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怎一个“味”字了得

2017-08-02 21:56刘素娟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人文创设文学

刘素娟

高中语文教学比较复杂,不仅要求教师“传道受业解惑”,更要求其能够给学生一个健康向上的环境,促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从真实、高效、自主的角度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人文味,内化心灵

人文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将语文教学与中国丰厚的文化底蕴相结合,在课堂上渗透人文思想,在平时营造人文化的环境,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在教学中,我对于人文味的创设非常重视,经常会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一定的人文渗透和人文关怀,让人文思想触摸到学生的灵魂,感化学生的心灵。

如讲解《我的四季》,这是现代作家张洁的一篇作品,文章通过对四季的描绘,表达出作者对人生的一种思索。而这种思索正是对人生的一种体会,在课堂上,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作者表达的人生信念和直面挫折的勇气,我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挫折发生的情景,让学生进行表演,自由发挥,凭借自身的想法来应对。在学生表演时,其他学生也能够进行思考,接着我会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充分表达自身的想法。出于对学生思想的尊重,我并没有进行任何的评价,学生相互交流,已达到智慧上的碰撞。这样的创设,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课文,表达想法,形成一种语文思维,充分体现了语文课堂上的人文味。

创造一个人文味的课堂一直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无论哪个阶段的语文教学,目的都是将学生培养成一个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人文文化的底蕴彰显在学生面前,对学生的思想起到提升作用。

二、文学味,提升素养

文学作品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文学作品包括很多的体裁和形式,散文、诗歌等都是文学作品。对于这些文学作品,用诱导性的语言,启发学生,使学生能够美读诗词和文章,对诗词和文章有一种特殊的感觉和评价,营造一种文学味的课堂,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教学中,为了学生文学修养的养成,我经常会在課堂上给学生以文学方面的知识启迪和引导,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领悟到文学的魅力。

如《沁园春·长沙》这首词是伟人毛泽东的代表作之一。在讲解这篇课文时,我非常重视对课堂“文学味”的创设,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大声的诵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也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阅读感受。同时,播放一段轻音乐做朗读的声音背景,为学生创设一种意境,然后让学生说出自己的体会。对于“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这两句,学生就有一种意境上的解释:“雄鹰展翅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它是天空的王者,鱼儿在水中自由的遨游,它是水中最美的风景。”学生的解释表明他对这两句话有比较深刻的理解,能够将作者的广阔的胸襟充分表达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在课堂上营造一种文学氛围,让学生了解文学,对文学有一定的体会和见解,进而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

文学修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对学生来讲,学习阶段很难自己养成这样的习惯,必须要有教师的辅助。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让学生每一次学习都有所收获,方式可以多样化,如小组互动、交流合作、开展辩论等方式,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递进式培养,逐渐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三、新闻味,关注社会

社会新闻反映社会发生的实时动态,将语文教学与社会新闻相联系,让学生形成关注社会、关注新闻的意识。传统的语文教学都单纯对教材进行讲解,尤其在重点部分,很多教师采取的都是“重复式”的教学,即对教材内容进行一遍遍的讲解、一次次的重复,导致课堂枯燥乏味。为了改变这种状态,笔者在教学中,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理解的内容采取了新闻链接的方式,使学生轻松地度过难关,愉快地进行学习。

如《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是一篇议论文,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分别对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进行了解释,使读者能够清晰体会到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区别。课堂上,我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几则新闻,“各地的传统文化”,“中国书法院孟子故里送春联,群众感受传统文化魅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等,这些新闻的重点内容,我提炼后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一边读着新闻,一边在课文的辅助下,对“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进行理解和分析。结合这样的方式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这篇课文。

新闻链接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方便。在链接的同时,教师也要注重方法,对链接的新闻不能直接照搬照抄,浪费课堂时间,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提炼,将重点内容总结出来,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到新闻,而且能够节省一定的课堂时间,同时对学生的意识和习惯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激发学生自主联系的欲望。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有很多的不同,学习过程需要一点一滴的累积,逐渐丰富词汇,提升能力,形成语文思维。在知识汇集的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自主学习。

作者单位:江苏省盱眙中学(211700)

猜你喜欢
人文创设文学
人文
我们需要文学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