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新春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上海200433)
·专论·
招生倾斜政策下重点大学农村学生的学业准备和初期学业表现
——基于X大学的实证案例研究
牛新春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上海200433)
基于部委直属X大学2014级新生学业记录和一年级调研数据,使用核密度和多元回归模型分析方法,考察三类农村学生绩点、院系内排名、挂科三个不同学业表现指标。农村定额计划学生初期学业表现并不弱于城市学生,但贫困定向和农村普招学生处于显著劣势,在工程技术类学科中尤其严重,在医科药学院系内的排名呈两极分化;贫困定向、农村普招学生与城市学生在学业表现上的显著差异,相当程度反映了东西部区域差异,以及西部地区更为严重的城乡差异;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相比,虽然高考分数并不逊色或仅有轻微劣势,高中排名也不逊色甚至更占优,但是各方面学业准备处于相当劣势,并对其大学初期学业表现差异有显著影响。结果表明,重点大学应注重对社会科学类学生数学和时间管理方面的帮助,注重对工程和医科类学生数学和学习技能方面的帮助,以削减城乡学生学业表现差异。
招生倾斜政策;学业表现;农村学生;高考分数
提高农村学生进入重点大学学习的机会是近年中国高等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1]。国家自2008年起实施了一系列向农村、边远贫困地区的招生倾斜政策,目标是确保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进入重点高校人数明显增加,形成保障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促进教育公平。
这些农村学生虽在大学入学上和其他学生一致了,然而,他们很可能由于背景条件相对不足、起点相对低而造成学业困难。虽然进入重点大学的农村学生多为当地的拔尖学生,但是由于城乡经济发展和基础教育水平差异显著,受惠于倾斜政策而进入重点大学的农村、贫困地区学生高考分数一般略低于普通招生录取的学生。学生的家庭背景、中学教育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大学的学业表现[2]。并且,国家贫困定向招生倾斜政策考虑到地区发展需要在农、工、医科方面培养人才而对学生的专业有科系导向,而不同学科对学生前期学业积累的要求则不同。因此这些进入重点大学的农村学生在学业表现上、至少在入学初期可能会比城市学生落后,并可能呈现学科差异。本研究实证考察倾斜政策下进入重点大学的农村学生初期学业表现,并分析学生入学时学业准备如何影响其大学初期学业表现。目的是为高校实施学业过程支持提供实证依据,以帮助这些学生可以有效地利用重点高校的优质资源,促进倾斜政策的完全落实。
(一)招生倾斜政策以及学生大学学业表现
由于教育被认为是打破社会分层隔代传递的一个有效手段,教育公平被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美国教育界一直关注其弱势群体,尤其是少数族裔学生被“高度选择性录取”(highly selective admissions)类大学录取的机会。依据“平权法案”(Affirmative Actions)、百分比法案(percent plans)这类特殊招生政策,高校在录取弱势群体学生时会综合考虑学生的高中学业表现,放松甚至略去标准考试成绩要求[3]。对于这些学生是否会因学业准备不佳、不适应这些大学的高学业要求而无法按时毕业,学者们持对立的态度[4-6]。
相对于关注被“高度选择性录取”类大学录取的少数族裔和家境欠佳学生的数目和比例,美国相关教育公平研究更注重考察这些学生的大学学业以及毕业后的表现。最著名的先锋性实证研究由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大学历任校长主持。其研究结果表明,在“平权法案”实施时期,就读于美国28所“高度选择性录取”类大学的少数族裔学生,标准考试成绩远比大学同学低,大学绩点、排名和毕业率也比大学同学低,但却并没有因为不适应高学业要求而无法按时毕业。是否按时毕业正是美国大学最为关注的学业表现指标[7]。随后的研究更为注重政策受惠学生学业表现应该和哪些学生相比,并发现政策受惠学生的大学学业表现与合理对照组学生相比其实并不逊色[3,8-9]。
国内针对倾斜政策下进入重点大学的农村学生的研究刚刚开始。余秀兰等[10]对政策的合理性、优质高等教育的功能、学生学业适应进行了探讨,并基于访谈的结果发现倾斜政策下降分录取的学生在学业适应上有差异并因学科有所不同。广泛而言,人们对被重点大学录取的弱势背景学生能否适应大学学业其实颇有争议[11]。但由于数据获取困难,仅有个别学者进行了实证考察,结果也并不一致。卢晓东等[12]基于不同重点大学学生学业数据,发现城市学生初期学业表现大幅领先农村学生,并持续到毕业。而牛新春[13]则发现来自西部地区的学生大一学业表现较弱,但在大学四年中差距在缩小。熊静等[14]基于学生访谈也发现研究型大学贫困生大一课程学习吃力,学业能力水平显著低于非贫困生,然而在大学期间逐渐赶上。
(二)学业准备对大学学业的影响
Tinto[15]早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学生融合模型(Integration Model),为美国大学生学业表现实证研究提供了一个经典理论架构。不同家庭背景、个人特征和中学学业准备的学生在大学学业以及人际方面的互动程度促成其学业和人际方面的融合,影响学生是否继续就学。之后美国众多相关实证研究普遍验证了大学经历对学生学业表现有重要影响,而且入学前因素也很重要。入学前影响因素中,中学学业准备最为重要,其次为教育期望、家庭背景因素[16-17]。相关研究特别关注中学学业准备的不同指标对大学学业的影响重要性,尤其是中学绩点和排名、大学入学标准考试成绩、中学课程。一般的结论是高中绩点和排名与学生的家庭背景相关性低,反映出学生在现有条件下的上进、勤奋,比标准化考试成绩能更为有效地预测大学学业表现[5,18]。不同的研究还发现数学方面的学业准备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大学毕业[17,19]。
相对于国外多年关注入学前因素,尤其是不同学业准备指标对大学学业影响的深入研究,国内近年相关研究较少而且方向和方法不同。首先,国内相关研究集中于说明父母教育水平和农村户籍对其大学的学业表现的影响,而且一般使用调研工具,学业表现由学生填答而且常常使用主观指标。例如:高耀等[20]通过对江苏省20所高校调研,考察了学生成绩较差、一般、优秀的情况以及获得奖励的情况等;郭俊等[21]通过对1万多学生的调研,考察了学生自我报告的挂科情况;前文提及的熊静等[14]通过对两所研究型大学的调研,考察了学生的学业能力水平。
其次,有学者考察高考成绩和大学学业的关系。这方面研究大多基于学生学业记录,不过研究结论并不一致。较早的研究如肖婕等[22]发现高考分数到一定水平后与学生的大学学业表现没有关系。近期的研究[23-24]也发现高考成绩仅起到筛选作用,对大学的学习几乎没有影响。然而,丁澎等[25]更为细致的分析发现高考语文成绩对大学成绩影响不大,但数学、外语和总分对大学初期的成绩有显著影响。汪朝杰[26]基于对工科院校数据的分析也确认了数学、外语和总分对大学成绩的影响,影响随时间减弱且有专业差异。其实,关于大学入学前学业准备的专业差异,王处辉等[27]的访谈研究中也有特别强调,他们指出农村学生在需要前期学业积累的专业如中文、历史和理科方面起点低,大学学业表现差。
此外,国内城乡学生学业表现相关研究在解读农村学生学业表现处于劣势时一致指出,农村的中学教育更为强调应试而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28-29]。美国的相关研究也发现,弱势学生中学学业准备欠缺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自主学习方法[7]。
(三)研究问题
国内还没有研究基于学生学业记录实证考察倾斜政策下进入重点大学的农村学生的学业表现,甚至基于学生学业记录考察重点大学城乡学生学业表现差异的分析也都相当少[12-13]。关于入学时学业准备对城乡学生学业表现差异产生影响的分析欠缺,高考成绩和大学学业表现关系的研究鲜有从城乡角度的分析。因此本文意图使用1所东部地区部委直属重点院校的2014级学生学业表现记录和调研数据,回答以下3个问题:倾斜政策下重点大学农村学生的初期学业表现是否落后于城市学生?这些农村学生的学业准备情况如何?城乡学生的学业准备差异如何影响其大学初期学业表现差异?考虑到已有文献关于不同学科学业准备的结果[26-27]、贫困定向政策对学生学科选择的导向,本文还将从学科的角度进一步进行分析。
本研究以1所东部地区部委直属院校X大学为案例,使用2014级学生学业记录和调研数据考察城乡学生大学初期学业表现。农村学生按招生类别分为三组:贫困定向农村学生(简称“贫困定向”)、农村定额计划录取学生(简称“农村定额”)、普通招生录取农村学生(简称“农村普招”)。
自2012年起,教育部组织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在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中专门安排适量招生计划,面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生源,实行定向招生,并引导和鼓励学生毕业后回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和服务。该计划招录的农村学生为“贫困定向农村学生”。2014年国务院特别要求部属高校、省属重点高校要安排一定比例的名额招收边远、贫困、民族地区优秀农村学生。不少重点高校因此开始实施针对农村、边远贫困地区的定额招生计划,如北京大学的“筑梦计划”、复旦大学的“腾飞计划”,而清华大学等早在2014年之前就开始了“自强计划”[10]。这些计划招录的农村学生为“农村定额计划录取学生”。未享受以上倾斜政策而招录的农村学生为“普通招生录取农村学生”。
学生学业记录包括学生的年度绩点、院系、省份来源和性别这些基本信息。剔除了极少数大一期间离校的学生、港澳台地区的学生和留学生,X大学2014级本科学生总计2773位。
研究数据来自“2014级学生跟踪调研”的一年级调研,调研于春季学期中实施。一年级调研收集了学生的家庭背景信息、期望完成的最高教育程度、高中学习。调研还询问了大学学习情况,包括大一时是否在数学等方面需要帮助。为保证农村学生群体的样本数和分析结果的可靠性,调研样本包括了全部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随机抽样。完成调研的学生共1436位,剔除少数在大一期间离校的学生,最终调研样本总计为1404位学生。考虑到样本的抽样设计,基于调研样本的分析使用了样本权重,以确保对2014级新生的代表性。样本权重设计考虑了分层不均匀抽样和填答率双重因素。
参考国内外大学生学业表现相关研究[7,12,21],本研究使用大学一年级年度绩点、院系内排名、是否挂科来考察城乡学生的初期学业表现。学生的年度绩点是学生学业表现重要指标,然而不同专业的绩点差异显著而且城乡学生的专业分布有所不同,因而专业院系排名将专业差异因素纳入。而是否挂科关系到学生的奖学金、评优,也是个重要的指标。
大一学年的基础课对随后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有重要的影响。美国大学一直非常重视学生大一的学业表现和一年级末的保留率,相关研究表明其对于学生是否能毕业非常关键[30]。卢晓东等[12]发现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的学业差异似乎从大一就固定了。白春玲[31]、丁澎等[25]、汪朝杰等[26]关于理工科学生的分析表明,学生第一学期学业表现非常关键,而且每一学期的学业表现与前一学期学业表现相关性最大。
本研究使用高考成绩、高中班级排名、大一时是否在数学、学习技巧、时间管理方面需要帮助来考察城乡学生的大学学业准备。如前所述高考成绩是国内外研究都关注的学业指标;不过国内有少数省份高考的科目和总分不同,因此本研究将高考总分和单科的得分均转化为基于省份的百分制得分。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X大学对于部委直属院校有一定的代表性,但这类院校的生源地分布、学科分布各有特点,而且农村定额计划的具体实施有所不同,其他同类院校的城乡学生学业表现差异可能呈现不同的特点。
不包括留学生和港澳台生源,X大学2014级本科学生中三类农村学生的比例约为23.5%。农村学生在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和医科药学中的比例大大高于其在人文语言和自然科学中的比例。除了农村学生专业选择的实用原则,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贫困定向政策对学生学科选择导向的结果。贫困定向学生在工程技术和医科药学中的比例超过10%,远远高于这些学生在人文语言和自然科学中3%左右的比例(表1)。
表1 2014级本科学生整体及按学科类别的城乡比例
农村学生在人文语言和自然科学中的比例很低,实际学生人数很少,统计分析的结果不稳定而缺乏参考价值,因而在后文分学科的分析中仅报告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和医科药学的结果。
鉴于简单均值可能受到极端数值的影响,也不能反映学生学业分布的整体状况,本研究使用核密度估计来考察城乡学生大一学年绩点、院系内排名的整体分布及大一挂科的比例。结果表明:城乡学生大学初期表现有差异,农村定额计划学生初期学业表现并不弱于城市学生;但贫困定向和农村普招学生处于显著劣势,在工程技术学科中尤其严重。
具体而言,在绩点分布、院系排名分布、挂科三个指标上,农村定额计划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比没有显著差异,而且在三个学科类别中也基本没有显著差异,甚至其绩点分布在医科药学中显著优于城市学生;但贫困定向计划学生则在各指标上、各学科中显著弱于城市学生;农村普招学生也在各指标上显著弱于城市学生,在三个学科类别的分析中,绩点分布和院系排名虽也弱于城市学生,却基本没有达到显著性,不过在工程技术学科中,挂科的比例显著偏高。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贫困定向学生在医科药学的院系内排名呈现出非常严重的两极分化的状态,农村普招学生在社会科学和医科药学的院系内排名也呈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的情况(图1-图3)。
然而,由于贫困定向计划的区域指向,贫困定向学生与城市学生的大学初期学业表现差异相当程度反映了学生学业表现的生源省份区域性差异。贫困地区定向计划中的指定贫困地区基本位于西部和中部地区省份。2014级学生中,近60%贫困定向学生来自西部地区省份。相比之下农村定额招生计划和农村普招学生并没有指定省份地区。国内外对学生就学地的研究都表明,学生倾向于就近申请和入学,因此这两类农村学生更有可能来自X大学所在的东部地区。事实上2014级学生中,一半农村定额学生、一半农村普招学生来自东部地区省份,但前者中部地区生源比例更高,后者西部地区生源比例更高。也就是说,X大学三类农村生源的省份地区来源有所不同。
图1 城乡学生大一绩点分布(p值指农村与城市学生绩点分布差异测试的显著性)
图2 城乡学生大一院系内排名分布(p值指农村与城市学生排名分布差异测试的显著性)
图3 城乡学生大一挂科的比例
表2上半部分的结果表明,在2014级学生中,贫困定向学生占9%;但在来自西部地区贫困定向计划主要生源省份的学生中,贫困定向学生约占30%。在2014级学生中,农村定额学生约占7%;但在来自东部地区农村定额计划主要生源省份的学生中,农村定额学生约占12%。在东部地区农村定额计划主要生源省份的学生中,农村普招学生和农村定额学生比例相当;但在西部地区贫困定向计划主要生源省份的学生中,前者的比例更高。
鉴于已有研究所显示的基础教育和经济发展水平区域性差异[32],纯粹的学业表现城乡差异应该基于同一区域的学生。表2下半部分的结果表明,农村定额计划学生和东部地区同省份的城市学生相比,大一学业表现呈现轻微劣势,但统计上并不显著。来自西部地区贫困定向计划学生和同省份的城市学生相比,大一学业表现呈现显著劣势,但差异稍小于贫困定向学生与城市学生总体差异。然而,来自西部地区贫困定向计划主要生源省份的农村普招学生和同省份的城市学生相比,大一学业表现呈现显著劣势,差异远大于农村普招与城市学生的总体差异。与此同时,东部地区农村定额计划主要生源省份的农村定额和农村普招学生大一学业表现甚至优于西部地区贫困定向主要生源省份的城市学生。
表2 2014级城乡学生大一学业表现(差异显著性基于与城市学生的比较)
这说明,大学学业表现基于学生生源省份区域的差异相当大,而且学业表现的城乡差异在东部地区较小,在西部地区相当大。图1-图3所显示的贫困定向学生、农村普招学生与城市学生的显著学业表现差异,相当程度反映了东西部区域差异,以及西部地区更为严重的城乡差异。虽然这一分析并不能为贫困定向学生、西部地区农村普招学生的学业支持提供帮助,但却有助于合理评价学生学业表现的差异。
图4-图6报告了学生学业准备方面的城乡差异。与城市学生相比,贫困定向学生的高考成绩虽表现出轻微劣势,高中排名却占有优势;农村定额和农村普招学生高考成绩与城市学生不相上下;然而三类农村学生各方面的学业准备与城市学生相比均处于明显劣势。
具体而言,三类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的高考得分都相当高,总分、数学和英语都在省份百分制的80-90之间,语文在75-80之间。农村定额和农村普招学生的高考总分以及语文、数学、英语单科分数与城市学生不相上下,甚至在医科药学中,总分显著高于城市学生。贫困定向学生的高考总分以及数学、英语单科分数显著低于城市学生,在医科药学中也是如此,而且差距也稍大。数学单科的差距相对较大:贫困定向学生和城市学生语文和英语相差1分左右,但数学相差4分,在医科药学中相差近6分。不过尽管如此,这一劣势也并不严重。这表明,农村定额和贫困定向计划学生在高考录取分数上的降低其实还是相当有限的。
图4 城乡学生高考成绩的差异(省份百分制)
图5 城乡学生高中成绩排名分布
图6 城乡学生大一学业方面需要帮助的比例
三类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高中时基本都是班级的佼佼者,60%是高中班级头5%的学生,近80%在高中处于头10%。贫困定向和农村普招学生高中排名头5%的比例显著高于城市学生,在工程技术学科中尤其如此。
虽然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相比高考分数并不逊色或仅有轻微劣势,而且高中排名也不逊色甚至更为优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农村学生在大学学业需要的各方面能力上和城市学生相当。图6显示农村学生大一学业需要帮助的比例显著高于城市学生,尤其是贫困定向和农村普招学生。
前文报告了贫困定向和农村普招学生在医科药学的院系内排名呈现非常严重的两极分化状态。表3对比了院系内排名头30%和最后30%的学生的高考成绩和大一需要帮助的情况。贫困定向学生中,这两组学生的高考成绩非常接近,后者其实考分稍高,尤其是数学;然而后者大一数学需要帮助的比例为95%,远远高于前者58%的比例。农村普招学生中,两组学生的高考成绩也非常接近,然而后者大一学习技巧需要帮助的比例为93%,大大高于前者73%的比例。这一对比分析说明,应试教育尽管对于提高高考分数相当有效,但是缺乏对学生大学学习准备和能力的培养。
表3 医科药学类学生的学业准备情况(基于大一院系内排名)
此外有两点值得指出:第一,城市学生大一学业需要帮助的比例也相当高。这表明应试教育在城乡学生中都很严重,只是在农村学生中更为严重。第二,社会科学类学生的高考成绩和高中排名最优,医科药学类学生最弱,城乡学生均如此。贫困定向学生即使有专业科系导向,也是最弱的学生选择了医科药学。虽然医科药学类学生的高考成绩和高中排名也非常优秀,但是相对而言,“最好的学生不学医”的说法在X大学2014级学生中一定程度被证实。
为考察入学时学业准备差异对学业表现城乡差异的影响,本研究使用以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大一学业表现=α+β(城乡类别)+γ(个人特征、家庭背景)+δ(学业准备)+ε
本研究首先估计只包括城乡类别变量的基础模型(模型0),考察大一学业表现的城乡差异。随后在基础模型中纳入省份固定效应变量(模型1),考察城乡类别变量的系数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前文所指的大学表现的生源省份区域性差异。模型2在基础模型中纳入前期学业准备变量,并纳入个人特征和家庭背景作为控制变量,考察城乡类别变量的系数如何变化,来说明学生学业准备、个人特征和家庭背景因素如何影响学生大一绩点的城乡差异。
表4报告了城乡学生的背景差异。总体而言,与已有城乡大学生相关研究的结果一致,三类农村学生的家庭背景处于相对弱势。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农村普招学生中女生、独生子女的比例最低;贫困定向学生中少数民族的比例最高,不过父亲从事专业类职业(如教师、医生等)的比例大大高于其他两类农村学生;农村定额和贫困定向学生中对期望完成的教育程度不明确的占1/5,高于城市学生和农村普招学生。
表4 2014级学生基本信息及家庭背景(比例系使用权重计算的结果)
表5-表7报告了针对三个大一学业表现指标的系列回归模型结果,结果表明学业准备差异显著影响学生大学学业表现以及学业表现的城乡差异。
首先,模型0的结果确认描述性分析中城乡学生学业表现差异的结果。与城市学生相比,农村定额计划学生大一时在三个学业指标上均没有差异。贫困定向计划学生则表现出显著劣势,平均绩点低0.30,院系内排名靠后约11个百分位,挂科的可能性高出1倍多;并且在工程技术类学科中表现更差,平均绩点低0.40,院系内排名靠后约21个百分位,挂科的可能性高出3倍多。农村普招学生学业表现也呈现显著但较轻微的劣势,平均绩点低0.12,院系内排名靠后约6个百分位,但挂科的可能性没有差异;这些学生在工程技术类学科中呈现的劣势也更为明显,平均绩点低0.19,院系内排名靠后约8个百分位,挂科的可能性高出近2倍。
其次,模型1的结果确认在倾斜政策下进入X大学的城乡学生学业表现差异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学业表现的生源省份区域性差异。当农村定额学生与同省份(主要位于东部和中部)城市学生相比时呈现绩点劣势,尤其在工程技术类学科中更明显,表明学业表现的城乡差异在来自东部省份的学生中依然轻微存在。当农村普招学生与同省份(主要位于东部和西部)城市学生相比时,学业表现劣势更为明显,尤其在医科药学类中更明显,表明学业表现的城乡差异在来自西部省份的学生中更为严重。而当贫困定向学生与同省份(主要位于西部和中部)城市学生相比时,学业表现劣势减轻,表明贫困定向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比呈现的学业表现劣势既包括东西部区域性差异,也包括西部地区的显著城乡差异,而前者占比30%-50%(模型1和模型2系数变化比较)。
表5 2014级城乡学生学业准备对“大一绩点”的回归系数
再次,模型2的结果表明学生学业准备以及家庭背景影响大学初期学业表现的城乡差异。在考虑了学业准备和家庭背景情况后,农村定额学生比类似的城市学生呈现轻微学业优势,只是没有达到统计显著性。而农村普招学生与类似城市学生相比,贫困定向学生与类似的城市学生相比,学业表现的显著劣势也大大减轻。模型1和模型2系数变化表明,农村普招学生、贫困定向学生与同省份城市学生相比的学业表现劣势大约有50%可归因于学业准备和家庭背景的差异。
表6 2014级城乡学生学业准备对“大一院系排名”的回归系数
最后,模型2的结果还表明:高中排名比高考成绩对大学学业表现的影响更大;数学和时间管理对提高社会科学类学生的学业表现很重要,数学和学习技巧对提高工程技术类和医科药学类学生的学业表现很重要。
具体而言,高中班级排名头20%的学生比起排名低的学生绩点优势约为0.15,院系内排名胜出3-5个百分位,挂科可能性仅为30%-50%。对于进入X大学的各地高中佼佼者,高考成绩的作用基本停留在入学选拔上,对于大学初期学业表现的影响相当有限。高考总分对于社会科学类学生有显著但微弱的影响,语文单科分数则基本不对大学初期学业产生什么影响,而数学和英语单科分数对工程技术类和医科药学类学生的学业有显著但微弱的影响。这一结果和已有相关研究的结果也相当一致。然而要达到高中班级排名头20%的学生的大一学业表现优势,数学单科分数需要提高20分或英语单科需要提高12分(省份百分制)。对于大多数省份来说,这相当于数学提升30分或英语提升18分(150分单科总分),这是非常艰难的目标。
表7 2014级城乡学生学业准备对“大一是否挂科”的逻辑回归胜率
“大一数学需要帮助”的学生绩点劣势为0.14,院系内排名落后7个百分位,在工程技术类和医科药学类中的劣势更为严重,而且在医科药学类中挂科的可能性还高出2倍多。“大一学习技巧需要帮助”的学生绩点劣势为0.08,院系内排名落后6个百分位,在医科药学类中的劣势更为严重。学习技巧对工程技术类学生也很重要,对应系数相当大,只是显著性p值刚刚超过0.10水平。“大一时间管理需要帮助”对于社会科学类学生的大一学业表现很重要,绩点劣势为0.10,院系内排名落后5个百分位,挂科的可能性还高出近5倍,只是后两个指标的相应模型系数显著性p值刚刚超过0.10水平。
综合考虑高考数学单科分数的显著但微弱的影响,以及描述性分析中报告的“大一数学需要帮助”“大一学习技巧需要帮助”“大一时间管理需要帮助”的城乡差异,以上所讨论的模型2的结果表明,对农村学生实施这些方面的支持将缩减城乡大学生学业表现差异。
值得指出的是表5-表7中“大一英文需要帮助”“大一论文写作需要帮助”的系数表明,这些学生其实有学业表现优势。前文的分析表明,学生普遍在英文、论文写作、数学、学习技巧、时间管理感到需要帮助,但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学业表现好的学生更会感到英语和论文写作方面的需要,而学业表现弱的学生更会感到数学、学习技巧、时间管理方面的需要。也就是说,在大一主要为基础课学习的阶段,学业好的学生已经开始注重英文和论文写作这些稍后才需要的技能。学校如果对大一学生实施英文和论文写作方面的学业支持,学业相对好的学生更可能受益;而实施数学和学习技巧方面的学业支持,学业相对弱的学生更可能受益。
通过上述实证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第一,农村定额计划学生初期学业表现并不弱于城市学生;但贫困定向和农村普招学生处于显著劣势,在工程技术类学科中尤其严重,在医科药学类的院系内排名呈现两极分化。贫困定向、农村普招学生与城市学生在学业表现上的显著差异,相当程度反映了东西部的区域差异,以及西部地区更为严重的城乡差异。
第二,与城市学生相比,贫困定向学生的高考成绩虽呈轻微劣势,高中排名却占有优势;农村定额和农村普招学生高考成绩与城市学生不相上下;然而三类农村学生各方面学业准备与城市学生相比均处于相当劣势。
第三,城乡学生的学业准备差异对其大学初期学业表现差异有显著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中排名比高考成绩对大学学业表现的影响更大;数学和时间管理对提高社会科学类学生学业表现很重要,数学和学习技巧对提高工程技术类和医科药学类学生学业表现很重要。
本研究所发现的大学初期学业表现的城乡差异表明,城乡和地域基础教育差异延续到了高等教育阶段。贫困定向和农村普招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比,大学初期学业表现呈显著劣势。然而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相比高考分数并不逊色或仅有轻微劣势,而且高中排名也不逊色甚至更有优势。已有研究一致认为,和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相对应,中国教育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和地域差异。因此,除非我们认为学生的先天禀赋有城乡和地域性差异,学生大学初期学业表现的城乡差异一定程度反映的是学生所受基础教育的城乡和地域性差异。而基础教育的城乡和地域性差异体现在三类农村学生在数学、学习技巧等方面呈现的显著劣势。
贫困定向学生在大学初期学业表现上是最弱的。本研究的分析表明这些学生承受了基础教育东西部区域性差异以及西部地区更为严重的城乡差异这双重差异。来自西部地区的农村普招学生也是如此。因此,对这些学生的大学初期的相对学业表现需要进行合理的评价,要了解其学业准备关键薄弱之处并积极地提供帮助。
必须要指出的是,虽然贫困定向和农村普招学生大一学业表现处于显著劣势且在工程技术类学科中尤其严重,但是这些学生并不注定学业表现不良。X大学的历史数据分析结果令人鼓舞,来自西部地区的学生大学期间努力追赶来自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学生,学业表现提升大,如来自西部地区的工程技术类学生在毕业时赶上了来自中部地区的学生[13]。而2014级学生大二的绩点、院系排名、挂科的数据也表明工程技术类学科中贫困定向和农村普招学生大一到大二的提升比城市学生更大。因此本研究有理由预测这些学生2018年毕业时在学业表现方面将基本赶上城市学生。
本研究发现城乡学生的高考分数相差其实并不大,农村定额和贫困定向计划学生高考录取分数上的降低相当有限。结合高中排名比高考成绩对大学学业表现影响更大这一实证结果,本研究的结果表明部委直属院校在选拔地方性优秀学生时对于分数线还有放松的余地。然而基于数学基础对于工程技术、医科药学类学生的重要性,如有可能,可以将数学实际学习内容作为参考指标。这样的做法对于应试教育可能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最后,本研究结果表明了数学、学习技巧和时间管理对于大一学业的重要性,这对重点大学提供学生学业支持指出了方向。对X大学教师的访谈发现,数学方面的准备对于工程技术、医科药学类学生尤其关键的部分原因在于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大一上半学期课程学习任务非常重,而且数学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同时开,然而数学基础课的内容是专业基础课所需要的。课程设置问题鉴于课程体系等多种原因,在X大学多年如此延续。其他大学工科类课程设置似乎也是如此[31]。在学习技巧方面,由于大学的教学进度快,学生需要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包括预习和复习、上课时保持进度、标注难点课后再学习等。建议重点大学考察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并适当调整。其他更实际的措施包括利用新生入学教育的时间提供针对性的数学基础补差课程、学习技巧和时间管理方面的讲座,帮助学生尤其是倾斜政策下入学的农村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促进大学初期学业表现城乡差异的缩减和农村学生的学业追赶。
致谢
本文数据获取得到X大学信息办、学工部大力支持,特此致谢。
[1]袁贵仁.以新的发展理念为引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在2016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6-02-04)[2017-02-01].http://www.moe.gov.cn/jyb_xwfb/ moe_176/201602/t20160204_229466.htm l.
[2]XIE A.Inside the college gate:rural students and their academic and social success[J].Chinese Education&Society,2015(48):77-80.
[3]NIU S X,TIENDA M.Texas Top 10%Law and minority student academic performance:lessons from UT-Austin[J].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2010(1):44-69.
[4]牛新春.院校数据在招生政策评估的使用——以“德克萨斯州高等教育机会”项目为例[J].苏州大学学报教科版,2016,4(11):120-128.
[5]ROTHSTEIN JM.College performance predictions and the SAT[J]. Journal of Econometrics,2004(1-2):297-317.
[6]THERNSTROM A,THERNSTROM S.Reflections on the shape of the river[J].UCLA Law Review,1996(46):1583-1632.
[7]BOWENW G,BOK D.The shapeof the river:long-term consequences of considering race in college and university admissions[M]. 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8.
[8]ALONS,TIENDAM.Assessing the'mismatch'hypothesis:differentials in college graduation rates by institutional selectivity[J].Sociology of Education,2005(78):294-315.
[9]MELGUIZOT.Arestudentsof colormore likely tograduate from college if they attend more selective institutions?Evidence from a cohort of recipients and nonrecipients of the Gates Millennium scholarship program[J].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2010(2):230-248.
[10]余秀兰,白雪.向农村倾斜的高校专项招生政策:争论、反思与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16(1):22-29.
[11]谢爱磊.精英高校中的农村籍学生——社会流动与生存心态的转变[J].教育研究,2016(11):74-81.
[12]卢晓东,于晓磊,等.基础教育中的城乡差异是否在大学延续-高校城乡学生学业表现差异的实证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6(1):56-60.
[13]牛新春.迎头赶上:来自不同地域学生的大学学业表现的实证案例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已录用).
[14]熊静,余秀兰.研究型大学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学习经历差异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5(2):46-55.
[15]TINTOV.Dropoutfrom highereducation:atheoreticalsynthesisof recent research[J].Review ofEducationalResearch,1975(45):89-125.
[16]ADELMAN C.Principal indicators of student academic histories in postsecondary education,1972-2000[M].Washington,DC: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2004.
[17]ADELMAN C.The toolbox revisited:paths to degree completion from high school through college[M].Washington,DC: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2006.
[18]ASTIN A.College dropouts:a national profile.ACE Research Reports 7[M].Washington,D.C.: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1972.
[19]BOUND J,LOVENHEIM M F,TURNER S.Why have college completion rates declined?An analysis of changing student preparation and collegiate resources[J].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Applied Economics,2010(3):129-157.
[20]高耀,刘志民,方鹏.家庭资本对大学生在校学业表现影响研究[J].高教探索,2011(1):137-143.
[21]郭俊,李凯,张璐帆,等.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学业表现影响的实证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2(8):29-34.
[22]肖婕,宁静,缪柏其,等.影响学生成绩各因素的评价[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1(1):40-43.
[23]谢中才,郑惠娟.大学生高考成绩与大学阶段学习成绩的相关分析[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9(12):1-6.
[24]初云宝.户籍与大学生学习成绩相关研究——以广东省三所大学为例的实证分析[J].高教探索,2011(3):110-116.
[25]丁澍,缪柏其.当今本科生学业状况的统计分析[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10(6):557-564.
[26]汪朝杰,谭常春,汪慧.大学生在校成绩与高考成绩的统计分析[J].大学数学,2013(4):79-86.
[27]王处辉,李娜.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过程中的不平等研究——基于对某高校农村学生群体的调查[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4):36-41.
[28]ZHANG Y,WANG Y.A qualitative study of the adaptation of rural college students to college life[J].Chinese Education&Society,2015(48):105-113.
[29]徐海玲,王祯,胡优俊.重点大学学生学业不良的原因分析及转化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07(9):53-54.
[30]PIKEGR,SAUPE JL.Does high schoolmatter?An analysisof three methods of predicting first-year grades[J].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2002,43:187-207.
[31]白春玲.学生学习成绩相关性的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9,39(23):48-55.
[32]孙百才,刘云鹏.中国地区间与性别间的教育公平测度:2002-2012年——基于人口受教育年限的基尼系数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3):87-95.
Early Academ ic Perform ance of Rural Students under Special Adm ission Policies: Evidence from an Elite University
NIU Xin-chun
(Research Institute for Higher Education,Fudan University,Shanghai200433,China)
The government has implemented a series of special admission policies in recent years to increase the access to elite universities for rural students.However,it is concerning that these rural students might underperform due to disadvantaged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s and academic preparation.Using administrative data and survey data of 2014 freshman cohort at X University,applying 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techniques,we examine students'freshman year academic performance,focusing on GPA,rank within the major and class failure.Quota plan rural students perform as well as urban students,yet poverty plan rural students and regular rural students significantly underperform,particularly in the Technology field,and polarize in the Medical field.The significant underperformance of poverty plan students and regular rural students partly reflects both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greater rural-urban difference within the western region.Although rural students'test scores are comparable to those of urban students or only at slight disadvantages,they aremuch less well prepared for university study.Results show that elite universities should help Social Science students with math and timemanagement,Technology and Medical studentswithmath and study skills.
Admission Policies;College Performance;Rural Students;Test Scores
2017-02-2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6面上项目(批准号:71673054)
牛新春,江苏淮安人,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机会公平和学生学业表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