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丰
(江苏省司法警官高等职业学校,江苏 镇江 212003)
刍议环境集体事件之政府应对策略
王瑞丰
(江苏省司法警官高等职业学校,江苏 镇江 212003)
近年来,各地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得以明显改善。但是也有一些地方政府将一些化工、燃煤等对地方环境污染比较大的企业吸引到本地投资,引起周边群众强烈不满,诱发环境集体事件。这主要是由事件前后政府存在管制大于引导、被动多于主动、对立多于对话以及回避多于回应等政府行为误区引起的。各级政府要采取加大现场疏导力度、积极主动宣传引导、强化多边沟通交流以及完善舆情应急机制等方面的应对措施,消除环境集体事件负面影响。
环境事件;政府管理缺失;突出原因;应对措施
近年来,各地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部分指标明显改善。比如,2016年12月,江苏省人民政府组织开展“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见表1),环境整治成效明显,生态环境得以明显改善。但是,全国各地仍然有一些地方经济发展不太景气,地方政府经济压力较大,因此,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通过一些优惠的土地、税收等方面的政策,将一些经济较为发达地区逐步淘汰的,尤其是一些化工、燃煤等对地方环境污染比较大的企业吸引到本地投资。
在此期间,有时因为企业环评程序不规范,后期宣传工作不到位,引起周边群众强烈不满,加之在少数别有用心人员的指使和煽动下,许多不明真相的群众集结起来,走向街头集体上访,有时甚至聚集到政府门前闹事,这种环境集体闹访事件,政府如果不能够及时加以疏导和控制,必然会引起事态的进一步扩大,严重影响政府形象和公信力,使其工作陷入极度的被动。
表1 江苏省“263”专项行动项目表
项 目具体内容“两减”减少煤炭消费总量减少落后化工产能“六治”治理太湖水环境治理生活垃圾治理黑臭水体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环境隐患“三提升”提升生态保护水平提升环境经济政策调控水平提升环境监管执法水平
在环境集体事件处置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工作缺乏理性和耐心,处理问题方式过于简单,急于解决问题,结果欲速则不达。
(一)管制大于引导
突发性环境事件发生后,有的采取强制性管制措施,驱散群众。这是典型的计划经济时代的惯性思维在作祟,往往更加拉大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距离。
首先,动用警力现场处置。有的地方政府想方设法动用警力对聚集群众采取强制的疏散措施。有些地方甚至专门成立特警队,或者政府办公场所周边设立治安警务室,专门应对此类事件。一方面,这可能会起到一定的短期效果,但是其负面影响远远要大于其带来的正面影响;另一方面,有时即使出动警力,也很难控制现场局势,甚至还会产生警民之间的肢体冲突,带来比较恶劣的负面影响。
其次,排查为首人员。在环境集体事件处置过程中,因为参与聚集的群众通常比较多,许多地方政府会通过现场观察或者调看监控设施等方式,排查集体事件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并对他们采取必要的跟进措施。这导致组织策划者会更加注重“自我保护”,行动更加隐蔽,行为更加激烈。
再次,采取行政(刑事)拘留等措施。在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政府会以扰乱社会秩序为由,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条款,对事件的组织策划者予以严厉的处罚,以儆效尤。这的确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通常环境集体事件后,政府和相关企业仍然还想在原地继续实施项目投资工程,后期继续做好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对相关人员采取强制措施后,必然会将参与群众推向对立面,必然会增加后期做好群众工作的难度。
(二)被动多于主动
环境集体事件突发,通常都是因为政府和企业在履行相关审批程序过程中,忽视了前期群众参与这一重要环节,造成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群众不理解,甚至误解。一旦发生这样的事件,政府必然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
首先,前期宣传工作不到位。由于地方政府没有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加强对投资项目进行必要宣传,致使群众对投资项目不了解,加之部分群众谈化工、燃煤色变等心理,同时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其中挑拨教唆,才会造成环境集体事件不断升级,事态逐步严重。
其次,前期倾听民意不够。按照项目投资的一般审批流程,在其过程中实施项目听证会和论证会是必要的工作程序,而许多地方政府对引进投资项目心切,通常都忽略了这两个重要的环节。
再次,前期公民参与流程不够。企业投资项目按照规定,必须走环境评估流程。在许多投资项目环评过程中,缺乏周边群众代表参与,同时没有让可能会涉及其利益的群众签字,致使群众对前期环评报告评估过程和评估结果不予认可,加之个别人煽动,致使不明真相的群众参与其中,因而事态不断扩大。
(三)对立多于对话
许多环境集体事件,其实,政府发现苗头性的问题也比较早,只是由于缺少沟通对话和采取措施不当,致使双方走向对立。
首先,采用法律话语过多。许多地方政府发现环境集体事件苗头性问题,往往通过宣传信访工作条例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条款的方式,告知周边群众集体闹访会带来的严重后果,其实质上很难起到很好的效果,让群众反感,变相加大了后期沟通对话的难度。
其次,采用专业话语较少。其实群众对化工等投资项目方面的专业术语也不甚了解,有时矛盾也完全是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一方面,项目投资方或者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可能认为周边群众不熟悉相关专业术语,没有必要对他们做过多的解释;有时甚至觉得解释多了,他们听不懂反而更加容易产生歧义,容易带来麻烦。另一方面,考虑到周边群众也没有主动要求项目投资方做专业解释。既然没有需求,就没有必要做解释。
再次,沟通话语太少。在环境集体事件过程中,周边群众有时对投资项目内容不了解,只是想了解一些比较常见的问题。有些地方政府该解释的没有解释到位,有时甚至还存在遮遮掩掩现象,搞得周边群众疑点重重。其实,如果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或者连同项目投资方能够及时邀请相关专家,对周边群众关心的问题通过现场或者相关媒介逐一地解答,帮助他们排除疑虑,巧妙地解决问题不是不可能的,关键是没有抓住主动机会,最终陷入被动。
(四)回避多于回应
一些地方政府在遇到问题后,没有正视问题、解决问题,而是采取回避的方式,以消极态度加以回应,甚至不回应。
首先,舆情掌握灵敏度不够。一些地方政府在政府网站、官微或者政务微博等媒介上,搭建了诸如“网络发言人”等群众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交流的平台,但是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用。环境事件发展为群体聚集事件通常会有一个逐步恶化过程。有时前期也会在贴吧等相关媒介上出现一些苗头性帖子或者跟帖,如果政府舆情掌握灵敏度比较高,能够及时介入,做好相关问题的解释工作,问题就很容易得以解决。
其次,职能主体回应不及时。有些地方政府虽然也能够在相关媒介上及时发现投资项目周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但没有及时加以干预、沟通和协调,而是采取所谓冷处理的方式,采取消极回避的态度,将问题一拖再拖。等到事态恶化时,再想出面干预解释沟通,致使群众错误认为其中存在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即使解释,也是越描越黑,效果适得其反。
再次,缺少必要的预警机制。造成环境集体事件事态不断扩大且恶化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做出必要的事件处置预案,或者即使有了预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能够落实到位。出了意外,就乱了章法,无所适从,有时甚至令出多门,致使现场局面更加难以控制。
在应对环境集体事件时,政府应多一些理性、多一些思考,走出以往误区,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策略,切实解决问题,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
(一)加大现场疏导力度
首先,做好现场群众安抚工作。在环境集体事件发酵过程中,现场人数多,情绪会非常激动,现场一般都难以控制。这就需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领导主动出面,现场安抚群众,表示大家出于环境保护和自身及其家人身心安全考虑,心情可以理解,而且政府领导和职能部门都非常重视,在调查核实后,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
其次,选派代表参与沟通协调。因为环境集体事件现场谈话沟通很难开展,且很难有什么实质性效果。可以让参与群众选派代表,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领导与其座谈,逐条回答和解决投资项目周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消除他们的疑虑。如果遇到当场不能够解决的问题,应该做好记录,待核实后再予以答复和解决。
再次,承诺处理时间节点。对于一些涉及周边群众切身利益,处理过程需要一定周期的问题,政府职能部门要明确一定的时间节点,以此稳步推进,并按照规定时间,适时做好与群众沟通反馈工作。
(二)积极主动宣传引导
首先,发挥新闻媒介宣传作用。环境集体事件发生前后,尤其是出现一些苗头性问题时,政府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等主阵地的宣传作用,及时跟进投资项目周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加强投资项目宣传,重点宣传项目环保保障措施以及项目投资前景,提升周边群众对投资项目的信心,排除他们存在的不必要的疑虑。
其次,解答群众困惑问题。可以通过政府网页、官微以及微博等媒介,及时收集群众关于投资项目环保方面所存在的疑虑和问题,由项目投资方或者邀请相关行业专家,就问题进行详尽回答,重点解答项目投产后排污处理、噪音消除以及废气净化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并明确后期环境达标的具体标准,自觉接受周边群众参与监督。
再次,提高群众参与力度。在投资项目环评程序过程中,必须选择周边群众代表参与其中,严格按照环评要求,让群众参与签字确认,接受和采纳大家的意见。对于环境集体事件周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可以积极组织群众代表赴周边地区同一类型项目企业参观考察,现场体验投资同类项目是否会存在影响环境等方面的隐患,减少群众对投资项目不必要的顾虑和烦恼。
(三)强化多边沟通交流
首先,介绍恰当反映渠道。许多环境集体事件最初可能只是起源于一些小的问题,只是周边群众采用不恰当的反映方式,加之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对其予以恶意煽动,才使得问题不断发酵,致使事态进一步恶化。政府可以通过适当方式,向群众宣传普及关于向政府反映问题的最便捷渠道,比如,拨打12345政府热线等,其不但便捷,而且具有省时、经济等方面的优势,会很快得到答复。让群众知道,遇有困难和问题,没有必要一定要通过信访渠道,更不要通过聚集人群、走上街头或拥堵政府办公场所等过激方式来反映问题。
其次,采用专业术语解释项目。在投资项目审批和实施过程中,政府要积极主动地根据相关要求,委托权威机构,组织对相关企业生产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及时采取张贴或在相关媒介上予以公布,自觉接受大家监督,并广泛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切实将工作做在前面,减少后期不必要的麻烦。同时,要通过一定的媒介,主动邀请专家对投资的项目、流程、环保以及生产收益前景等方面通过专业术语进行解释,提升周边群众对项目投资的认可度,减少群众猜疑,以防后期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再次,完善多方沟通协调机制。在环境集体事件发生前后,投资项目周边群众遇到问题,第一时间会想到找政府解决,其实问题解决真正涉及的远远不止政府与群众这两个方面,关键可能还在于项目投资企业,只不过周边群众认为这是政府招商引资项目,当然还是应该找政府比较管用、比较奏效,甚至采取过激行为。在现实中,即使向政府反映,也得由政府、企业以及周边群众三方,甚至多方沟通后才能够解决,为此,在环境集体事件初始苗头阶段,政府职能部门就要尽快建立多方沟通协调机制,通过沟通协调,尽可能将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四)完善舆情应急机制
首先,发挥网络交流平台效用。江苏等地各级人民政府在政务网页上基本都设立了“网络发言人”互动平台。明确政府各职能部门的网络发言人,群众有问题或者困惑在交流平台上可以如实提出来,平台上同时可以显示政府职能部门是否收到信息以及问题处理状态,普通网民登录网页专题后都能够看到他们互动交流以及处理情况,这样既有利于接受群众监督,也可以督促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尽快解决问题,让群众真心满意。环境集体事件发生前后,如果充分利用网络交流平台,就能够前瞻性地发现投资项目周边群众诉求,尽快将问题解决在苗头状态。
其次,提升舆情回应时效性。许多政务网站、微博等都明确了舆情回应时间节点,如有些地方政府网络发言人平台明确规定,网民在网上反映问题后,6小时以内网络发言人必须有收到信息的回应,12小时内必须给网民初步答复其处理意见。如果能够保证这样的时效性,的确能够有利于问题的化解,其行政效率之高的确会让网民信服。但是在现实中,可能与其存在一定的或者较大的时效差距,一方面,接到舆情就比较迟缓;另一方面,接到信息后,政府职能部门网络发言人还得将问题转交具体工作部门处理,这期间可能需要一个过程,如果具体负责部门办事拖拉,可能反馈时间就更长,因此,就很难让群众满意。有时网民在平台上多次反映,才能得到答复,如果一直得不到回应,事态就可能不断升级,最终引发事件。
再次,完善必要的预警机制。各级政府对群体性事件都有一定的应急预案,而环境集体事件有别于其他群体性事件,因为涉及环境污染、危及身心健康等方面的问题更加敏感,事态恶化速度以及人员聚集人数会远远超过其他一般群体事件。因此,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应急预案,根据事态发展的不同等级,实施不同等级的应急预案,这样才能够有效应对环境集体事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环境集体事件的发生通常都是事出有因,投资项目周边群众关心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切实维护自身身心健康权益的初衷完全可以理解,而且这也是各级政府打造服务型政府、为群众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题中应有之义。在事件苗头性问题出现后,政府积极应对,许多事件其实完全可以避免。以上分析了环境集体事件过程中政府行为误区,并提出一定的应对措施,这只是对此问题一些肤浅的认识,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日后去进一步研究探索。深信如果各级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多考虑一些生态因素,事前让民众多参与并做好广泛宣传,事中积极协调沟通,事后跟进得力到位,环境集体事件就会少发生甚至不发生,这也有利于维护政府形象、提升政府公信力。
[责任编辑:栾凤廷]
2017-04-16
王瑞丰(1972-),男,江苏阜宁人,副教授。
D631.4
A
1008-8520(2017)04-0050-04