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火秦+叶长华
摘要:课堂教学如何转型?文章从倡导自主学习、多做趣味实验激发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开展合作学习、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探究学习等方面来探讨基于教学方式转变的课堂转型。
关键词:课堂转型教学;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转型是教学观念根本性转变过程,是主动求新、求变的过程,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初中化学的课堂转型实践已经展開,如何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改变教学方式,从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来达成课堂转型呢?文章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这方面的体会与各位同仁共飨。
一、改进教学模式倡导自主学习促进课堂转型
1.改进教学模式促进自主学习
化学新课堂并不否定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而是对教和学的方式提出了变革的要求。“课堂转型下的化学教学中,教师即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又是信息提供者和探究活动的指导者”1。以前上实验课时,非常担心学生进实验室后,乱摸乱动实验器材,吵闹不休,将仪器打破。严格要求学生进实验室后不得乱动器材,否则将受到批评。这种要求抑制了学生对仪器、药品的好奇心,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上采取枯燥的注入式教学,学生机械学习亦步亦趋,例如下面的课堂教学实录:(固体药品的取用)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学生观看示范模仿学习。
教师:1、左手拿一支试管。(每个同学都左手拿一支试管)
教师:2、将试管横放。(学生模仿将试管横放)
教师:3、右手用镊子取锌粒放在试管口。(学生机械将锌粒放在试管口)
教师:4、将试管慢慢地直立起来。(学生也将试管慢慢地竖起)
从以上教学片段中可以看到学生学习整齐划一、机械模仿、呆板枯燥,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氛围之中。如何引导学生高效参与课堂学习促进课堂转型?本人做了以下尝试:
采取分组学习模式,将全班同学分为6—8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6个人,设有小组长,每组配备有相应的实验仪器。设计的学习内容有:(1)固体药品的取用。(2)液体药品的取用。(3)搅拌(4)装置气密性的检查。(5)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6)仪器的装配。
上课时,教师在给学生简当快速地讲解操作的要领后,让各小组学生自由练习,事先告诉同学们下节课各小组之间要进行化学实验操作比赛,并公布实验操作的规范要求和评分标准。采取开放式教学,允许学生放学后到实验室练习,也允许学生课后将部分仪器带回家练习。学生听说各小组之间要进行实验操作比赛,学习的热情积极高涨,大家都认真阅读操作规范和评分标准,练习时互相指出操作中出现的错误,如取药品时瓶塞没有倒放,倾倒液体时标签没有向着手掌心等。这种同学间平等的善意的指正,容易接受并迅速纠正错误。为了促使每个学生都主动自主参与学习,避免小组中个别学生偷懒依靠其他同学,将比赛规则定为由第(1)组同学指定(2)组中某一个同学操作某一项实验,并评分;(2)组同学则指定(3)组,依此类推。这种教学模式的简单改变,学生既当参赛者又当裁判员,同时每个学生都有被指定参赛的可能,加上小组间要进行评比,引发了同学们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意识,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学习活动生动活泼,盎然有趣。同样的内容,只要适当地改变教学方式就能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实现课堂转型。
2.多做趣味实验激发兴趣实现课堂转型
化学中很多实验相当有趣,能揭示物质的性质和内在变化规律,同时也激发学生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想学”化学的欲望,形成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之上为探索末知世界的自主学习。例如以下趣味实验:
实验一:试管中放入三根火柴塞上橡皮塞后,固定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火柴爆燃后橡皮塞象炮弹一样冲出。
实验二:将澄清透明的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展示给学生看,然后混合振荡,学生们会惊奇的发现眼前出现了一杯“牛奶”。
面对实验现象,学生的反应就是“新奇”,接着会充满疑问:为什么会这样?探索欲望油然而生,这时只要恰当的点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教师精心设计趣味实验,激发学习兴趣,能在课堂教学中求新、求变,革除学生被动学习的弊端,形成想学、乐学的主动学习氛围,实现课堂转型。
二、开展合作学习实现课堂转型
“对话教学的认识论基础是‘尊重个性差异的合作性探究即知识的探究性、社会性和个人的三者融合”2。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方式。如何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科学地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达成知识的探究性、社会性和个人的三者融合,实现课堂转型。以下是笔者的一些尝试。
课题:污水调查及净化的报告
内容:水污染调查并收集污水样品用净水器过滤,写调查报告。
要求:将全班分为6至8人的小组,设有小组长。一个小组作为一个活动单位,小组中分工是每个同学只要调查收集自己家周围的小溪、海滩、池塘等被污染情况,并采集一瓶污水样品贴上标签。然后全组同学共同制作净水器,把采集的污水一半进行过滤净化一半留作比较。实验完成后,全组交流、讨论本次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经过,心得体会,最后一起撰写污水调查及净化的报告在全班交流。
评价总结:教师要对各小组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总结,对于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指出,对同学们积极参与活动的情况给予鼓励、肯定和表扬并评出优秀活动学习小组。
该案例中每个小组为完成共同的任务:污水调查及净化的报告,而进行明确的分工:小组中每个学生都要调查自己家周围的水污染情况并采集污水。小组要共同完成净水器的制作,共同撰写报告,小组中每个同学都积极主动参与,各成员之间能进行有效的交流,将一些成功的经验相互分享。这种合作学习方式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在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遇到的困难,解决同学间出现的争议和分歧的过程中,每个同学都得到锻炼和发展。
总之,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努力学习课堂转型的新理念、新方法、新举措,认真钻研教材,精心选择课题,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革除个体封闭学习的弊端,开展合作学习,促进课堂转型。
三、創设问题情境进行探究学习实现课堂转型
课堂转型就是要改变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采用基于问题的师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在问题教学模式中“设置的问题应能统领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意识,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获取知识的科学方法”3基于问题的探究性学习过程重在探究的过程而非结果,让学生领悟科学探究的真谛。这就要求教师要进行校本研究、开发教材,努力创造类似科学探究的情境,促进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以下两例是笔者在平常的教学中通过增设实验,优化课堂结构,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溶液的“酸碱性”和“酸碱度”两个概念只有一字之差,如何挖掘教学内容,使其具有探究性,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笔者在教学中增设了下面实验来激发学生思索、探究。
实验:从一瓶氢氧化钠溶液中取出1ml于烧杯中加水稀释至20ml。
设问:这两杯氢氧化钠溶液的碱性强弱程度一样吗?
学生:不一样。
问:那有什么办法来确定它们碱性强弱的程度呢?
学生:可以用酚酞试液。
问:为什么?
学生: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碱性强弱程度不一样则颜色的深浅会有所不同。
两位同学用酚酞试液进行了实验,结果所有同学都愣住了:一杯更浓一杯更稀为什么两杯中红色几乎一样呢?探究欲望被激发出来,促进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在讲到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时为了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可补充实验:将一瓶高锰酸钾溶液平均分成三等分于三只烧杯中,然后a杯加水稀释,b杯加入高锰酸钾晶体溶解,c杯不变。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后思考下列问题:
①平分后每一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否相等?
②a加水后,其溶质、溶剂或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否改变?
③b杯加入高锰酸钾后其溶质、溶剂或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否改变?
以上两个实验简单易行,现象直观明显。这种利用实验手段,优化课堂认知结构,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激发思考启迪思维,有效地改变注入式教学模式,化深奥为浅显,使枯燥变生动有趣,革除个体单纯接受学习的弊端,有力地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课堂转型。
总之,实现课堂转型绝不是一句口号,教师应从细节入手,从平常备课入手,从每一节课堂教学入手,深挖教材,开展校本研究,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落实到平时的教学中,一点一滴、潜移默化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深刻的转变,从而实现课堂转型。
参考文献:
[1]伊佳欣,张贤金.课堂转型下的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研究——基于“溶液的酸碱性”同课异构比较研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2)
[2]罗芳,张贤金,吴建新.基于对话教学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转型——以科教版九年级“金属的性质”为例[J].化学教与学,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