创业指导工作的有效落实还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本着服务他人的宗旨,切实为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中小微企业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余长春,黄蕾,钟梅.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育路径:理论及实证分析[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90-95.
[2]黄燕飞.国外大学生创业能力培育的路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24):128-132.
[3]李长庚,刘雄飞,李晓春.构建创新创业平台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S1).
[4]于亚男.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方法[J].高教学刊,2015(22):10-11.
[5]陈玉娟.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