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敏+甄巍+高薇华+李剑平
摘要:“动漫高端人才联合培养实验班计划”创新跨校联合培养机制,建立了人文、艺术、技术三位一体、有机融合的动画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了兴趣导向、多元选拔、生源质量的有机统一,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发展,是中国动画教育史上的一次有益探索。
关键词:动漫计划;三校联合培养;人才培养模式
动漫产业对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传播先进文化,丰富群众生活,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扩大消费和就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家一系列动漫产业政策扶植下,我国动漫行业蓬勃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动漫原创力不足。就动漫原创艺术人才培养来看,主要是三个环节不尽如人意:生源选拔,大学教育和社会培养。因此,加强动漫原创人才的培养,强化人才支撑,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为应对这种局面,各大高校和职业院校纷纷开设动画或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动漫人才培养规模日趋扩大,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欧美、日本等动漫产业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课程设置、师资结构、教学思路、培养定位等方面有明显不足。需要借鉴国际经验,重视基础培养、强化学习方法的训练,促进技术与艺术的有效融合,并通过产学研结合,保证动漫人才的培养规格。
根据国家关于推动动漫产业发展的总体部署,为培养适应国家、社会需求的动漫高端人才,教育部、文化部于2011年决定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和北京电影学院(以下简称“三校”)实施“动漫高端人才联合培养实验班计划”(以下简称“动漫计划”),并从2012年开始培养动漫高端人才联合培养实验班学生(以下简称“动漫实验班”)。四年多来,三校充分发挥各校优质教育资源优势,借鉴国内外动漫人才培养先进经验,以提高动漫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动漫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以加强实践环节为突破口,深入推进动漫计划实施,形成了“三校一体、四年一贯、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动漫人才培养新机制。
一、实施“动漫计划”,大力推进高端复合型动漫人才培养
1.人才培养目标
“动漫计划”的总体目标是:创新动漫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动漫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一批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动漫专门人才,为我国动漫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动漫计划”的具体目标是,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管理模式的基础上,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和环境,营造一流的学术氛围和开放的交流平台,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人文艺术素养,系统掌握动画和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和前沿制作技术,具有艺术探索精神和创作实践能力,能够在动漫产业的核心领域从事策划、创意、编剧、导演、设计及制作等工作的高端复合型创新性人才。
2.人才培养举措
(1)建立三校联合培养机制。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和北京电影学院组成跨校联合体,共同举办动漫实验班,从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在三校录取的新生中选拔21名本科生进入实验班,每校7名,已连续招收四届。学生在第一学年依托北京师范大学的通识教育基础,接受人文素养和艺术基础课程的学习;第二学年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开始动画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第三学年在中国传媒大学完成动画专业技术与创作课程的学习;第四学年学生返回学籍所在大学,但可以跨校选择毕业创作指导老师,并完成毕业创作与毕业论文。
“动漫计划”成立了三校专家工作组、联合工作组和校级工作组,制定了动漫计划实施方案、培养方案、学生选拔方案、學生管理规定、导师聘任办法、经费管理与使用办法等9份管理规定,通过专家工作组会议、教学研讨、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实验班的培养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协调解决计划实施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个性化方案、小班化教学激发学生创意潜能。动漫实验班培养方案构建了由人文艺术素养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课外实践课程四大模块构成的课程体系。在注重传统动画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课程修读采取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的模式,既保证学生具备宽厚的基础,又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聘请国内外高水平师资单独开设,坚持小班教学,注重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创意训练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
(3)实践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动漫计划”构建了由认知实践、技能实践、专业实践、毕业创作与毕业实习组成的贯穿四年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学术沙龙、参展参赛、交流考察、参与高端项目实践和驻一流企业实习项目等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学生参与国内外动漫实践,努力实现人文素养视觉化、动画流程感知化、动画实践项目化、毕业创作品质化。
3.共享三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三校向实验班学生全面开放图书馆,使其具有和研究生相同的借阅、使用权限。三校在各自培养阶段为实验班学生安排实验室和工作室,提供住宿,并纳入学校常规管理;设立专项经费并完善学生资助体系,专项经费主要用于聘请校内外优秀师资、学生国际交流、学生科研训练和实践活动、教学资源建设等。三校学生在各阶段就读的大学申请校级、市级和国家级奖学金,在学籍所在大学申请助学金、助学贷款。
除组织学生参加导师的项目学习外,三校还在校级本科生科研基金项目、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名额分配上给实验班适度倾斜,保证所有学生均有参与研究项目的机会。
二、尊重个性因材施教,协同创新育人机制
1.跨专业选拔兴趣浓厚、综合素质高的学生
动漫实验班改变了传统动画专业只从艺术类考生中选拔的模式,本着自愿的原则,面向在校有资格转专业的所有大一新生进行选拔。三校专家工作组从综合素质、思维能力、美术基础、心理健康四个方面选拔考核学生,重点考查学生在文学、历史、民俗、影视和动漫等方面具有的知识积累、艺术感悟能力和表现能力。目前,四届实验班有在校生70名,分别来自18个专业,其中包括从英语、历史、心理学、生物科学、资源环境科学专业选拔进入的学生。
选拔模式的改变,使更多的对动漫具有浓厚兴趣、综合素质高的学生进入动画专业,改变了生源结构的单一性。跨专业选拔,因材施教,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恰好能很好地适应动漫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通过跨校、跨专业选拔进入实验班的学生,具有思维活跃、学习勤奋、兴趣浓郁等特点,彼此在学习中有更多的交流和思想碰撞的机会,整个班级学习氛围浓厚。
2.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动画产业作为一种文化创意产业,所生产的是精神产品,对于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抵制外来文化的渗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动漫实验班着力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人文素养的培养上下功夫。实验班发挥北京师范大学综合学科优势,鼓励学生修读文学、历史、哲学和科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增加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培养学生自觉肩负起传承、创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
3.全程实施导师制和工作室制
实验班设立跨校、跨学科、跨行业导师组,对学生进行四年全程指导。导师组负责学生学业指导,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学科特点、学习要求以及自身发展潜质,指导学生制订个性化学习计划,指导学生开展创作训练等。为每名高年级学生配备高水平专业导师,将学生纳入其创作实践、项目管理及科研活动之中。三校对实验班学生开放本校优质课程资源,学生可自主跨学校、跨院系、跨专业、跨年级修读课程。
三、凝聚共识稳步推进,“动漫计划”初见成效
1.定期举办教学汇报展,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为了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及时反馈教学效果,每届动漫实验班都在学期末开展教学汇报展,三校教师、业界专家和学生共同交流动漫班的教学与管理情况。通过交流,及时有效地反馈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影响。
2016年6月13日,首届“动漫计划”学生毕业作品展和四届动漫实验班课程展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2012级动漫实验班学生完成的毕业创作动画片,集中呈现了他们的原创思想、艺术表现,受到了学生、专家、业界与社会各方面的好评。
2.分学段开展教学实践,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动漫计划”大一阶段在北京师范大学,着重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化发展,将中国传统人文艺术的综合熏陶与国际化视野拓展融合入课程体系中,重视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设置的“动漫前沿考察课程”,以产业体验和创意感受为核心,采用专家讲座和业界参观相结合的方式展开。课程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邀请知名动画艺术家、动画公司导演、制作人,以专题讲座的形式为学生讲解当代动漫发展前沿;二是带领学生进入动画公司参观考察,了解中国动画公司发展现状。动漫实验班邀请的专家涵盖电影、电视和新媒体动画,既有产业资深专家,也有独立动画新锐。
“动漫计划”大二阶段在北京电影学院,着重解决学生动手能力、兴趣眼界的开拓、合作精神的培养和适应社会能力的养成,充分发掘学生各自的特点,进行有針对性的培养。
北京电影学院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动画学院奖”“漫画节”“金辰奖游戏节”等创作活动,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为优秀作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力和专业创作力。
“动漫计划”大三阶段在中国传媒大学,重点采用项目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创作能力,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2012级动漫实验班学生进入中国传媒大学仅仅一个学期,就在导师组的指导下,结合“动画联合创作”课程学习,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了七部原创动画短片的前期创作。同学们尝试运用二维手绘、无纸动画、三维动画、真人定格动画等制作方式,作品题材丰富,风格形式多样,富有实验精神。同时,他们通过参加源于斯坦福大学“设计思维创新与实践”课程学习,在导师组的指导下,针对四个设计挑战分别建立了解决问题的模型。该课程体现出动漫实验班学生跨学科背景的优势和创新潜力。
3.组织国际化实习实践。拓展国际视野
动漫实验班除了定期邀请国内外专家举办讲座、工作坊外,还组织学生参加中国传媒大学举办的“中国(北京)国际大学生动画节”、北京电影学院举办的“学院奖”动画展映、国际大师课程等学术交流活动,以及众多的“海外游学项目”,在法国、德国、英国、日本、美国等动漫产业发达地区及我国港台地区都留下了学生们的游学足迹,使学生有机会走进一流大学或知名动漫企业、接触更多一流大师,得到更多专家学者的指导,保证了学生都有国际化学习和交流的经历。
“动漫计划”是中国动画教育历史上第一次探索跨校联合培养人才,建立了人文、艺术、技术三位一体有机融合的动画人才培养新模式,将“道”与“术”的教育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创新艺术类专业学生选拔模式,建立了跨专业、跨校选拔新机制,实现了兴趣导向、多元选拔、生源质量的有机统一;创新人才培养方式,落实“因材施教”,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发展。
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工作,三校动漫实验班的学生也尚未接受社会和行业的检验,但总结相关经验,对于动画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希望各方面继续支持,不断探索,为我国动画产业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