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炎
摘要:通过查阅资料、实际调查、统计分析、逻辑推理等方法,对兴城市14所初级中学进行调查分析,探讨篮球课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分析总结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关键词:中学篮球;教学现状;发展对策
1.引言
篮球运动在本地区学校很受欢迎,它既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又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最受欢迎的项目。但是,本地区中学篮球教学实际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本文经过实际调研归纳了兴城市初中篮球教学现状,经过分析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结合本地实际提出一些观点,以便更好地开展篮球教学。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兴城市14所初级中学篮球教学为研究对象,充分了解初中篮球教学的现状,样本覆盖兴城市大部分初级中学。
2.2 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各种体育教学、篮球教学等相关资料,了解本领域的相关知识和最新动态。同时查阅了初中体育教学课程标准、体育与健康教材等资料。
2.2.2实地调查法:实地走访了14家学校,观看了场地器材,跟体育教师进行了交流。发放学生问卷220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
2.2.3统计分析法:对走访后了解的实际情况进行整理、记录、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篮球课教学目标现状分析
本地区篮球课程要体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目标: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某项篮球技术的理论知识。
技能目标:学生通过练习,掌握篮球运动的某项技术动作,发展身体素质。
情感目标:学生在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体会到相应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篮球基本技战术,了解篮球比赛的组织和规则,形成锻炼习惯,为终身锻炼打基础。
3.2学生参与篮球活动的调查
问卷显示:对篮球课非常喜欢的人数有103人,占总人数的46.8%;比较喜欢的有96,占调查人数的43.6%;不感兴趣和无所谓的各占调查人数的7%和3%。学生对篮球课感兴趣,希望能够在学习的同时加强体育锻炼,这充分表明了初中学生对健身意识的增强,同时也反映了学生社会竞争意识的增强,以及彰显个性、战胜自我的精神面貌。
3.3 篮球教学内容与现状分析
3.3.1教材构建情况。在14所学校中,所有学校都没有专门的篮球课程教材,学校应以校本教材或其他形式制定篮球教学课程标准和教材。教师教学需要一套系统的、科学的、有针对性的篮球课程教材,以及能够实现网络教学的网络教程和多媒体教学软件。
3.3.2篮球课程教学内容的现状分析。篮球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即实践教学内容和理论教学内容。通过学生对篮球实践课教学内容满意度的调查显示,虽然满意的占50%以上,但仍有32.2%的学生认为一般,5.0%的学生不满意,这充分说明篮球实践课的教学内容在安排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
3.3.3篮球课内外结合情况。在调查学校中,缺少课余训练的有10所学校,占75%,这充分说明篮球的课内外联合开展机制还没有形成。即便有相应课余训练的学校,在管理上的也有一些问题,还需进一步完善。进一步说明了课堂内外的篮球教学没有很好地结合,教学活动仅仅限于有限的课堂内,忽视了课堂之外的引导。
3.4篮球课教学组织形式现状分析
据调查兴城市初中体育课教学大多按年级分班授课为主,该形式虽便于安排上课,但由于学生的篮球基础水平个体差异较大、接受能力参差不齐,从而导致掌握教材内容速度快慢不一,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基础学生学习的需要,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不利于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发展,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5 教学方法运用的现状分析
本人在对体育教师走访和询问中发现,在体育课教学中,虽然有了新课程改革的变化,但还是以讲解、示范、练习、巡回指导、纠错等方式进行讲授课,教师的思想观念更新的较慢,缺乏专业的指导和培训。一些先进教学方法如情境法、发现法、竞赛激励法、游戏法以及领会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等使用的较少,不能灵活的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效率。
3.6 影响篮球教学活动开展的其他因素调查
根据实际调查总结出以下几点影响篮球教学的主要因素:第一,場地器材参差不齐。市内学校篮球馆基本没有,多数场地为水泥。城里学校为塑胶,乡镇中学为水泥场地,这些场地设施严重影响了中学的篮球教学水平。第二,学校课时的安排、课外活动和比赛的安排以及学生的学习压力都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参与篮球活动。第三,教师的能力水平差距大。在初中篮球教学的课程中,非篮球专业的教师所占比重很大,这些教师仅仅停留在技术教学的初级阶,很难满足现代篮球教学需要。
4 结论与建议
4.1兴城市初中学校的篮球教材缺乏开发,教学组织形式老化,教学方法不丰富不灵活。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育局和学校要配订篮球教学教材,指导教师授课。教师应改变教学组织形式,以满足不同层次同学的需要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发展。
4.2教师应该更新观念,改变思维。加强网络教学的学习,探索开发网络教程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更好的利用网络进行教学,使学生更好的、更全面的、更准确的了解和掌握篮球相关知识和技能。
4.3 改善中学体育教师的结构和水平。加大对现有师资水平的调整和培训,满足现有学校教学的需要。
4.4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对篮球场地和体育器材的投入,及时维修场地和补充器,有能力的学校要对场地器材进行改善,极大吸引学生参与篮球活动的热情,促进学校体育和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4.5学校应科学合理安排体育课时及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确保学生有时间参与篮球学习和活动,使篮球运动成为学生的一种运动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4.6教育局及各学校应科学安排篮球比赛,推动篮球在校园影响力,激发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兴趣,通过篮球运动带给学生快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民治.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张外安等.体育课程读本[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8):50-53.
[3]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